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愷之的書畫成就有哪些

  顧愷之,東晉著名的畫家,那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顧愷之的書畫成就,希望對你有幫助!

  顧愷之的書畫成就

  顧愷之是中國繪畫歷史上卓越的理論家,也是有名的大畫家。他的繪畫風格極其突出,有“顧家祥”的稱號,同時也開創了“秀骨清像”的繪畫風格。顧愷之具有現實主義的繪畫精神和風格,是繪畫歷史上的大宗師,就像一顆燦爛無比的星星,永遠照耀著中國的畫壇。

  顧愷之所創作的人物,從人物的形態上來看,比較修長、清瘦、俊秀;從人物的精神和氣質上來看又具有風度和才華。在繪畫的用筆上,他主張細膩的“春蠶吐絲”的畫法,線條大小均勻,粗細變化不大,線條又十分流暢,給人一種輕快、明朗的裝飾效果,同時又相互聯通、相互緊密聯絡的特點,讓人感覺非常有故事感。顧愷之的繪畫理論的主要觀點是注意人物的神態,內容主要是包括對人物的性格的理解,甚至人物所處的社會地位等等,同時又提出要用形態來傳達神韻,用聯想的方式來進行描繪等觀點,從這些方面來解決傳神的問題。

  目前存在的顧愷之的作品有《女史箴圖》的絹本,《洛神賦圖》的絹本和《斫琴圖》的絹本。所寫的畫論目前也僅存3篇,分別是《魏晉勝流畫贊》、《畫雲臺山記》和《論畫》。

  顧愷之是中國古代非常傑出的畫家之一,雖然他的原來的作品都已經流失,但是他的藝術成就仍然對後代有著深刻的影響,在我國的繪畫史上的記載是不可能磨滅的。

  畫家顧愷之生平簡介

  顧愷之,字長康,小名為小虎子,晉陵無錫人,東晉時期著名的畫家。顧愷之見多識廣,才思廣博,擅長寫詩作賦和書法,尤其擅長繪畫,主要精通畫人物畫和山水畫。因為他有對文學和繪畫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於是人們稱他為畫絕、文絕和痴絕。

  畫家顧愷之出生在江南的一個士族的家庭,根據史料記載,顧愷之的先祖有多人在孫吳和西晉時期都當過官。顧愷之當官的路途並並不是特別順利。最開始的時候,擔任過參軍的職位,在大司馬死後,他又任命為刺史府的參軍。直到晚年,他才進入朝廷擔任散騎常侍,但是沒過多久便去世了。

  顧愷之的官職雖然一直都不是很高,但是因為他在繪畫和文學上的成就在當時還是具有很高的人氣的。當時的人們都說顧愷之有三絕,就是痴絕、畫絕和才絕。其中,痴絕就是指顧愷之的為人率真、幽默,並同時又有點痴呆的感覺。畫絕就是指他在繪畫上面的造詣,從而肯定了他的繪畫功底十分了得。文絕是說他博學多才,非常擅長寫詩作賦,在書法方面也非常精通。

  顧愷之流傳在世間的文學作品並不是很多,主要能反映他的文學成就的應該是《觀濤賦》和《箏賦》。他的繪畫作品比較多,但是有很多都已經流失。顧愷之的繪畫作品的題材十分廣泛,不僅有人物畫,世俗故事等,還有飛鳥走獸和山水繪畫等。

  顧愷之代表作

  顧愷之,漢族、無錫人。顧愷之文學繪畫方面功底都非常深厚,擅長寫詩賦和書法,尤其和擅長畫畫。對於人像、佛像、山水等事物他都非常得精通,人們稱他為三絕,分別是畫絕、文絕和痴絕。顧愷之的繪畫作品,主要注重於傳神,他的繪畫風格為中國的繪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中,《斫琴圖》和《洛神賦圖》是他最突出的代表作。

  《斫琴圖》是宋代爭先模仿的範本之一,又叫做《女史箴圖》。這個圖畫雖然沒有《洛神賦圖》那樣有名,也不具有很強的代表性,但是在繪畫的風格上可以說是非常奇特的。此圖是根據西晉政治家張華的《女史箴》來進行描繪,主要是讚揚了各代聖女的高尚的品德和主要的事蹟,來告誡宮中的婦女要遵守禮節,主要自己道德的修養。這個觀念也一直影響到民間,民間女子同樣按照《女史箴》上面的規範來要求自己。

  《洛神賦圖》是中國的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此畫是以曹植的《洛神賦》為取材的內容,描寫了一段主人公與洛神之間的愛情故事。此卷一共分為三個部分,曲折又分明的情節來逐漸描繪出主人公與洛水大神的真誠純真的唯美愛情故事。展開畫卷,看到主人公站在岸邊表情十分凝重,一雙眼睛痴痴地望著洛神。洛神梳著雲髻,衣帶隨風飄揚,讓她有一種宛如天仙的感覺。畫中的洛神神態萬千,目光中顯露出不同的情感,顯得格外的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