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的故事有哪些

  貢是個十分聰慧的人,他在經商方面很有天分,善於通過對市場的前期進行思考,分析,從而對未來的商業行情做出較為準確的判斷和預測。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子貢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子貢的故事:子貢尊師

  有一天,魯國有個人說孔子的壞話,對子貢的評價卻很高,恰好被子貢聽到了。他特別生氣,沒有因為自己受到誇讚而留面子,就對那個人說,如果說一個人的能力是一個房子的話,那麼我老師的房子光圍牆就得有十丈高,而且屋子豪華無比,普通人是沒有辦法穿過圍牆看到裡面的,而我的房子的圍牆只有肩膀那麼高。他還把自己孔子比作是太陽,比作月亮,太陽以及月亮光芒萬丈,可不是一般人能夠超越的。說孔子壞話的那個人聽了這些話之後,感覺十分尷尬,羞愧萬分。

  子貢在外面非常維護孔子的名聲,在孔子去世之後,子貢特別傷心,在他的墓地旁守了六年。

  還有子貢的一個好朋友說:“你對你的老師那麼恭敬,但是他真的比你賢良嗎?”他說:“我的老師是高不可及的,就像高空一樣,不能順著梯子爬上去,他老人家就像是日月一樣光耀,我哪能比得上呢?”可以看得出來,他的才能還是很厲害的,可以說一定程度上是超過了孔子的,他才能那麼高,卻還是如此尊重老師,可以說是難能可貴的,值得大家學習。

  子貢的故事:子貢一出

  齊國想要攻打魯國,孔子特別著急,畢竟魯國是他的故國啊,很多弟子都想要去遊說,孔子只讓子貢去了。

  子貢去見了想要攻打魯國的田常,他知道田常在齊國是不得寵的,就跟他說,你即使攻下了魯國也是沒有任何用處的,畢竟魯國太小了,你在齊國的地位不僅不會因此上升,而且還會有反作用,會讓那些跟齊國作對的人力量更加強大。所以不如攻打國力比較強大的吳國,即使你們失敗了,這樣你們國家反對你的人就不會再有兵力,齊王就只能依靠你了。田常覺得自己這樣出爾反爾不好,子貢就讓他等著,自己會遊說吳國,讓他們主動攻打齊國,於是田常就耐心等待。

  子貢就見了吳王,先誇他,然後讓他攻打齊國救魯國,但是吳王有顧慮,怕越國趁機打自己。子貢說會遊說越王幫助他,讓他沒有後顧之憂。子貢又告訴勾踐這件事,讓他報仇滅了吳國,吳國贏了會攻打晉國,自己會告訴晉國準備好。吳國就會輸,你就能滅吳國了,越王就去幫助吳國打齊國了。晉國也在子貢的告誡後做好了準備。吳王果然贏了之後打了晉國,兵敗了,越王馬上攻打吳國,吳國和越交戰輸了,又防守,被勾踐圍起來了,國滅了。這就是子貢一出使,導致五個國家都發生了鉅變的故事。

  子貢的故事:子貢贖奴

  春秋的時候,魯國有法律,只要是魯國的人碰到同胞在別的國家作為奴隸,可以出錢贖回來,然後再根據憑條來向國家索要賠償,國家會給他們全額賠償。有這個法律後就有很多人贖回自己的同胞,讓很多人能夠重返自己的祖國。

  子貢是孔子的門生,很有經濟頭腦,善於經營,所以特別有錢,子貢贖回來了很多同胞,但是卻不想要賠償,當著大家的面撕掉憑條,想要分擔國家的負擔,他這個做法,在很多人看來是很有義氣的,但是孔子聽說了之後卻大發雷霆,想要把子貢趕出去。

  孔子是這樣說的,子貢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你這樣會讓很多人不再贖回奴隸了,你有錢不想要賠償金,但是其他人沒有錢,他們如果要賠償金的話,別人就會和你對比看不起他們,也就破壞了法律。

  孔子覺得子貢這樣做把義氣給上升了一個高度,也就是說把道德標準升高了,即使有錢的人想要贖回同胞也要考慮一下是不是要撕掉憑條不要錢呢,可是撕掉自己就會失去這筆錢。如果不撕掉,肯定會被人說自己不夠慷慨,會受到鄙視。但是自己不出錢贖回僕人的話,就不會有這些麻煩和煩惱了。以後贖人的人就會更少了。

  孔子認為,這條法律是一個善意的法律,會讓願意做善事的人越來越多的,子貢的做法是把義氣和利益對立起來了,所以相反是惡行,讓很多人不能回到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