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的文明戰爭

  長勺*** sháo***之戰發生於春秋時期周莊王十三年,齊桓公二年,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齊魯兩個諸侯國交戰於長勺,最後以齊國的失敗、魯國的勝利而告終。下面是有之長勺之戰,歡迎參閱。

  之長勺之戰

  中國春秋初期,繼位不久的齊桓公,不聽相國管仲“內修政治、外結於國、待機而動”的意見,於周莊王十四年***公元前684***春,發兵攻魯,企圖一舉征服魯國。魯莊公注意整修內政,取信於民,決心抵抗。深具謀略的魯國士人曹劌自告奮勇,請隨莊公出戰。魯軍根據齊強魯弱的形勢,率領三萬大軍在長勺***今山東萊蕪苗山鎮***迎擊齊軍。兩軍列陣畢,魯莊公欲先發制人,被曹劌勸止。齊軍見魯軍按兵不動,便一而再、再而三地發起衝擊,均未奏效。齊軍疲憊, 士氣沮喪。魯軍陣勢穩固,鬥志高昂。

  曹劌見戰場形勢已呈現“彼竭我盈”的有利變化,建議莊公實施反擊。魯軍將士一鼓作氣,擊潰齊軍,魯莊公一箭射死齊桓公的兒子雍。 莊公急於追擊,曹劌恐齊軍佯敗設伏,即下車察看齊軍車轍痕跡,又登車眺望齊軍旌旗,發現轍亂旗靡,判明齊軍確敗,方建議乘勝追擊,終將齊軍逐出魯境。此戰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中,以後發制人、敵疲再打的防禦原則取勝而著稱,魯國以一比十人數比例打敗齊國,成為春秋史乃至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長勺之戰歷史背景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起,中國歷史進入了諸侯兼併、大國爭霸的春秋時代。齊國和魯國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重要諸侯國,又互相毗鄰,在當時的動盪局面下,不免發生各種矛盾,而矛盾衝突的激化,又勢必造成兩國間兵戎相見的結果,長勺之戰正是這一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產物。

  當時的魯國據有今山東西南部地區,都城曲阜***今山東曲阜***,它較多地保留了宗周社會的禮樂傳統,在春秋諸國中居於二等地位,疆域和國力較之齊國,均處於相對的劣勢。至於齊國,則是呂尚***姜子牙***的封地,轄有今山東北部地區的廣大地域,都城臨淄***今山東淄博市東北***。那裡土地肥沃,又富漁鹽之利,呂尚立國後,推行“因其俗,簡其禮”、“因地制宜,發展經濟”、“舉賢而上功”、“修道法”、禮法並用等一系列正確政策,因而經濟發達,實力雄厚,自西周至春秋,一直成為東方地區首屈一指的大國。長勺之戰就是在這種齊強魯弱的背景下爆發的。

  長勺之戰戰爭啟示

  戰爭結束後,魯莊公向曹劌詢問是役取勝的原委。曹劌回答說:“用兵打仗所憑恃的是勇氣。第一次擊鼓衝鋒

  時,士氣最為旺盛;第二次擊鼓衝鋒,士氣就衰退了;等到第三次擊鼓衝鋒,士氣便完全消失了。齊軍三通鼓罷,士氣已完全喪盡,而相反我軍士氣卻正十分旺盛,這時實施反擊,自然就能夠一舉打敗齊軍”。接著曹劌又說明未立即發起追擊的原因:齊國畢竟是實力強大的國家,不可等閒視之,而要謹防其佯敗設伏,以避免己方不應有的失利。後來看到他們的車轍紊亂,望見他們的旌旗歪斜,這才大膽地建議實施戰場追擊。一番話說得魯莊公心悅誠服,點頭稱是。

  從曹劌戰前決策、戰場指揮和戰後分析的諸多言行裡,可以看到魯軍取得長勺之戰的勝利乃有其必然性。魯國統治者在戰前進行了“取信於民”的政治準備,為展開軍事行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在作戰中,魯莊公又能虛心聽取曹劌的正確作戰指揮意見, 遵循後發制人、敵疲我打、持重相敵的積極防禦、適時反擊的方針,正確地選擇戰場, 正確地把握反攻和追擊的時機,從而牢牢地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贏得戰役的重大勝利。

  可見,長勺之戰的規模雖然不大,但它卻正確地反映了弱軍對強軍作戰的基本規律和原則。因此,一直為歷代兵家所稱道。長勺之戰是齊桓公爭霸鬥爭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也是魯齊長期鬥爭中魯國的一次罕見的勝利。它對齊桓公調整完善自己的爭霸戰略方針具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