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居士蒲松齡又叫做什麼

  蒲松齡是清代最為著名的小說家,據研究,蒲松齡生活在康熙時期,那麼蒲松齡又叫做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蒲松齡又叫做什麼,希望對你有幫助!

  蒲松齡別名

  蒲松齡是我國清代著名的小說家和文學家,他出生於1640年,去世於1715年,在他的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就是寫了一部傳世鉅著《聊齋志異》,這部文學作品的評價極高,藝術水平也非常高。

  蒲松齡是作者的原名,蒲松齡的別名是蒲留仙,留仙是蒲松齡的字,還有人叫他蒲劍臣,劍臣是他的另一個字。在古代人們有自己的名字,但是一般都不叫,因為這樣會感覺很生疏,他們都會在成年以後自己取字,這個字也是他們的名字,一般關係比較好的都要叫字。

  蒲松齡為什麼給自己的字定為留仙和劍臣呢?這也和他的小說有關,因為《聊齋志異》是一本志怪體小說,其中說的都是妖魔鬼怪和神仙故事之類的事情,他為自己確定的字,就表現了這個意思。

  《聊齋志異》耗費了蒲松齡許多年的時間,他在自己貧困交加的時候一邊教書一邊著述,在自己四十五歲的時候終於將這部鉅著完成,之後的許多年中,他一直在對作品進行修改,一直到自己滿意為止,就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式。

  《聊齋志異》的出版發行也遇到了很多麻煩,因為書成以後,蒲松齡沒有資金印製,也沒有人資助他,所以一直在小範圍內傳閱,一直到乾隆年間才大範圍刊印。此書一出,立刻震撼世人,人們爭相購買,搞得洛陽紙貴,自此以後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才開始大範圍流傳。

  蒲松齡是什麼家

  蒲松齡是我國清代著名的小說家、文學家。說他是著名的小說家,是因為他寫了一部流傳千古的小說《聊齋志異》,說道他是著名文學家是因為,蒲松齡除了小說以外,在文章和學問上成就也很高,是公認的才子。

  蒲松齡小時候正值滿清入關,那時候是戰爭年代,所以產生了很多稀奇事,這對蒲松齡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也為他寫《聊齋志異》奠定了基礎。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大約在他45歲的時候成書,後來進行過多次修改。

  《聊齋志異》的成就很高,魯迅先生評價《聊齋志異》是“專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稱讚“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這些都是當代文學家對於這本小說的評價,按照蒲松齡先生小說的影響和文學價值來看,這些評價絕對不過分。

  而說蒲松齡先生是著名的文學家,是因為他在文學上的造詣也很深,他寫的詩成就也很高,還有很多是膾炙人口的;他還是寫文章尤其是駢文的高手,蒲松齡也是當時人們公認的才子,所以稱為文學家也不為過。

  蒲松齡兒子

  作為一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兒子並沒有可以與父親匹敵的文學成就,但是關於蒲松齡兒子的記錄還是可以從古代典籍上看到一些的。根據典籍的記載,蒲松齡一生中有一共有四個兒子,四個兒子按照年齡的大小排序,分別叫做蒲箬、蒲篪、蒲笏、蒲筠,而蒲松齡一生中花費最多經歷的兩件事,一是從事文學創作,二就是全身心投入古代科考中,反觀他的四個兒子,大兒子蒲箬最高做到過貢生,二兒子沒有任何功名,三兒子和四兒子分別是廩生和庠生。

  蒲松齡早年的人生經歷並不順利,而常年的奔波也讓他對自己的幾個兒子很少有時間顧及。之後蒲松齡認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接下來的時間蒲松齡把很多的經歷和關懷都分攤在了自己的兒子身上。從蒲松齡的文學著作上來看,有據可依的就是蒲松齡所創作的《聊齋詩集》,其中有多達20篇詩都是寫給自己的兒子的,詩歌的主題也始終沒有離開勸誡自己的兒子考取功名這個主旨。

  在蒲松齡兒子中,大兒子蒲箬和蒲松齡的性情和人生際遇最為相似。因為蒲松齡常年在外面遊學很少回家,所以他的大兒子蒲箬很小的時候變擔負了管理家中的事務以及教育下面幾個弟弟的責任。蒲箬經過多年的苦讀之後,不僅僅成功通過了秀才的選拔考試,之後還做到了貢生這一級別並且得到了當地知縣親自送來的牌匾,而蒲松齡的其他兒子中除了老二以外都在科舉的道路上有了一定成就。即便如此,最為突出的蒲箬最終也沒有能夠在文學上得到像蒲松齡一樣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