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學生應該怎樣學語文

  四年級是學習語文的重要階段,四年級的孩子在四年級學好語文很重要。為此,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四年級學生學語文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四年級學生學語文的方法

  一、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學習能力的培養。

  小學階段學習是人一生中最基礎的學習,這其中的學習不僅學到了最基礎的知識,還將形成一些學習習慣。而這些習慣不僅影響到他們小學階段的學習,而且還將影響其一生的學習。因此,此階段要養成非常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預習的習慣

  預習是學生在學習新知識前,通過自學對新知識有初步的認識,形成一定的表象,這對於學生在課中學習新知識時,是很有幫助的。而且學生有了一定的預習基礎後,教師在教學時就能有的放矢,更多地讓學生通過嘗試來獲取新知識,可以更多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而實際情況,當今的學生中養成預習習慣的還不夠普遍,當然這是有一個過程的,這其中固然有學生自身的因素,但我們教師、家長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因此,要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老師和家長首先要起到引導作用,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如何去預習,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在上新課之前,可以提出幾個能引起學生的注意的問題作為預習的作業,如要求讀、劃、問、查,提高學生預習的興趣。結合課文背景、內容查詢相關的資料,使學生很容易理解課文的內容,我們現在學的課文有很多都距離孩子們很遠,這就需要背景的查詢來輔助學習,加深理解。這樣堅持較長一段時間之後,學生對預習就有了一定的習慣性。其次,學生本身也要有一定的學習自覺性,在預習中有不懂的地方打個問號,核心重點的地方或較難理解的地方打個*號等等。作為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預習,有些問題孩子會主動向你詢問,上網的查詢還需要家長的輔導。在上課時,因為學生做了充分的預習,那麼他的思維會緊跟著教師,不是老師引著走,而是進行互動的學習。只要學校家庭共同聯合,孩子的預習習慣一定會很好地養成,這對於他今後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2.聽講的習慣

  上課專心聽講,集中注意力,這是保證課堂35分鐘效率的最低要求。它包括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認真聽教師講課並觀察教師的教具演示過程、板書內容、講課的動作及表情等等,理解教師講課的內容。老師在講課時,較多采用動作訊號,往往一個動作、一個手勢,一個眼神就可能是個問題。因此,學生只有在認真聽講的基礎上,才能回答我的動作問題,或領會一個手勢所表示的意思。二是注意聽同學的發言,同學在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時,要注意聽,邊聽邊想,同學回答得對或不對,如果不對,錯在什麼地方;如果讓自己回答,該怎樣說好。邊聽邊思考,同意的可以輕輕點頭表示贊同,若需要補充或者有不同的看法時,要積極大膽的舉手站起來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樣可以溝通同學之間的資訊,取長補短,促進學生聽懂教學內容。

  3.課堂上說的習慣

  上課積極回答問題、大膽發言,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在學生回答問題時,首先要求語言要完整,不要語無倫次;其次,如果學生回答錯了或回答不完整,老師要鼓勵學生,表揚他敢於說的勇敢的精神,不讓學生覺得回答問題是種壓力而不敢說、不肯說。所以,在班上,學生回答問題時會說“我認為”“我補充誰的問題”……顯得非常自信,有時像開辯論會一樣,一個個爭先恐後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學習的主動權就還給了學生,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

  4.做作業的習慣

  總體來說,學生的作業書寫較好,但是要做到持之以恆那是要有恆心的。現在有的學生做作業只是為了應付教師,有的回家馬馬虎虎做好就出去玩了;有的一邊做作業一邊看電視;有的一有不懂得題目,就馬上問家長,自己不動腦筋;有的甚至不完成作業……因此,要培養學生的良好的作業習慣,應該從幾方面著手。

  ***1***培養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要求學生當天的作業當天完成。

  ***2***獨立完成作業,遇到困難想辦法自已解決,不能依賴他人。

  ***3***做完作業認真檢查。

  作為一些作業常遲交的學生的家長可以相機地抽查孩子的書包,或者和別的學生交流後,再來詢問。只有多督促,多提醒,才能讓學生改掉遲交或者不叫不交的不良習慣。

  二、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

  學生的語文素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的培養決非一日之功。比如說現在要求學生積累大量詩文,閱讀經典名著對於一次考試也許沒有幫助,但等到將來初中高中,一個只讀了24本語文書的孩子和讀了幾百詩詞、上百本名著的孩子,誰更有潛力?

  當然看書應當有所選擇,儘量是符合興趣,文質兼美的文章。對於四年級的學生我們鼓勵看一些校園文學,涉及名著名篇,如四大名著,中外優秀名著名篇都可以去嘗試看看。現在有一些孩子看一些漫畫書,圖畫很小,家長不需要堅決反對看,但如果您的孩子沒有很強的自我控制力的話,最好平常就別多,這方面還需根據孩子的情況而定。

  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態度,激發興趣,必要時甚至以強制手段引導促成良好的習慣的形成,但一定要對孩子有信心。注意適時的表揚和批評相結合。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知識面越來越廣,他們的求知慾也愈來愈強,在這個時期教師和家長共同攜起手來將孩子引入一個更廣闊的天地,讓他們更充實、更快樂!

  三、加強學生常規教育和複習

  學生的常規與學生的學習有著很密切的聯絡,不成規矩難成方圓,有個性的張揚與發展,但要建立在遵守紀律的基礎上。現在的孩子很活潑,活潑是好事,但是活潑過度那就不是好事了,凡事都有一個極限,該學就學,該玩就玩,學會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係的孩子才是聰明的孩子。

  小學四年級語文古詩學習方法

  一、瞭解時代背景

  詩人常常借詩來抒發自己愛憎分明的思想感情,揭露、抨擊不合理的社會現實,小學生古詩學習方法。因此,瞭解詩的時代背景,有助於理解詩歌的內容。如《蠶婦》一詩,詩人藉助詩歌揭露了封建制度下“勞者不獲,獲者不勞”的不合理現實,抨擊了剝削制度的罪惡,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瞭解了這一背景後,就很容易理解詩中的內容了。

  二、審清題目意思

  要理解詩的大意、主要內容,首先要審清題目的意思。如題目《早發白帝城》的意思:“早”指“早上”,“發”表示“從……出發”,整個題目的意思是詩人李白“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審清題意,對全詩的內容就比較容易理解。

  三、掌握字詞意思?

  古詩中有些字詞意思與其在現代漢語中的意思是有區別的。如《山行》一詩中“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坐”,現在的意思是動詞“坐下”,而在詩中卻當“因為”講,與現在的意思差別就很大了。

  四、理解詩句的意思

  先理解詞義,再把詞語連起來就是整句的意思,如“朝辭白帝彩雲間”一句,先理解“朝”“辭”“白帝”的意思,再理解整句的意思就容易了。全句可解釋為“早晨離開了在彩雲間的白帝城”。

  五、懂得詩的寫作手法

  古詩在寫作上有許多藝術手法,如採用比喻、誇張、烘托等修辭手法來突出詩的意境。如《夜宿山寺》一詩中的“手可摘星辰”是用誇張的手法寫樓的高;“不感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一句,用不敢高聲說話,怕驚動天上仙人的豐富想象來烘托樓的高。

  六、挖掘詩中蘊含的哲理

  學習古詩不僅要了解詩的內容、意思,還要挖掘詩中蘊含的深刻哲理。如《登鸛雀樓》一詩,對“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句詩,不僅要懂得詩句的意思是“要想把很遠很遠的地方的景物都看到,就要再登上一層樓”,還要弄清詩句蘊含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哲理。

  七、體會詩人的感情

  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還要體會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如《絕句》一詩中的“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裡不僅寫出了詩人身居草堂的開闊胸襟,還通過對草堂附近明媚景色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四年級語文學習的五大原則

  1、循序漸進。

  語文學習應注重基礎,不能急於求成。每天制定好計劃,哪怕只做一點兒但只要堅持語文水平就會大有長進。每天可以認真的練幾個字,每週背幾首詩能認真的練幾十個字,每週能熟練的背幾首詩,看幾篇文章,每學期讀一本名著。

  2、熟讀精思。

  把記憶和理解緊密結合起來,兩者不可偏廢。“熟讀”,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於質疑問難,最終解決問題。

  3、自求自得。

  端正讀書的態度,就是不要為讀書而讀書,應當把所學的知識加以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做到讀寫結合。

  4、博研結合。

  一是要廣泛閱讀,二是精讀,二者不能缺一,又要有機結合。

  5、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

  注意觀察日常的生活,在生活中領悟語文,把語文學習帶出課堂。

1.各年級語文學習方法大全

2.什麼是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3.四年級學習方法指導與學習方法總結

4.怎麼學小學語文最有效方法是什麼

5.如何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