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三個關鍵詞解答招數

  對於剛進入初三的同學們來說,瞭解以下三個關鍵詞是必不可少的,有什麼招數幫助同學們解答這些問題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的詳細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關鍵詞一:摸底考

  支招:只是一種測評考試

  不少老師表示,學生先要明確摸底考的性質。摸底考並不是想給學生一個當頭棒喝,或是想“嚇嚇學生”,更多的是一個帶有檢測性質的考試。所以對於摸底考,學生也不要帶有牴觸的心理,或是為摸底考的成績沾沾自喜或是苦惱不已,這個成績只能反映你上學期和暑期中的學習狀況。

  對於新入學的學生來說,因為如今的中考相對簡單,拉不開學生的差距,所以不得已老師只能進行摸底考來了解學生的整體水平。有高中老師坦言,出摸底考的卷子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一是由於高中老師不熟悉初中的知識點,而且再考初中的知識也是多此一舉;二是如果出高中的知識點,對於大部分還沒開始超前學習的學生來說,也是不公平和無意義的。

  有時學生在期末考試前對一些知識點進行了強記或是突擊,所以期末考的成績看上去不錯。但時間一長,這些強記的知識點很容易忘記,這部分知識點其實是沒有真正掌握,所以摸底考也可以反映出學生的這一點。成績不好的學生也要給予勉勵和鞭策。

  對於新入學的學生來說,可以通過摸底考來強調中、小學教育存在的巨大不同點,也可以讓學生儘快適應不同老師的教學方法,摸索出適合自己的中學階段的學習方法。

  那該如何準備摸底考呢?對此,老師們表示,一般會提前告訴學生摸底考的時間,可以讓他們有一個準備期。學生可以翻出上學期的教科書和老師佈置的暑期作業,從每個知識點入手,逐一進行細緻的梳理。

  關鍵詞二:新初三

  支招:調整狀態系統規劃時間表

  已連續兩年擔任初三班主任的樑穎認為,新初三生在開學初期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第一是生理上的調整。雖然準初三生在暑假中肯定也沒閒著,但是假期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比較輕鬆的,因此在假期中相對懶散的生活狀態在開學初期急需調整。學生一定要根據上課時的作息時間,重新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要儘量做到晚上十點前睡覺,這樣可以避免在下午上課時產生睏倦感。如果還是易困,可以用清涼油等消除瞌睡狀態。剛開學時,也不要一下子開始做大量的運動,因為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暑假在家的運動量較少,一下子的大運動量會使他們易於疲勞,甚至有受傷的可能。到家後要先做作業,不要拖拖拉拉。這些細節問題都應在開學初期得到改善,將自己調整到正式上課的軌道中。

  第二,開學後自己要有一個系統的規劃,要預設一個目標學校,再對比這所學校今年中考的考分,找出自己的優勢和薄弱學科。而在制訂規劃時也要注意將步子放小一點,但每天都要保證有所收穫。

  第三,制訂一個細緻的時間表。包括每天回家的時間、週末的時間如何安排等。樑穎表示,學生可以在初三開始時計劃好每天晚上主攻哪一門科目的複習,週末弄清哪些知識點。有些學生雖然每天覆習到很晚,但在成績上卻沒有明顯的提高,這是由於他們複習得太雜,沒有做好相關的計劃所導致的。

  學生和家長可以共同關注中招的政策。隨著新學期的開始,市教委會陸續公佈今年的中考政策,家長可以通過“上海招考熱線”和相關媒體來獲悉第一手的資訊。此外,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但也不必對初三生活顧慮太多。建議學生可以多向師兄師姐們“取經”,瞭解中考的動態變化,或借些初三的書籍提前預習。

  關鍵詞三:借讀生

  支招:家校關愛走出陰影融入集體

  已經有部分家長能理性思考,看清借讀的弊端,從而放棄這個錯誤的決定。但不可否認的是,仍有部分家長比較盲目,不顧孩子的實際情況和意願,為了“面子”問題讓孩子借讀。他表示,借讀生出現的問題實際上是家長的問題,因為借讀並不是孩子自身的主觀願望,而且在借讀的過程中,第一,由於制度的關係,學生的學籍還在原校,第二,在學科的基礎上與周圍同學有差距,這些都有可能導致以後產生一系列的由借讀引發的問題,久而久之形成惡性迴圈,使得孩子反而在成績和行為規範等方面表現得越來越差,這都與當初家長的美好意願背道而馳。

  有些借讀生沒有被平等對待,個別老師認為他們並不屬於自己的職責範圍內,不會對自己班級的升學率有何影響,因此不僅忽視借讀生的學習和日常行為規範,有時甚至出現對借讀生的作業不批改、不講評等現象,或是讓讓班幹部代批。更有學校對借讀生進行單獨編班,這些都不同程度地給借讀生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陰影。

  在新學期中,如果已經有學生借讀,那他們應如何調整自身心態,認清周圍的形勢,從而融入班級集體中呢?

  ■專家建議1 放平心態努力適應新環境

  學生首先應做到放平心態,不要有過多壓力,也不要一直暗示自己“我是借讀生”,這對日常學習和生活都造成不利因素,甚至產生障礙。既然已經選擇了借讀,那就不妨將新學期看作是一個新的起點,努力改變自己來適應新的環境。

  其次,借讀生需要在學科上比其他同學更加努力。由於中考成績等客觀事實的存在,借讀生的學科基礎往往與周圍同學存在差距,有時這些差距還不小,所以更應加倍努力,才有可能慢慢趕上週圍同學的水平。同時,老師的講課難度、深度和進度對借讀生來說也是個不小的挑戰,學生更應主動融入高一層次的教學中,並在思想上做好充分的準備。

  最後,校方和家長對借讀生來說也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動力和助力。陳再躍認為對校方來講,應將借讀生看成自己學生,做到所有學生均一視同仁的對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借讀生是弱勢群體,相較於其他同學在心理上可能也更敏感,所以校方和老師應在心理和學科上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不然這類學生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在接觸過的借讀生中,比較多的心理問題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由於自己成績跟不上,考試成績常常排在班級的末尾,產生自卑心理。二是覺得老師不關心自己,有種被人輕視和忽視的感覺。而這些學生往往會將這類情緒憋在心裡,不告訴他人,長此以往就產生了一個難以解開的“結”,心理素質不強的就可能出現心理問題。

  為了防止這類情況的產生,陳再躍認為,家長在平時與孩子相處時應該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不僅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況,更要關心孩子對於學習的態度。有些家長一回家便問孩子“作業做好了嗎”“這次考試幾分”等,在他們看來這是關心孩子的表現,但是這種做法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狀態。有些孩子對於自己考試成績不理想已經很難過,特別是對於借讀生來說,長時間的成績跟不上肯定帶給他們很大的壓力。而回到家,家長還要再三追問,這就對他們造成了雙重的壓力。

  當然,家長也很“委屈”,明明我花了大功夫將孩子送進好學校,怎麼孩子會變得更加不懂事,這些功夫花下去都是沒有回報的嗎?這也引起了家長的負面情緒,導致家長和孩子之間變得越來越沒有話說,缺乏交流溝通。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和孩子間該怎麼修補這道雖看不見、卻橫亙於親子間的巨大“裂痕”呢?

  建議家長,採取“賞識教育”的辦法來解決。家長應看到孩子細微的進步,並給予肯定。因為孩子原本在學科上就比其他同學稍弱一些,而學習是一項踏實的工作,一定要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來慢慢彌補這些差距,所以對孩子來說取得些許的進步都是極其不易的,家長應該正視這一點。不要表現得太急功近利。

  此外,家長還需克服比較的心態。一味地貶低孩子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很沉重的打擊。高中生普遍已形成了自己一定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如果家長一直採取比較的態度和孩子對話,會使孩子對學習產生一種厭惡的情緒,也不利於親子間的關係。有時家長還可以將孩子的進步告訴老師,讓老師也為孩子的這些進步感到高興,分享這份為人師表最大的喜悅。

  ■專家建議2 “拼”字為主不被暫時差距嚇倒

  對借讀生來說,一開始肯定是十分艱苦的,不僅要開始新課和新的知識點,而且以往的知識也存在不少漏洞,也許一開學便被摸底考的成績“嚇了一跳”。但是樑穎表示,對於借讀生來說,“拼”字最重要,不能被一開始的成績嚇倒,反而應迎頭趕上,縮小與同學間的距離。同時也不要太計較與同學間的差距,可以與昨天的自己比較,看看是否取得了進步,突破了自己,這份心態能使借讀生保持一個良好的鬥志的。

  對於借讀生來說,基礎知識的掌握更為重要。在課堂上並不一定要跟著老師的難題走,但是卻一定要重視基礎題,在高考的150分中,一般而言,基礎題佔到全部分值的70%左右,約105分。如果在這一塊完全掌握了,學生的成績基本不會掉隊,與其他同學差距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