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數學衝刺複習教學方法

  高考試卷是評價高考的重要載體,因此從分析高考試卷的角度出發,能夠進一步認識高考改革甚至對高考以及考生做出評價.考試的內容和形式是否有所變化,試卷多大程度上體現考試大綱的能力要求,不同省份的試卷的綜合難度是否具備差異,這些問題都是值得關注的。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高考數學衝刺複習的教學方法。歡迎閱讀與參考!

  如下:

  一、關注複習策略的調整

  全國卷和福建卷在考試內容及要求,試卷的呈現方式,試題的難度要求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因此,在複習教學中,要重視複習策略的調整,準確把握考試要求。

  1.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及要求。要注意《全國考試大綱》與《福建考試說明》的差異,適時調整相關教學內容及要求,特別是調整選考內容及要求。2016年高考文、理科試卷的選考均從選修系列4的“4-1《幾何證明選講》,4-4《座標系與引數方程》,4-5《不等式選講》”這三個專題中“三選一”,應關注全國卷對選考內容的要求和難度,並從這三個專題中選學若干專題。

  2.認真研究試題特點,適時調整練習的難度與梯度。對於基礎知識、基本方法,應重面、抓點、連線,要適時研究每個知識點的高考命題特點、解題基本策略、專題基本型別,加強章、節知識過關,夯實基礎,提高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要認真選用複習材料,及時調整適應性練習的難度及梯度結構,編制的試題針對性要強,要關注“中檔題”的訓練,合理把握“壓軸題”的難度。

  3.關注學生的心理疏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注意全國卷試題的特點,重視學生的學習養成,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幫助學生克服數學學習的恐懼心理,樹立學好數學、積極迎考的信心。

  二、重視基礎知識的複習

  對基礎知識的複習,應以數學知識的橫向聯絡和縱向聯絡為主線,對模組內容加以整合,將分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幫助學生重新梳理知識,優化認知結構,構建良序的知識網路。應精選例題和習題,避免“題海戰術”,關注學生在知識、方法、能力上的缺陷,將複習過程轉化為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引導學生主動對知識、方法進行歸納、概括,真正提高數學複習的實效性。

  1.函式是高中數學極為重要的內容,函式的觀點和方法貫穿高中數學的全過程。函式與導數在歷年高考中都佔有較大的比重,內容豐富,概念眾多,題型多樣,綜合性較強。全國卷重視對函式的圖象與性質問題的考查,三種題型都有出現。全國卷常以初等函式為背景設計綜合題和應用題,一般以壓軸題的形式出現。函式與導數的複習應突出基礎性和綜合性,要準確理解概念,掌握通性通法,學會融會貫通,要會利用函式解決某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尤其要關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關注函式的圖象與性質,包括定義域、值域、單調性、奇偶性、對稱性、週期性、極值、最值等基本內容,強化化歸與轉化、分類與整合、函式與方程、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方法在解題中的作用;二是關注函式與方程、不等式、數列等相結合的綜合問題,要發揮導數的工具性作用,如應用導數研究函式的單調性、極值和最值以及不等式的證明等;三是關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問題,掌握解決這類題型的一般步驟。

  2.高考對三角函式的考查,題型、題量及難度基本保持穩定,著重考查三角恆等變形,三角函式的圖象與性質以及正弦定理、餘弦定理應用等。複習中,一要重視三角函式的圖象和性質的研究,特別是形如 的函式圖象與性質;二要熟練掌握三角公式,關注三角恆等變形;三要重視三角知識的應用,特別是解三角形及其應用;四要了解以三角知識為素材,考查數學建模和相關的數學思想和方法。複習中應立足基礎和中檔題,適當控制三角恆等變換的難度,不宜做過高、過深的要求,不補充課程標準之外的三角公式。

  3.數列是高考的必考點,以基礎題、中檔題為主,側重考查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基本概念及基本量的運算等。複習教學中,一要關注與等差、等比數列有關的通項公式、性質、前 項和公式的應用,以及特殊數列求和的常用方法:分組求和、裂項相消、錯位相減等;二要關注數列的簡單應用問題。

  4.立體幾何是考查空間想象能力的重要載體,涉及的問題包括識圖與畫圖、證明與計算等,其中“證明”佔較重要的地位。複習中,一要重視觀察能力、歸納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推理論證能力和運算求解能力的培養;二要重視對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的理解,對於定理與有關公式的應用要做到弄清搞透,關注對平行、垂直關係的探究以及空間幾何量的計算;三要重視對典型問題求解的基本思想方法的掌握,做到應用自如,特別是化歸與轉化思想的掌握與應用;四要重視探究與開放問題的訓練,加強對條件或結論不完備的情形下的開放性問題的研究;五要強調立體幾何解題的“作、證、算、答”的規範和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全國卷還常出現直稜柱、正稜柱、正稜錐等概念,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理科複習中應引導學生正確建系、設點,運用向量的運算研究空間位置關係和角、距離等幾何量的計算。

  5.解析幾何是高考的重要內容之一,全國卷對這部分內容的考查一般是兩小題一大題,解答題基本都是壓軸題,常常不給出圖形或不給出座標系,求曲線***或軌跡***的方程,以考查解析幾何的基本思想方法。最值問題、引數範圍問題、三點共線問題、存在性問題,都是解析幾何的考查重點。解析幾何十分重視分類與整合思想的滲透。複習時,一要定位準確,突出強調以代數方法研究幾何的基本思想,應將數形結合、函式與方程的思想貫穿於教學的始終;二要熟練掌握圓錐曲線的概念和性質,理解直線與圓錐曲線的位置關係,能解決圓錐曲線的簡單應用問題;三要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講練結合,學會合理利用曲線的定義和性質簡化計算,提高運算的準確性、科學性和解題速度;四要適當關注與向量、三角、函式等知識的交匯;五要關注待定係數法、換元法和整體處理問題策略的應用。

  6.概率與統計主要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它往往與實際問題相結合,並注重與其他知識的綜合,是高考命制應用題的熱點,其中抽樣方法、頻率分佈直方圖、莖葉圖、方差的計算等在高考中均有出現;理科更關注對分佈列、期望、方差等知識的考查,經常出現以離散型隨機變數的分佈列與期望、統計圖表的識別等知識為主的綜合題,著重考查學生應用概率與統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複習教學中,一要重視統計圖表的識別、繪製和應用的訓練,提高靈活運用圖表資訊作出統計推斷和決策的能力;二要準確識別概率模型,正確把握基本事件;三要學會正確把握各統計量的含義,能夠利用統計量說明問題,學會利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解決問題。此外,全國理科卷時有涉及正態分佈、條件概率等知識,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7.不等式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性質、解法,線性規劃等。不等式的性質、解法及基本不等式的應用常以選擇題或填空題的形式出現,解答題多以不等式為工具,與函式、方程、三角、解析幾何等知識交匯,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複習教學中,一要關注不等式的解法,特別是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含引數的不等式的解法;二要重視基本不等式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三要關注不等式與函式的聯絡,學會建構函式證明不等式。

  8.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是高考的常考點,既可以單獨考查,又可與其他知識結合在一起考查,題型以選擇題和填空題為主。複習中,應重點把握集合間的關係及運算,理解集合中代表元素的含義,注意利用幾何直觀幫助解題;特別關注充要條件、命題真假、含有一個量詞的命題的否定等內容,應側重對概念的準確理解。

  9.複數也是高考的常考點,但它佔分的比重小且難度不大。複習中應著重把握複數的有關概念及基本運算,關注複數的幾何意義。

  10.演算法初步每年必考,但難度不大。複習應以瞭解演算法思想為主線,關注基本演算法語句的含義,應以框圖語言為重點,順序、條件和迴圈等三種邏輯結構的要求應適度,注意控制難度。

  11.計數原理在高考中也常有考查,一般以選擇題或填空題的形式出現。若在解答題中出現,也是以本部分內容為基礎,著重考查應用概率統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複習教學中,一要關注以排列組合應用為載體的問題,以此訓練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要關注二項展開式和係數的應用。

  12.平面向量是數學中一個重要的工具,是高考的常考點。在複習中要準確理解和掌握相關概念、公式和定理,理解向量代數和幾何的雙重特性,關注向量與其他知識的綜合運用。

  13選考內容的複習要嚴格控制難度。《幾何證明選講》著重考查與圓相關的問題、圖形的變換、計算與證明等。複習中,要關注平面幾何的證明方法;關注與圓有關的證明問題,特別是圓內接四邊形的判定和性質,切割線定理和相交弦定理的證明與應用;著重培養學生的識圖與讀圖能力、推理論證能力。《座標系與引數方程》重點考查兩種座標的關係與互化,普通方程與引數方程的關係與互化,簡單圖形的極座標,直線、圓和橢圓的引數方程的應用。複習中,一要能夠選擇引數寫出直線、圓與橢圓的引數方程並瞭解引數的意義,會用直線、圓與橢圓的引數方程解決簡單的問題;二要能夠在極座標系中用極座標表示點的位置及有關曲線的方程,能進行極座標和直角座標的互化;三要關注引數方程和極座標方程在某些情景下解題的優越性,會解決在普通方程下不易解決的問題。《不等式選講》著重考查絕對值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證明及其應用。複習中,一要重視絕對值不等式的解法,關注含引數的絕對值不等式的基本題型;二要了解不等式證明的基本方法:比較法、綜合法、分析法,會用這些方法證明一些簡單的不等式。

  三、加強數學能力的訓練

  全國卷強調“能力立意”,以數學知識為載體,以思維能力為核心,全面考查各種能力。高三複習教學中要關注以下幾個問題:

  1.應注重數學思維能力的訓練,合理利用有關材料,在知識交匯處設定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能夠合乎邏輯地準確表述推理過程,訓練推理論證能力。

  2.高考提倡“多思少算”,但並不意味著不要運算。複習中應重視學生運算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合理、準確的運算能力。

  3.應重視對立體圖形的直觀感知、操作確認、思辨論證、度量計算,合理藉助三檢視和直觀圖,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4.應重視培養學生的資料處理能力,注意從函式、數列、概率與統計等方面尋找素材,進行適度、合理的訓練。

  5.長期以來,高考重視對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的考查,複習中應有意識地加強這兩方面能力的訓練。

  四、注重思想方法的滲透

  全國卷重視數學思想的考查,複習中應關注對數學知識在更高層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始終滲透函式與方程、數形結合、分類與整合、化歸與轉化、特殊與一般、或然與必然、有限與無限等思想,要注意通性通法的訓練,淡化特殊技巧。數學思想方法涉及面廣,綜合性強,要求較高。複習時應注意知識的交叉、融合和滲透,幫助學生進行歸納、梳理、總結和提升,從中把握規律,領會本質,掌握數學思想方法,提高學科素養。
 

  2016年高考數學答題方法:

  1、重視審題環節

  有的考生對審題重視不夠,匆匆一看急於下筆,以致題目的條件與要求都沒有吃透,至於如何從題目中挖掘隱含條件、啟發解題思路就更無從談起,這樣解題出錯自然多。只有耐心仔細地審題,準確地把握題目中的關鍵詞與量,才能迅速找準解題方向。

  2、答題規範

  得分點,主要靠準確完整的數學語言表述,這一點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視,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現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情況,考生自己的估分與實際得分差之甚遠。只有重視解題過程的語言表述,會做的題才能得分。

  3、三原則:快準狠

  在目前題量大、時間緊的情況下,準字則尤為重要。只有準才能得分,只有準你才可不必考慮再花時間檢查。快是平時訓練的結果,不是考場上所能解決的問題,一味求快,只會落得錯誤百出。狠是說一旦下了決定就不要思前想後、猶豫不決,否則只是浪費時間。

  4、難題必要時就放棄

  做題時,全卷通覽一遍,一般來說應按先易後難、先簡後繁的順序作答。在答題時要合理安排時間,不要在某個卡住的題上打持久戰,那樣既耗費時間又拿不到分,會做的題又被耽誤了。考試中看到容易題不可掉以輕心,看到新面孔的難題不要膽怯,冷靜思考、仔細分析,定能得到應有的分數。

  5、把握好時間

  高分的基礎是紮實的基礎知識和一定量的習題練習,在此基礎上輔以一些做題方法和考試技巧。對於大部分高考生來說,養成快速而準確的解題習慣並熟練掌握解題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