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摩爾知識點

  摩爾***mole***,簡稱摩,舊稱克分子、克原子,是國際單位制7個基本單位之一,表示物質的量,符號為mol。下面小編給你分享,歡迎閱讀。

  

  摩爾知識點

  1.物質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數目粒子的集體的物理量。

  2.摩爾***mol***: 把含有6.02 ×1023個粒子的任何粒子集體計量為1摩爾。

  3.阿伏加德羅常數: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羅常數。

  4.物質的量 = 物質所含微粒數目/阿伏加德羅常數 n =N/NA

  5.摩爾質量***M******1*** 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摩爾質量.***2***單位:g/mol 或 g..mol-1***3*** 數值:等於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

  6.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摩爾質量 *** n = m/M ***

  高一化學摩爾練習題

  一、課堂練習

  1、下列物質中含分子數最多的是 *** ***

  A.標準狀況下134.4L氨氣 B.55gCO2

  C.標準狀況下90mL水 D.6.02×1024個氫分子

  2、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1mol任何純淨物都含有相同的原子數 B.1molO2中約含有6.02×1023個氧分子

  C.1mol氫中含有2 mol電子 D.阿伏加德羅常數就是6.02×1023mol-1

  3、***05惠州***硫有多種同素異形體,某單質硫的分子由x個硫原子組成,取n mol該單質,在足量O2中完全燃燒,生成8n molSO2,關於該單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該硫的分子式為S8 B.相對分子質量為256g

  C.摩爾質量為256g• mol-1 D.1mol該硫單質完全燃燒需8molO2

  4、14.2克硫酸鈉的物質的量是______摩爾,其中含有_________摩爾鈉離子,含有_______個氧原子,含硫元素_______克.

  5、1.7克氫氧根離子含___________個質子,含________摩電子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

  ***1***、常溫常壓下,1mol氮氣含有NA個氮分子

  ***2***、標準狀況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氣體22.4L,所含的氣體的分子數約為NA個

  ***3***、標準狀況下,22.4LNO和11.2L氧氣混合,氣體的分子總數約為1.5NA個

  ***4***、將NO2和N2O4分子共NA個降溫至標準狀況下,其體積為22.4L

  ***5***、常溫下,18g重水所含中子數為10NA個

  ***6***、常溫常壓下,1mol氦氣含有的核外電子數為4NA

  ***7***、常溫常壓下,任何金屬和酸反應,若生成2g 氫氣,則有2NA電子發生轉移

  ***8***、標準狀況下,1L辛烷完全燃燒後,所生成氣態產物的分子數為 8/22.4 NA

  ***9***、31g白磷分子中,含有的共價單鍵數目是NA個

  ***10***、1L1 mol•L-1的氯化鐵溶液中鐵離子的數目為NA

  ***11***1 molSiO2晶體中含有4NA個Si─O鍵

  ***12***含0.01 mol H2O2的水溶液跟MnO2充分作用,反應過程中轉移的電子總數0.01NA

  ***13***在標準狀況下,2.24L二氧化碳與二氧化硫混合氣中所含分子數為0.1 NA

  ***14***64g的銅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一定失去2NA個電子

  ***15***常溫常壓下,100mL 0.5mol/L 的乙酸溶液中,所含有的乙酸的分子數小於0.05NA

  ***16***常溫常壓下,1 mol碳烯***∶CH2***所含電子總數為8NA

  ***17***1mol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雙鍵數為3NA

  ***18***標準狀況下,22.4LCO2和CO混合氣體中含有的碳原子數約為NA

  ***19***2.9g 2CaSO4•H2O含有的結晶水分子數為0.02 NA

  ***20***100g的98%的濃H2SO4中所含的氧原子數為4 NA

  7、下列兩種氣體的分子數一定相等的是 *** ***

  A.質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6B.等體積等密度的CO和C2H4

  C.等溫等體積的O2和N2D.等壓等體積的N2和CO2

  8、在標準狀況下,ag氣體A與bg氣體B的分子數相同,則與此有關的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氣體A與氣體B的摩爾質量之比為a:b

  B.相同狀況下,同體積的氣體A與氣體B的質量之比為a:b

  C.質量相同的氣體A與氣體B的分子數之比為b:a

  D.同溫同壓下,氣體A與氣體B的密度之比為b:a

  9、 同溫同壓下,對於等體積的一氧化氮***14N18O***和一氧化碳***13C18O***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含相同的分子數和原子數 B.含相同的分子數和電子數

  C.含相同的質子和中子數  D.所含分子數和質量均不相同

  10、同溫同壓下兩個體積相同的容器,一個盛NH3氣體,另一個盛N2和H2的混合氣體,兩瓶氣體一定有相同的 *** ***

  A.質量 B.原子總數 C.質子總數 D.分子總數

  二、課後練習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溶液中所含溶質的微粒數相同

  B、氫氧根離子的摩爾質量是17克

  C、在標準狀下,1摩SO3的體積約22.4升.

  D、0.1摩HCl氣體約含6.02X1022個HCl分子

  2、摩爾是 *** ***

  A、國際單位制的一個基本物理量B、表示物質質量的單位

  C、計量微觀粒子物質的量的單位D、表示6.02×1023個粒子的集體

  3、8克氧氣中含氧原子的物質的量是 *** ***

  A、0.25摩 B、0.5摩 C、 1摩 D.、2摩

  4、***全國高考題***以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53 g碳酸鈉中含NA個CO32– B.0.1 mol OH–含NA個電子

  C.1.8 g重水***D2O***中含NA箇中子 D.標準狀況下11.2 L臭氧中含NA個氧原子

  5、64℃時,25滴水為amL,則1滴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數為 *** ***

  

  6、對於1mol二氧化碳描述正確的是 *** ***

  A、其密度是1.96g/L B、其摩爾質量是44g

  C、它的體積約為22.4L D、所含原子個數是阿佛加德羅常數的3倍

  7、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常溫常壓下,11.2氧氣所含氧原子數為NA

  B.1.8g重水***D2O***中含NA箇中子

  C.12g C60所含電子數為6 NA

  D.銅與硫反應中,1 mol銅失去的電子數為2NA

  8、設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100mL1mol/L的碳酸鈉溶液中含有CO32-為0.1NA

  B.常溫、常壓下,0.5mol臭氧中含有氧原子為1.5NA

  C.標準狀況下,1mol NO2氣體與水反應生成NO3-為NA

  D.78gNa2O2中含有O2-為2NA

  9、依照阿伏加德羅定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同溫同壓下兩種氣體的體積之比等於摩爾質量之比

  B.同溫同壓下兩種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等於密度之比

  C.同溫同壓下兩種氣體的摩爾質量之比等於密度之比

  D.同溫同體積下兩種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等於壓強的反比

  10、若有相同質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下列關係正確的是 *** ***

  A.氧原子數比為2:3 B.分子數比為1:1

  C.氧元素質量比為5:6 D.體積比為5:4

  11、某密閉容器的質量為50g,當它裝滿CO2氣體時,質量為58.8g,如果改裝CH4,其質量應為 *** ***

  A.3.2gB.58.8gC.22.4gD.53.2g

  12、***92*** 某溫度下,在體積一定的密閉容器中適量的NH3***氣***和Cl2***氣***恰好完全反應.若反應產物只有N2***氣***和NH4Cl***固***,則反應前後容器中壓強比應接近於: *** ***

  ***A***1:11       ***B***11:1       ***C***7:11       ***D***11:7

  13、乙炔和乙烯的混合氣體完全燃燒時,所需氧氣的體積是原混合氣體的2.7倍,則該混合

  氣體與足量的H2發生加成反應時,消耗H2的體積是原混合氣體體積的 *** ***

  A.1.6倍    B.1.8倍    C.1.4倍    D.1.2倍

  14、19世紀,化學家對氧化鋯的化學式有爭議.經測定鋯的相對原子質量為91,其氯化物蒸氣的密度是同溶、同壓下H2密度的116-117倍,試判斷與氯化物價態相同的氧化鋯的化學式 *** ***

  A.ZrO      B.Zr2O       C.Zr2O3     D.ZrO2

  15、***14分***在25℃,101kPa條件下,將15 L O2通入10 L CO和H2的混合氣中,使其完全燃燒,乾燥後,恢復至原來的溫度和壓強.

  ***1***若剩餘氣體的體積是15L,則原CO和H2的混合氣中

  V***CO***= L, V***H2***= L.

  ***2***若剩餘氣體的體積為a L,則原CO和H2的混合氣中

  V***CO***︰V***H2***= .

  ***3***若剩餘氣體的體積為aL,則a的取值範圍是 .

  16、***9分***某校化學小組學生進行“氣體相對分子質量的測定”的實驗.操作如下:用質量和容積都相等的燒瓶收集氣體,稱量收集滿氣體的燒瓶質量.資料見下表***已換算成標準狀況下的數值***.

  氣體ABCDEF

  燒瓶和氣體的總質量***g***48.408248.408248.408248.382248.434248.8762

  已知標準狀況下,燒瓶的容積為0.293L,燒瓶和空氣的總質量是48.4212g.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29.A、B、C、D、E、F是中學常見的氣體.

  ***1***上述六種氣體中,能夠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是***寫化學式*** .

  ***2***E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

  ***3***實驗室製取少量D的化學方程式是

  .

  ***4***A、B、C可能的化學式是 .

  17、***7分***為了測定某烷樣品***丁烷,並含少量丙烷等氣態烴***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設計了下面的實驗:

  ○1 取一個配有合適膠塞的潔淨、乾燥的錐形瓶,準確稱量得到質量m1.

  ○2 往錐形瓶中通入乾燥的該烷烴樣品,塞好膠塞,準確稱量;重複操作,直到前後2次稱量結果基本相同,得到質量m2.

  ○3 往錐形瓶內加滿水,塞好膠塞,稱量得到質量m3.已知實驗時的溫度為T***k***,壓強p***kPa***,水的密度ρ水***g/L***,空氣平均相對分子質量29.0,空氣的密度ρ空氣***g/L***,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的理論依據是***具體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2中為什麼要重複操作,直到後2次稱量結果基本相同?答: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具體說明本實驗中怎樣做到每次測量都是在相同體積下進行的?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實驗收集氣體樣品的操作,可選用的方法是***填圖中標號***__________.

  ***5***錐形瓶內空氣的質量m空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瓶中樣品的質量m樣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由實驗測得該烷烴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7***三空均列出算式]

  15、***1***5,5

  ***2******a-10***:***20-a***

  ***3***1016***共9分,每空2分,最後一問3分***

  ***1***SO¬¬2

  ***2***30

  ***3***CaC2+2H2O Ca***OH***2+C2H2↑

  ***4***N2、CO、C2H4***寫對一個給1分***

  17、***1***根據阿伏加德羅定律,同溫、同壓下,2種同體積的不同氣體的質量之比等於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1分***

  ***2***為了保證瓶內的空氣完全被排出,並充滿了樣品氣.***1分***

  ***3***第一次稱量前,錐形瓶塞緊膠塞後,在瓶口處的膠塞上做一記號,以後每次測量,膠塞塞入瓶口的位置都以此為準.***1分***

  ***4***D ***1分***

  ***5***[***m3-m1***/***ρ水-ρ空氣***]×ρ空氣 ***1分***

  ***6******m2-m1***+m空氣 [或答:***m2-m1***+***m3-m1***/***ρ水-ρ空氣***×ρ空氣] ***1分***

  ***7***29.0×***m樣品/m空氣*** [或答:29.0×***m2-m1***/***m空氣***+29.0;

  或答:29.0×***m2-m1***/***m3-m1***×***ρ水-ρ空氣***/***ρ空氣***+29.0]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