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劉伯溫之死的真相解析

  誰都知道劉伯溫是個智者,能夠預測明朝之後的數百年,既然這樣,劉伯溫可以預測到自己死亡嗎?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歡迎閱讀!

  劉伯溫之死的真相解

  明朝著名忠臣劉伯溫,一生都奉獻給了明朝,為明朝的開創以及後世的鞏固都做出了諸多的貢獻。但是,劉伯溫的死卻是令人十分的寒心以及惋惜。

  在洪武八年的正月下旬,劉伯溫的身體出現了不適,經檢查發現,只是普通的風寒罷了。朱元璋知道了劉伯溫生病了,於是就派胡惟庸帶上御醫到劉伯溫家中為劉伯溫治病。當時,當劉伯溫服用了御醫所開的藥方之後,發現病情越來越嚴重了,而且還發現肚子都中有堅硬的物品存在,這令劉伯溫感到十分痛苦。

  在二月份,劉伯溫抱病面見朱元璋,告訴朱元璋自己在服用了御醫開的藥之後,病情不但沒有減輕,反倒加重了不少。但是朱元璋卻不以為然,告訴劉伯溫不要想太多,安心養病就好了。朱元璋的反應令劉伯溫十分的寒心,於是劉伯溫只好自己返回家鄉。在家中,劉伯溫只能依靠一些藥物來維持自己的正常進食。

  回到家鄉之後不久,劉伯溫發現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差,連正常的進食都已經無法保證了。最終,劉伯溫發現自己已經時日無多時,便叫來了自己的兩個兒子交代後事。

  劉伯溫叫自己的兒子將自己書房當中的一本天文書拿出來,告訴他們,從今以後,劉家的後人不許學習這一本書上的內容。並且,在自己死後,一定要立即送給朱元璋。此外,劉伯溫還告誡自己的兒子為官為民之道。之後,劉伯溫便逝世於自己的故鄉,享年六十五歲。

  朱元璋劉伯溫之間的故事

  歷史上真實的朱元璋和劉伯溫,就好像是一對“儒者”和“謀臣”。劉伯溫深受儒家文化的洗禮,對君臣禮道肯定尊崇不已,但是他竟然會倒向一個傳統觀念意義上的“亂臣賊子”,這也是眾人想要探索的。

  歷史上流傳著這麼一個故事,話說劉伯溫早在投靠朱元璋之前,就在金陵觀望到了所謂的“天子氣”,就想要輔佐他。這只是無稽之談,劉伯溫並沒有後人纂改的這麼玄乎,他投靠朱元璋,只不過是他對元政權的失望,認為元朝早已沒有生機,註定滅亡。而且朱元璋在賢士前面,能夠虛心請教,多次來茅廬請自己出山,這滿足了身為知識分子的劉伯溫的虛心,最主要的是,朱元璋自身條件不錯,軍隊紀律比較嚴謹,這都是區別於其他諸侯的因素。種種原因,都讓劉伯溫看到了朱元璋能夠稱雄的可能性,才會投奔與他。

  一對有名的君臣關係就此誕生,劉伯溫雖沒有我們所傳說的那般神奇,但也是遠超於其他知識分子,對朱元璋稱霸的征途上提供了不小的幫助。

  在明朝開國之後,身為儒家知識分子的劉伯溫,他對新朝有著與眾不同的使命,這就是“導君於正”,讓新上任的皇帝能夠符合傳統的儒家傳統。事以願違,朱元璋並不是劉伯溫能夠實現這種報復的君王,以至於他在之後的7年多時間內,從此跌宕不平。

  在身份認識上,兩者有著相反的認識,劉伯溫從不以謀士的身份自居,他認為自己是一個儒士,但是在朝堂討論誰會當今大儒的時候,朱元璋曾輕蔑地說:“像劉伯溫之輩的,哪配稱大儒。”

  朱元璋的雄心壯志,使他對劉伯溫無視,甚至蔑視,這一對君臣關係也就到頭了。劉伯溫被無辜陷害,病死故鄉,臨終前也不忘留下遺囑,叮囑子孫不能在入京當官。

  關於劉伯溫的故事

  劉伯溫生於元末明初,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得力干將,在順利建立了明朝之後,朱元璋更是將劉伯溫封為伯爵,成為誠意侯。劉伯溫一生當中所流傳下來的故事有很多,人們都通過口述或者是書籍進行傳頌,歌頌劉伯溫的種種功績。

  劉伯溫二十三歲的時候,到京城參加會試,並且一舉中第,成為了進士。但是當時正值戰事,官場當中並未有心納士,從而導致劉伯溫在家中閒置三年,並未有任何的官職。直至至元二年,才被元朝政府授予江西高安縣丞一職。在這一個職位之上,劉伯溫執法嚴明,一絲不苟,一心只為人們百姓做實事。

  在發現了當地的一些高官和鄉紳有所勾結之後,嚴厲查處,發現這些人無法無天,守寡民脂民膏,迫害平民百姓。於是不畏強權,一口氣將這些毒瘤全部剷除,受到了當地民眾的稱讚與愛戴。很多的地方鄉紳以及貪汙的官員受到了劉伯溫的處置之後,都懷恨在心,總是為劉伯溫製造麻煩,並且想要扳倒他,但是幸虧上級官員十分的信任劉伯溫,才使得劉伯溫沒有受到迫害。

  劉伯溫不僅僅不畏強權,而且還不徇私情。在朝堂之上,劉伯溫與李善長是政見不同的同僚,而且在私下,兩人的關係也不好。但是,當李善長出現了過失時,劉伯溫卻為李善長求情,求朱元璋從輕發落。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劉伯溫的從政的胸襟也是十分寬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