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袁克文之死的歷史

  袁世凱之子袁克文風流致死,竟有上千妓女送葬,這是怎麼回事?趕緊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

  袁世凱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更是北洋軍閥的領袖。其一生轟轟烈烈,名垂千史。袁世凱的家族是河南項城這麼一個名門望族,據悉,袁世凱的叔祖袁甲三官至漕運總督,參與鎮壓太平軍和捻軍,是這個家族的頂樑柱;他的生父是袁保中,為項城縣的地主豪紳,捐了個同知官位。自古有云“虎父無犬子”,所以照理說袁世凱的兒子袁克文的一生自然應當是像其父親一樣軍功顯赫,名揚千古。然而這樣的一位將門之後,為何會與人偷情得病致死呢?又為何其葬禮上,有上千名妓女為期披麻戴孝送氣最後一程呢?

  袁克文,出生於18***,是袁世凱的小兒子,由其三姨太金氏在當時的朝鮮漢城所生。字豹岑,號寒雲,更是著名的崑曲名家。與張伯駒、張學良和溥侗等三人併成為“民國四公子”。袁克文自小熟讀四書五經,並且精通和喜愛收藏書畫與古董之外,特別喜愛詩詞歌賦,著有《古錢隨筆》、《寒雲詞集》、《寒雲詩集》等。其不僅不像父親袁世凱和兄長袁克定那樣熱衷帝制,更是曾因為極力抵制袁世凱稱帝,而觸怒父親,並逃亡上海。然而逃亡上海的他並沒有因為失去了父親的庇廕而落魄,反而加入了青幫,並逐漸成為青幫老大。當了青幫幫主之後,袁克定在上海和天津等地廣開香堂收門徒,名聲大震。以致於當時流傳著"南有黃金榮、杜月笙,北有津北幫主袁寒雲”這麼一句話。然而,自古宮廷的兄弟之爭在所難免,即使袁克文已經表明了對帝制毫無興趣,但是其大哥袁克定還是把這位多才多藝且風流倜儻的浪子弟弟當成了競爭對手,並且以曾多次登臺演出昆的袁克文當成戲子,認為其有辱袁氏家風,命人拒捕他。

  袁克定對於收藏字畫和古董的愛好,可以說是到達了一個及其瘋癲的境界。為了收藏,他將從父親袁世凱那所分得十多萬銀元遺產揮霍一空。以致於後來只能靠賣文賣字為生。相傳這位民國公子寫得一手好字,堪比蘇東波等書法大家,曾有人出價1000銀元,只為求其寫一副中堂。作為這樣一位風流倜儻且多才多藝的民國公子,袁克文的一生放浪不羈,系妾成群。其經常出入青樓等地,醉生夢死。據悉,其除了原配妻子劉梅真以外,還擁有五個姨太太,分別是當時當紅的頭牌,包括了情韻樓、小桃紅、唐志君、於佩文、亞仙等人。而且這僅僅是有名分的,沒名分的或者春風一度的情婦那就更是數不勝數了,曾知情人士透露說,袁克文光是情人就有七八十個,可謂是包攬了當時上海天津等地的青樓名媛。

  古有一位名叫柳永的人士,雖然雖然才情滿腹,但是卻不屑與達官貴人交際,只嗜好去煙花之地尋花問柳,縱情聲色。導致最後斃亡在名妓趙香的香閨內。但是因為其一生過於放浪,直至死了還是窮光蛋一個,所以葬禮只能靠陳師師等一代名妓幫其料理。更有紅顏知己謝玉英為他披麻戴孝。

  而袁克文的後果也跟柳永差不多,縱生聲色的他,在1931年的正月,染上了猩紅熱。但是這病並沒有剋制住他的慾望,在同年的3月22日,在猩紅熱還沒有痊癒的情況下,風流成性的青幫幫主袁克文與一位舊相好相會,或許是因為過程太過於激烈,袁克文回家不久之後便病症復發,不治身亡。終年42歲。因為袁克文生前花錢如流水,太過於揮霍,所以最後其家人連葬禮辦不起。但所幸他還是身為青幫幫主,和身前做的善事太多,所以幫裡的徒子徒孫們湊錢幫他辦了一場體面的葬禮,而且天津的許多和尚、道士、尼姑、喇嘛等多達4000多人也都前來送其最後一程,非常風光。值得一提的是,在出殯當天,還有一對特別引人注目的送葬隊伍。據悉,那是由上千名妓女自發組織而成的送葬隊伍,這群妓女統一裝束,頭系白繩,胸前佩戴著袁克文的頭像徽章。而這一支特別的送葬隊伍的出現,更是搶了當時也前來祭拜的徐世昌、于右任等名流的風頭,轟動一時。

  我們無從追溯那上千名妓女前往送葬的原因,或許是都與這位曾經聲名顯赫的帝王之子的有過那麼一段露水姻緣,春風一度的;又或許是其他原因。但不論原因為何,袁克文的一生可以說是非常的波瀾壯闊,瀟灑風流。就連死後也是一樣的驚動世人,讓人為其的瀟灑不禁感嘆。

  袁克文簡介:

  袁克文***1889-1931***,字豹岑,號寒雲,河南項城人,崑曲名家,民國四公子之一。素有民國時期"天津青幫幫主"之稱,民國總統袁世凱的次子,由其三姨太金氏生於朝鮮漢城,長兄袁克定。號稱"南有黃金榮、杜月笙,北有津北幫主袁寒雲"。熟讀四書五經,精通書法繪畫,喜好詩詞歌賦,還極喜收藏書畫、古玩等。後因反對袁世凱稱帝,生活放浪不羈,妻妾成群,觸怒其父,逃往上海,加入青幫,並在上海、天津等地開香堂廣收門徒。1931年病逝於天津。葬於楊村,方地山為其撰寫碑文:才華橫溢君薄命,一世英明是鬼雄。

  袁克文參與政治活動不多,而長於詩文,工書法勤於,致力古錢幣研究,能演唱崑曲,他收購文物揮金如土,但興盡後就轉讓。袁世凱死後,他長期客居上海,以變賣字畫為生。撰有《寒雲手寫所藏宋本提要廿九種》、《古錢隨筆》、《寒雲詞集》、《寒雲詩集》、《圭塘唱和詩》。所寫掌故、筆記,如《辛丙祕苑》、《洹上私乘》等頗多獨特之資料。袁克文收藏文物種類很多,晚年因生計窘迫,大部變賣。

  袁克文生活在從皇權政治到民權政治過渡的政治劇烈變動時期,其思想觀念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很不協調,造就了他個性鮮明的處世風格,而這種個性鮮明的處世風格,直接影響了他的書法藝術風格。人們常說"詩言志""歌抒懷",又說"書如其人"。這說明了一個規律性的東西,那就是文化產品反映創作者的性格特點,文化產品的藝術內涵往往反映創作者的思想內涵。袁克文的書法藝術也能說明這一點。

  其章法取勢開張,結體則是內宮寬博,用筆恣肆,給人以豁達大度的感覺。二是為名坤伶章遏雲所書"醉醒悲樂"四字,其篆法無意雕飾,樸實無華,給人以曠達率真的樂趣。袁克文寫字喜歡美女抬紙侍候,懸空寫字,以致於香墨淋漓,筆畫流淌串連,讓在場人開懷大笑。他寫大字,以紙鋪地大筆揮灑,寫小楷日記則床頭點劃,順勢而為,書寫方式造成的奇趣讓觀者稱妙。這些特質也是他優伶為友、青幫做大、"下九流"為伍的時代別類性格的反映,所以我們說袁克文的書法是感人的書法,是讓人開懷一笑的書法,是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字,也是其性情和當時心態的寫照。

  成就藝術,七分天賦三分勤奮。袁克文生於權臣官宦之家,其文化氛圍為其藝術的成長造就了難得的條件,而他天生聰穎,勤奮好學,藝術天賦很高,從小就打下了良好的詩詞書畫藝術基礎,18歲時書法已臻成熟,享譽京、津、滬。袁克文主張書法要從篆書練起,他的書如畫意,留白亦十分巧妙,求根溯源的意味很濃,頗有學者的風範。他的篆法取法於鐘鼎文字,楷法從顏體入手,不但真、草、隸、篆四種字型均能書寫,而且出手不俗,深得書法真諦。他的四體屏書法,楷書圓潤柔情的捺腳,寫成了似刀如切的直捺腳,連筆圓轉的草書,變成了寬博湧動的圖畫,隸書之柔性美,在他的筆下變成了"折金釵"型的剛性美,篆書更是金石之圓勁蒼樸。寧醜不媚,寧拙不巧是其書法的原則,也是他處世風格的體現。比較經典的書法作品,如《獨豔》紙本座屏,恰是袁克文一生特立獨行如流星般劃過漆黑的夜空,閃亮而短暫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