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頓首的基本介紹
頓首在古代是指磕頭,叩頭下拜。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頓首的詞語介紹
詞目頓首
拼音:dùn shǒu
基本解釋
1、[kowtow]磕頭。舊時禮節之一。以頭叩地即舉而不停留。***疑:跪拜禮做為正禮為元朝由蒙古族引入,唐之前跪即坐,到唐宋也需要起立行禮,不起立是無禮的行為。[文天祥拒絕跪元世祖的理由,就是南人以站立的揖禮為最高理解]。到底元前的頓首、稽首是怎樣的動作呢?***
2、書簡表奏用語。表示致敬。常用於結尾。
3、謂整理頭髮。
頓首的詳細釋義
1. 磕頭。舊時禮節之一。以頭叩地即舉而不停留。
《史記·周本紀》:“西周君餎秦,頓首受罪,盡獻其邑三十六,口三萬。”
漢班固《漢書·東方朔傳》:“居有頃,聞上過,朱儒皆號泣頓首。”
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二折:“我這裡展腳舒腰忙頓首,引的我口角頑涎溜。”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三十五回:“是秋九月,惠公病篤,託孤於呂省、卻芮二人,使輔子圉:‘群公子不足慮,只要謹防重耳。’呂、卻二人頓首受命。”
郭沫若《卓文君》第一景:“﹝卓文君﹞:噯喲,你這沒志氣的磕頭蟲!說時順口,說後頓首;我如果打了你,也要汙了我的貴手。”參見“九拜”。
2.書簡表奏用語。表示致敬。常用於結尾。
漢蔡邕《被收時表》:“議郎糞土臣邕頓首再拜書皇帝陛下。”
唐韓愈《答胡生書》:“愈頓首,胡生秀才足下。”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明帖》:“明洪武三年,禮部定儀:敵己,止奉書奉復;而文人往往稱頓首,稱再拜,蓋由臨古帖而勦襲之。”
清田蘭芳《皇清太學生信菴袁公***袁可立孫***墓誌銘》:“同裡眷弟田蘭芳頓首拜撰文。”
魯迅《書信集·致許壽裳》:“僕樹人頓首。十二月九日。”
晉王羲之《喪亂帖》:“羲之頓首:喪亂之極,先墓再離荼毒,追惟酷甚,號慕摧絕,痛貫心肝,痛當奈何奈何!雖即修復,未獲賓士,哀毒益深,奈何奈何!臨紙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頓首頓首。”
3. 謂整理頭髮。
《韓非子·初見秦》:“其頓首戴羽為,斷死於前,不至千人,皆以言死。”陳奇猷集釋:“頓,謂整理也。《文選》陸士衡《演連珠》:‘頓網探淵。’注:‘頓,猶整也。’整首戴羽者,蓋古人長髪,欲戴羽,必先整理其首。”
頓首簡介
頓首:跪而頭叩地為頓首。“頓”是稍停的意思。行禮時,頭碰地即起,因其頭接觸地面時間短暫,故稱頓首。通常用於下對上及平輩間的敬禮。如官僚間的拜迎、拜送,民間的拜賀、拜望、拜別等。也常用於書信的開頭或末尾。如“……丘遲頓首”***《與陳伯之書》***。
頓首即叩首,九拜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姿勢和跪差不多,行頓首拜時,取跪姿,先拱手下至於地,然後引頭至地,便立即舉起。因為頭觸地時間很短,只是略作停頓,所以叫頓首。頓首是平輩之間的拜禮。稽首是稱揚之辭,頓首是請罪之辭。後來,又因其拜禮至重,人們在有重大的事情請求時也用“頓首”。如《左傳》記楚人申包胥因為國家危亡,在秦適九頓首於趙宣子,以求秦國援兵。
“與稽首略同為頓首。頓首者何?頭頓地之。稽首,言其首舒遲至於地:頓首,言其首急遽至於地。稽頓之別,乃在下首遲速之分,此段玉裁之說也。”“與揖類似,甚至誤會其相同者,則為厭禮,前謂推手者,拱其手於前,引手者,劍其手於胸,前為揖,後為厭,本不一致……葉與厭音同,古文禮,厭與揖不同,勝於今文禮,故鄭從古文,而後人乃合揖厭。三者為一,其謬甚矣。”***引自黃現璠撰《我國禮節之形態與變遷》,載《掃蕩報》文史地週刊版第三期,1941年2月26日***
- 古代頓首的基本介紹
- 廣東粉蕉種植技術_如何種植粉蕉
- 南瓜米飯餅怎麼做好吃_南瓜米飯餅的製作過程
- 什麼是外匯交易
- 敗血症的治療方法
- 辦公樓室內裝飾設計平面圖圖片
- 汪國真散文讀後感3篇
- 高二政治生活與哲學目錄
- 無線鍵盤滑鼠如何使用
- 祕書用英語怎麼說
- 爸爸不要抽菸作文
- 客戶為什麼必須要買你的產品
- 簡單護膚的美白方法
- 最新國慶黑板報資料內容
- 高一必修一地理考點
- 換一種思路效果就大不一樣
- 基礎會計之借貸記賬法的特點
- 插花藝術教學知識以及開展方法
- 比金錢更重要閱讀練習及答案
-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複習筆記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