關羽的故事有哪些

  關羽,是歷史上有名的英雄豪傑,關羽被逐漸神化,民間尊其為“關公”,被崇為“武聖”。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關羽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羽的故事

  公元200年,曹操派遣手下大將劉岱和王忠倆人率兵前去討伐劉備。劉岱和王忠不敵劉備,曹軍以失敗告終。曹操得知後,決定親自率兵前去討伐劉備。劉備難敵曹操的攻擊,兵敗而逃。劉備下屬關羽被曹操所擒獲,不得不投身到曹操的軍營。

  曹操早已聽聞關羽的威名,便獎賞了給了關羽大量的物品,並任命關羽為偏。袁紹和曹操在白馬作戰時,曹操親自率領張遼和關羽前去迎戰。顏良是袁紹軍營中勇猛的將士,關羽騎著馬在千軍萬馬顏良的頭顱割下。面對來勢洶洶的官員,袁紹軍營中沒有一位敢出來與關羽抗衡的將士。隨後,曹操封關羽為漢壽亭侯。

  曹操早已得知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他不想讓關羽前去劉備軍營,曾以各種方法挽留關羽,但是關羽依然不為所動。曹操曾經派遣張遼前去打探關羽的心意,關羽告訴張遼說,曹操對他很好,但是自己已經承受劉備的厚愛在先,恐怕要辜負曹操的美意了。關羽隨即告訴張遼說,等到幫助曹操立下大功之時,自己便會離開曹營,前去劉備隊伍。張遼將關羽的心意秉明曹操後,曹操反而大肆賞賜關羽。面對曹操的執意挽留,關羽留下一封書信便離開了曹營。曹操手下大將勸告曹操殺掉關羽,但是曹操認為能人志士,各為其主,這不能成為殺害關羽的理由。這件故事流傳到後世,百姓稱為“千里走單騎”。

  關羽戰龐德的故事

  在《三國演義》之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那些個武將之間的單挑決鬥,而在後期隨著各種巔峰一流武將的老去,各種單挑也越來越少,但是關羽和龐德的那一場大戰卻是相當的刺激,這裡小編我就帶大家回味一下那場巔峰對決。

  當年劉備和曹操兩軍在襄樊一帶對壘,而在這段時間關羽和龐德就接連打了三次,第一次龐德請命出戰的時候,關平認為自己就可以擊敗龐德就先出去和龐德打了起來,將近30回合不分勝負,於是暫時罷手,之後關羽出場和龐德打上了,兩人相戰近百回合還是不分勝負,雙方的將士都看呆了,之後未免有失,雙方都差不多同時鳴金收兵,回去的時候兩人都說對方武藝高超是自己的大敵。但是這個時候的心態是不同的,龐德是抱著死戰到底的心情的,而關羽則是說:“不殺此人,何以雪恨。”可見當時還是關羽更加自信一些。

  第二天的時候兩人再次交戰的時候龐德和關羽大戰了五十多回合之後,就裝作打不過的樣子往回撤,關羽非常著急想要求勝,就打算繼續追擊,但是不慎被龐德給一箭射中,差點就死了,本來龐德打算繼續追擊,但是這個時候關平出來救父,而魏軍在後面鳴金收兵,原來是于禁害怕龐德就這樣殺掉關羽拿下首功,而龐德不知情況還以為敵人大軍來襲,也就撤兵了,在這時候可以看出來龐德是佔了上風的,之後關羽就不和龐德單挑了,等到後來水淹七軍才圍攻龐德,抓住了他。

  關羽斬顏良的故事

  很多觀眾《三國演義》後表示,關羽陣前斬顏良純屬偷襲得手,並非是靠真本事取勝,筆者卻不以為然,兩軍交戰之時,戰機稍縱即逝,能否克敵制勝,關鍵要看是否善於把握戰場先機,從這層意義上來說,關羽突襲得手,靠的還是其對戰況的敏銳反映,焉能指責其勝之不武?

  早在交戰之前,曹操就親口對關羽講述過袁紹手下悍將顏良的驍勇善戰,有萬夫不擋之勇。想來對陣之前,即使是武藝高強如關羽,也不敢輕敵。兩軍對陣之時,誰也沒有先行出手,料想彼此都有所保留實力。關羽單槍匹馬衝至袁紹大軍陣前,諸將皆以為他是代表曹操前來談判的,顏良也未引起注意,誰曾想到關羽忽然出其不意策馬殺來,一柄青龍偃月刀寒光閃閃,破風而至, 顏良未及閃躲就被關羽立斃刀下,待眾將反應過來,關羽早已下馬斬了顏良首級,迴歸曹營去了。

  前後過程不過數秒,饒是鏡頭之外的觀眾都看得目瞪口呆。關羽不愧為戰神,出手太快,刀鋒到處,所向披靡,轉瞬間,顏良身首異處,一代名將就此命歸黃泉。此一仗,袁紹敗得心有不甘,然而顏良之死,怪只怪他大意輕敵,亦或者是以往榮耀加身太過頻繁,在戰場上從未遭逢真正的勁敵,因而麻痺之故。可是不管怎麼說,戰場對敵,素來只有你死我活的性命相搏,來不得半點僥倖。縱使一代名將,一次不該有的失誤也足以令他血濺三丈,再無建功立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