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紵舞的基本介紹

  白紵舞盛行於晉 、 南朝各代的江南民間舞蹈。有獨舞和群舞兩種。舞者穿輕紗般的白色長袖舞衣。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白紵舞起源

  根據古籍記載,白紵舞最早出現於三國時期的吳國。吳國統治著長江中下游一帶,其中有些地區出產紵布,特別是江西宜黃,盛產紵麻,也盛行用紵麻織布。那些織造白紵的女工,用一些很簡單的舞蹈動作來讚美自己的勞動成果,創造了白紵舞的最初形態,並在漢族民間廣為流傳。到了晉代,白紵舞逐漸受到封建貴族的喜愛,以至南北朝的齊代和樑代以來,已經成為宮廷豪族的常備娛樂節目,表演極為頻繁。唐代的許多著名詩人,像李白、王建、柳宗元、元稹等,都寫過歌詠白紵舞的詩作,可見當時仍有流行。這樣一算,白紵舞至少流行了600年,可謂生命力很強了。

  對於這樣一種長盛不衰的舞蹈,古人的文字記載實在太簡略了。我們現今只能根據一些詩作,看出白紵舞的大致面貌。

  白紵舞特點

  白紵舞衣不僅質地輕軟,而且袖子很長。這種長袖最能體現白紵舞舞蹈動作的特點。舞女雙手舉起,長袖飄曳生姿,形成各種輕盈的動態。舞袖的動作有"掩袖"、"拂袖"、"飛袖"、"揚袖"幾種。掩袖是在舞女傾斜著,緩緩轉身時,用雙手微掩面部,半遮嬌態。拂袖與掩袖大致相同,都是輕輕地一拂而過。飛袖比較迅疾,是在節奏加快以後,舞女爭揮雙袖,如同雪花上下翻飛。揚袖比較舒展,是在節奏較緩,輕舞慢轉時,雙袖徐徐揚起。除了手與長袖配合而成的各種動作外,白紵舞還很講究眼睛的神態,要求舞女用眼神配合或急或緩的舞姿,在精神上與觀眾取得交流。

  白紵舞的表演節奏,是從徐緩轉為急促的。舞蹈開始時,舞女的身體只是輕輕地移動,似乎不是在走動,而是被推著行進,可能與戲曲舞蹈中的"雲步"有些想像。節奏逐漸加快後。舞步和動作都隨之加快,但仍然保持輕快的姿態,構成飄逸的舞蹈基調。要在迅疾的速度中表現綽約的舞姿,這需要很高的技巧,也很費體力。一段舞蹈跳下來,舞女都是"流津染面散芳菲",也就是汗流滿面了。

  白紵舞分類

  白紵舞有獨舞和群舞。唐代李白的《白紵辭》有"揚眉轉袖若雪飛,傾城獨立世所希"的句子,既然是"獨立"那一定是單人起舞。南朝梁代沈約,曾經奉梁武帝之命寫成《四時白紵歌》,分為《春白紵》、《夏白紵》、《秋白紵》、《冬白紵》、《夜白紵》5章。表演《四時白紵歌》時,通常為五個舞女集體起舞,表演結束後,這些舞女還要向觀賞表演的王公貴族進酒。

  在表演白紵舞時,往往有聲樂和器樂伴奏。晉代張華的《白紵舞歌詩》有"齊倡獻舞趙女歌"的句子,便是說的用清唱伴舞。南朝齊代鮑照的《白紵歌》有"秦箏趙瑟挾笙竽"的句子,則說明這種舞蹈的音樂伴奏有時還很豐富,要用箏、瑟、笙、竽等多種樂器。正是在統管交響、輕歌流唱之際,舞女翩翩起舞,獻出她們的妙技。

  白紵舞綜述

  因為白紵舞是在勞動中產生的,而且先在民間流傳,所以早期風格清新健康。晉代以後,白紵舞進入了宮廷豪門,受到綺靡奢華的貴族風尚的薰染,變得妖豔起來,正如唐代楊衡白《紵辭》中所說:"芳姿豔態妖且妍。"在豪門大宅中,流芳散雪的舞女,共同構成豪華宴會的場景。這時舞女已經不穿素雅的白紵舞衣,而穿起帶有各種花紋圖案的絲織舞服,全身還佩飾著珠翠,連舞鞋上也綴有明珠。在紅燭照耀下一派珠光寶氣,閃爍不定。他們的妖冶舞姿使朱門王侯們四座歡樂,但在她們心中,卻埋藏著盛年流逝,供人歡樂的悲哀情緒。他們的低徊嘆息,被許多敏感的詩人捕捉到,於是就有了"琴瑟未調心已悲,任羅勝綺強自持,忍思一舞望所思,將轉未轉恆如疑"之類的悲涼詩句。

  白紵舞資料

  白紵舞是一種起源於漢末的漢族舞蹈,舞者著白色舞衣,質地細膩,色彩潔白,如同藍天上輕輕飄動的白雲,而且袖子很長。白紵舞的動作以手和袖的功夫見長,步法分輕緩和快節奏。當節奏開始時,舞者輕輕起步,兩手高舉好像白鵠在飛翔。舞者有時折腰轉身,有時腳步輕移,舞姿飄逸,舞衣潔白,光彩照人。舞蹈者還善於運用眼神,含笑流盼,如訴如怨,產生了勾魂攝魄的魅力。白紵舞發展到後來,舞衣已經不再侷限於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