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館句子賞析

  故宮博物院是中國最大的古遺址博物館,是藏品最豐富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也是世界上參觀人次最多的博物館。在故宮數量龐大的觀眾中,以參觀博物館為明確目的的人群比例較小,遊覽觀光需求遠遠大於接受博物館教育的需求。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歡迎參考閱讀!

  如下:

  1、故宮建築群規模巨集大壯麗,建築精美,佈局統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

  賞析:這是本文的中心句。全文通過介紹太和殿、中和殿與保和殿,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等建築,說明了故宮建築群規模巨集大壯麗、建築精美、佈局統一的特點,而這些特點和它本是封建帝王的居住地,是大一統封建帝國的象徵相適應的。以太和殿為例,介紹其佈局和外觀,寫其高度、面積、格局、色彩,都體現出它的“巨集大壯麗”的特點;然後由外觀轉入寫內景,其中寫到蟠龍金柱,摹寫姿態各異的飾龍,突出了“建築精美”的特點;“佈局統一”的特點體現在很多地方:紫禁城東西南北各有一座城門;城牆的四角上,各有一座角樓;三大殿規模不同,用處不同,而從外觀上看屬同一組建築群……當人們在景山高處望故宮時,不由自主地對這“巨集偉的建築群”、“和諧統一的佈局”發出驚歎,這些描寫既呼應本文的中心句,又寫出了參觀者由衷的讚歎──精美的建築文物,智慧的勞動人民,這些都使人們充滿了民族自豪感。

  2、宮城呈長方形,佔地72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間。城牆外是五十多米寬的護城河。

  賞析: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準確的介紹了故宮的佈局,體現了紫禁城的巨集大壯麗,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故宮博物院》課文賞析:

  《故宮博物院》原來是一篇廣播稿,曾經配上音樂,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祖國各地》節目中播出。播出以後,不少聽眾要求重播,並且建議將稿件交報刊發表。正好這時候《地理知識》雜誌準備開闢“旅遊地理”專欄,要去了這篇稿件,在一九七九年十一月號上刊載了,題目就叫《古代藝術的寶庫——故宮博物院》。課文《故宮博物院》就是根據這篇文章刪改的。

  由於《故宮博物院》最初是為廣播寫的,所以從聽覺的角度和廣播特點方面考慮較多,對說明文的一些基本要求,如脈絡清晰、層次分明、重點突出、詳略適宜等,比起書面文章來要求就更嚴一些。書面文章,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停下來研究,還能借助於圖表,廣播卻是一聽而過,無法中途停頓。下面談一點我寫《故宮博物院》前後的一些情況。

  我正式動手寫《故宮博物院》是在1979年夏天,但是開始醞釀寫這篇文章,卻是在頭一年的秋天,在寫另一篇文章《天安門頌》的時候,我翻閱的有關天安門的資料,大都是和故宮連在一起的。天安門和紫禁城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天安門是皇城的正門,是皇帝“金鳳頒詔”的地方;現在是故宮博物院的大門,每天有成千上萬的遊人從這裡出入。站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月臺上向北眺望,故宮的重重殿宇,一直鋪向景山的萬春亭,在湛藍晴空下,閃耀著一片金輝,給人以壯美、雄偉的感覺。這就激起了我寫故宮的強烈願望。

  “在首都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紫禁城。”《故宮博物院》開頭的這三句話,就是在這時候逐漸形成的。


故宮博物館

  寫文章最怕缺乏資料,沒什麼可寫,但寫故宮正好相反,常常為資料豐富、景物眾多而發愁。人們介紹故宮,常常舉出三個引為驕傲的“九”,這就是九千多間房屋,九十多萬件藏品,九百多萬件檔案材料。要寫故宮,真有點像俗話說的:“老虎吃天,不知從哪裡下口。”記得我第一次遊故宮,是從神武門進去的,一到裡面就轉了向。以後雖然也多次到過故宮,但對什麼中路、東路、西路、外東路、外西路,一些殿宇的位置、陳列,也還是記不十分清楚。我想,寫故宮,最起碼的要求,就是要把故宮的面貌,總體佈局,主要建築物的位置,功能等,向聽眾和讀者交代明白,不要讓人像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形容的那樣:“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所以我首先選定一條明確的線路:從南到北,基本上沿著中軸線前進。從天安門往裡,一直走到坤寧宮,然後折向西路,從養心殿到儲秀宮***編者注:課文裡介紹養心殿和儲秀宮的這部分文字已刪去***,往東再返回中軸線上的御花園,出神武門到景山。並將線路上的建築物分成幾個部分,加以分述綜合。如:出保和殿後,在小廣場稍作停頓,總結“前朝”,簡介“內廷”。在這同時,還輔以前後左右,東西南北等方位詞,使人對路線、方位、各組建築物的特點與聯絡,比較清晰明瞭。

  選擇線路,也就是確定重點的過程。中軸線上的“三大殿”“後三宮”,特別是其中的太和殿,無論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在紫禁城中都是最有代表性的,很多方面都能大做文章。這是沒有爭議的重點。養心殿雖然不在中軸線上,但它的重要性,特別是在清朝後期,地位並不亞於太和殿。可這些重點,到底在文章中佔有多大比重,重點與全域性,重點與次要部分怎樣處理,詳、略、取、舍,著實費了一番心思。最後採用了拍影片的手法,運用全景、過渡和特寫鏡頭,再借鑑繪畫技巧,工筆和寫意並用。文章的開頭兩段是全景,給人以故宮的歷史、地理概貌。再從午門和太和門過渡到紫禁城的中心,把鏡頭對準太和殿,從各個角度拍攝,用工筆重彩描繪,連白石臺基一起,用了將近八百字,佔了整個文章字數的四分之一還多,養心殿也用了三百多字。但另一方面,有些重要建築物,只是一筆帶過,有的甚至一字未提。如:作為紫禁城正門的午門,只用了十幾個字。太和門連門前的銅獅也只用了二十多個字。保和殿後的雲龍階石,乾清宮門前的乾清門,初稿都寫進去了,但最後為了保重點,不致岔開主線,也“忍痛割愛”,一字未留。我覺得,寫故宮這樣龐大繁複的建築群,一定要處理好詳、略、取、舍關係,特別是要能略,更要能捨。不略不捨,就只能變成流水賬。

  採寫《故宮博物院》時,我看得越多,瞭解得越深,就越感到它的意義和價值。故宮和長城等偉大的建築一樣,表現了我們民族偉大的創造力。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古建築專家單士元說:“故宮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建築藝術和獨特的民族風格,是中國數千年宮殿建築藝術的總結性傑作。”無數國外遊人為紫禁城特有的魅力所傾倒。美國的基辛格每次來北京,幾乎都要到故宮參觀。他對人說:“到北京不看故宮和天壇,等於沒有來。”

  隨著採訪的深入,我愈來愈感到,寫故宮,光是說清楚,滿足於起碼的要求,太不夠了。也不能只是簡單地客觀介紹,而應該貫穿一種思想——加深對祖國的愛;體現一種精神——發揚民族的創造精神;增強一種感情——民族的自豪感。《故宮博物院》不是一篇抒情散文,不能離開景物做很多抒情描寫,但它應寓情於寫景之中,把感情溶入字裡行間,力求達到這樣的效果。“在湛藍的天空下,它那金黃色的琉璃瓦重簷殿頂,顯得格外輝煌……”這是對太和殿外形美的描繪,也是對古代勞動者的歌頌和古代文明的讚美。“站在景山的高處望故宮……”這種感情表達就更為強烈了。

  寫《故宮博物院》,我的感情基調是愛和讚頌,著眼對建築文物的精美,勞動人民的智慧,重要的歷史價值。但故宮也是封建統治的中心,它的建築是為封建統治者服務的,明清兩代先後有二十四個皇帝和一個女皇盤踞在這裡,對他們我是憎恨和揭露。在太和殿的一段裡,我描繪了多姿多型的龍,同時也沒有忘記揭露那些把自己神化為受命於天的“真龍天子”。在養心殿一段中,我用了一段帶有鮮明色彩的貶義詞,表達對禍國殃民的那拉氏慈禧的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