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訓練男高音
文章著重就構建男高音聲部的方法與要領,特別是解決高音技術這一核心問題,強調了“關閉”唱法中的十字要領是解決核心難點的金鑰匙。應遵循科學、正確的聲樂理,注重男高音實際演唱中的訓練實效。 那麼應該如何有效地來訓練男高音呢?
小編通過整合各類資料得出結論:正確的整體歌唱聲音概念,應該是腔體保持開啟,聲音、氣息、共鳴、咬字、吐字都要通暢、流暢、鬆弛、飽滿、圓潤、堅實有力度;柔亮、響亮,如金屬球般;乾淨、平衡、平穩、適度用聲帶;輕巧、清脆、富有彈性。聲音柔和中兼具剛毅、富有穿透力,同時音色要上下統一,氣息流暢,聲音連貫富於共鳴,有著堅實的穩定性,有整體感。戲劇抒情男高音與戲劇花腔女高音聲音特點基本一致,中低聲區音色明亮、柔和、飽滿,高聲區音色高亢嘹亮,與中低聲區音色統一,能發出金屬球般極富穿透力的漂亮的高音。
一、自然聲區的訓練男高音的自然聲區也就是中低聲區,是接近說話能夠自然不費力就唱出來的聲區。教師應該用較長的時間訓練學生的這個聲區,運用國際美聲界採用的正確胸腹式聯合呼吸方法,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低喉位發聲習慣,即保持在深吸氣位置上相對穩定的自然低喉頭位置,無論是唱漸強、強音還是上行琶音音階都應該如此。加強聲帶肌肉訓練時的負擔能力***聲帶運用的程度上要最舒服、最省力、最柔和,同時把聲帶訓練到能輕鬆附載有強弱變化的流動氣息和混合整體最充分、最豐富、最大的共鳴共振而發聲歌唱***;整合身體各發聲器官、肌肉群等,可調節或不可調節的骨骼空隙腔體做到該用的充分用上,不該用的完全甩掉,鍛鍊在歌唱中的身體充分協調運動的能力;建立歌唱通道的概念***歌唱時氣息的通道、共鳴的管道、聲音的過道都是身體內部的有關歌唱的通道***;堅守“高位置”歌唱***從自然聲區做起,再低的音也要有高位置即“頭腔共鳴焦點”,再高的音也要有胸腔低支點,正確地訓練整體歌唱發聲進而達到聲區統一***。
這些方法能夠讓學生在正確發出基音的情況下做到聲音自然、音量巨集大。
二、換聲區的訓練男聲由中聲區向高聲區轉換時需要一種轉換技巧—— “關閉唱法”***Closed Tones***。
在換聲區運用關閉唱法要更加積極充分地開啟喉咽腔、口鼻咽腔、頭腔,而在硬顎外部上嘴脣以上做上面部表情肌抬起微笑收縮,使母音呈金字塔般頂尖逐漸集中靠攏,待母音穿過頭腔共鳴這個“針眼”同時在這個基礎上可以任意“引線”,腔體開啟,穩定氣息流動,放聲歌唱,由於音位高,吐字便仍然清晰。需很細微地使氣息上升至上顎與頭腔共鳴區,運用腹肌向裡收縮,橫膈膜向上與胸肌配合來保持氣壓,軟顎及小舌均向上提,然後以極緩的速度將氣流運至頭頂區,將音色變暗轉向頭的中區與後部,再向前送出,發出金屬般的有力動人的頭腔共鳴音,同時保持住胸腔聲音共鳴的支點。男高音在換聲區前四個半音就要做好準備,在每個半音上都要吸著點,讓每個半音都貼著咽壁唱,稍帶一點“o”的音色,在換聲點上所有母音都帶一點“u”的音色,並且有呼吸支援,進入頭腔,就完成了換聲。經過這一程式所發出的聲音,比自然聲區的聲音更厚、音量更大。也可以用其他母音進入頭腔高聲區比如“e”。男聲換聲區的關閉唱法有一個“混合母音”的規律,可以概括為“a—o—u—o—a”的公式。男聲的混合聲區***中聲區***中,開頭的自然聲區一個八度要唱純“a” 母音,到了過渡音區就要摻“o” 的音色,到了換聲區則摻上了“u” 的音色,再往上唱就要把“關閉”的高音“開放”,向“o”和“a”母音的音色上靠近。
補充說明, “關閉唱法”是聲樂演唱、從事聲樂教學職業者在藝術生涯中保護嗓音最理想的“自衛手段”,能有效地延長聲帶的藝術壽命。
三、引導“關閉”的十字要領“掛”“攏”“抬”,抬起軟口蓋小舌頭;“哼”“翻”,心理上產生翻著唱高音的意念和感覺,想好之後用“氣行於背”的感覺從後背向腦後一翻、一扣;“貼”,貼著咽壁吸著唱;“開”,胸腔、喉腔、口腔、鼻腔、頭腔的整體感覺是向外鬆開著唱;“嘆”,胸口向下垂直嘆氣;“吸”;“混”,高音關閉要牢記兩個混合:純母音與變母音的混合,真假聲按音高比例的混合。同時練習關閉高音時要心裡想著往後邊唱,同時混著氣息的共鳴聲音再向前、向遠發出,往通裡唱、鬆裡唱、柔裡唱、小裡唱。待練習一段時間後,輕柔聲可逐漸變得洪亮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