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
魯契亞諾·帕瓦羅蒂 ***Luciano Pavarotti,1935年-2007年***,生於義大利的摩德納,世界著名的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下面就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了解一下的相關資料吧!
的個人經歷
Luciano Pavarotti,也譯為魯契亞諾·帕瓦羅蒂也有譯作巴佛洛堤,世界著名的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也是三大男高音之一。1935年10月12日生於義大利的摩德納。有傳聞說,帕瓦羅蒂這位著名的歌唱家並不識譜,只是依靠他的耳朵和他自己特別的符號替代音符系統來學習歌曲的。這實際上是一個誤傳。其實,帕瓦羅蒂只是看不懂交響樂團的合奏譜,這與許多歌星是一樣的,許多人都是如此,因為他們畢竟不是樂隊的指揮。然而,帕瓦羅蒂是完全看得懂樂譜的。他曾經在一個兒童學校裡教過音樂課,當然得懂樂譜才行。帕瓦羅蒂的嗓音豐滿、充沛,帶有透明感的明亮。其中高聲區統一,音色寬厚,帶有強烈的自然美感。
1935年10月12日,盧恰諾·帕瓦羅蒂生於義大利摩德納市。父親費爾南多·帕瓦羅蒂是麵包師,母親阿黛勒是雪茄煙廠女工,他們都酷愛音樂,父親是當地頗有名氣的業餘男高音。帕瓦羅蒂呱呱落地時就擁有一副好嗓子,他的第一聲啼哭,就讓母親和醫生格外驚訝,醫生從來沒有聽過音調這麼高的啼哭。母親更預言,小帕瓦羅蒂將來會前途無量。
1940年,5歲的帕瓦羅蒂擁有了一把自己的吉他玩具,他用吉他伴奏唱一些民歌,這些民歌是他聽了父親播放的唱片後學會的。他喜歡在午飯後唱,他並不知自己的嗓音很高,以至午睡的鄰居經常開啟窗,向他抗議:“夠了!別唱了,盧恰諾!”
的貢獻
早年是小學教師,1961年在雷基渥·埃米利亞國際比賽中成功地扮演魯道夫,從此開始歌唱生涯。1964年首次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Scala***登臺。翌年,應邀去澳大利亞演出及錄製唱片。1967年被卡拉揚挑選為威爾第《安魂曲》的男高音獨唱者。從此,聲名節節上升,成為活躍於當時國際歌劇舞臺上的最佳男高音之一。帕瓦羅蒂被許多人譽為他那一代最偉大男高音。帕瓦羅蒂的嗓音豐滿、充沛,帶有透明感的明亮且具有穿透性。其中高聲區統一,音色寬厚高昂,帶有強烈的自然美感。帕瓦羅蒂具有十分漂亮的音色,在兩個八度以上的整個音域裡,所有音均能迸射出明亮、晶瑩的光輝。被一般男高音視為畏途的“高音c”也能唱得清暢、圓潤而富於穿透力,因而被譽為“高音之王”。他一直被譽為是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 出身平凡。
帕瓦羅蒂在40多年的歌唱生涯中,不僅創造了作為男高音歌唱家和歌劇藝術家的奇蹟,還為古典樂和歌劇的普及做出了傑出貢獻。帕瓦羅蒂經常舉辦大型的戶外演唱會,無論是倫敦海德公園、還是紐約中央公園,每次都能吸引幾十萬現場觀眾和數以百萬計的電視觀眾。從1990年開始,帕瓦羅蒂還聯手多明戈和卡雷拉斯組成了史上最強的演唱組合和演出品牌“三大男高音演會”,從羅馬古代浴場、洛杉磯道奇體育場、巴黎埃菲爾鐵塔……直到北京紫禁城的午門廣場,“三大男高音”的歌聲響遍全球。此外,帕瓦羅蒂還以他寬巨集包容的音樂態度、善良廣博的愛心以及無與倫比的強大號召力,創立了“帕瓦羅蒂和朋友們”的超級品牌,與斯汀、U2樂隊等眾多流行音樂巨星同臺演唱,為遭遇貧窮、戰亂的地區和兒童籌款。帕瓦羅蒂以多種輕鬆、娛樂的方式,將幾百年一直侷限於古典音樂殿堂的美聲歌唱,帶到了普通大眾中間,並受到了最廣泛的關注和歡迎, 這不僅促進了古典音樂市場的繁榮,同時也帶動了一股新的音樂風尚,更為古典音樂注入了新的生命。2005年10月12日,帕瓦羅蒂迎來七十歲生日,從2005年初也開始了他的告別舞臺世界巡演。2005年12月,帕瓦羅蒂告別舞臺全球巡演到達中國:6日——上海,10日——北京。這意味著在帕瓦羅蒂44年輝煌的藝術生涯的結尾。
的主要作品
《今夜無人入睡》***Nessun dorma*** 1982年
歌劇《弄臣》***Rigoletto*** 1984年
《O Holy Night》 ***
《帕瓦羅蒂美聲之最》***Tutto Pavarotti*** 1990年
《帕瓦羅蒂詠歎調精選》***The Essential Pavarotti*** 1992年
《In Concert》 1993年
《Puccini: La Bohéme》 1993年
《Pavarotti & Friends》 1994年
卡雷拉斯、多明戈、帕瓦羅蒂《Three Tenors In Concert 1994》 1994年
《The Greatest Voice in Opera》 1994年
《Highlights from La Traviata》 1995年
《Pavarotti Special Edition》 1995年
《The Virtuoso Collection》 1996年
《Greatest Hits [Replay]》 1998年
《The Ultimate Collection》 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