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摩薩古典吉他怎麼樣好嗎

  古典吉他的話,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法摩薩這個牌子,大家用過之後覺得如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法摩薩古典吉他怎麼樣,供大家參閱!

  法摩薩古典吉他怎麼樣

  1.剛進中國市場沒幾年,我買琴時候跟同檔次瑪丁尼對比聽了半天,瑪丁尼聲音太硬,法摩薩好聽多了,我們老師說我們這邊法摩薩銷量現在已經超瑪丁尼了

  2.怎麼說呢。。。他們是一個琴廠產的 琴師不同 感覺上比馬更細膩 檔次高一點 彈起來更輕鬆 有些音不用特意去做 法摩薩30比馬丁尼50更好一點。。很多總之法摩薩比馬丁尼要好

  3.所謂名牌就是 人造名牌,跟當年的進口傢俱達芬奇一樣,出口轉內銷,世界名牌啊。繼續坑吧,打著世界名牌繼續坑吧

  如何保養你的古典琴頸與指板

  這兩年隨著很多國外大牌廠商進軍中國市場,很多從來沒見過的琴來到了我們面前。像 飛魔士 卡文 非爾南德絲 等等 其中很多琴都是1萬左右的高檔琴。那麼買了愛琴之後如何保養也成了琴友們最關心的話題。

  下面介紹幾種方法主要針對 琴頸 琴身沒有漆的琴 ***W和飛魔士 MUSIC MAN***等琴都是琴頸沒有噴漆。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木頭更加好的透氣 但是也更容易乾裂開 那麼如何保養呢?

  1使用廠家生產的護理液:優點是效果還可以主要針對某些產品效果還可以 但不是特別好用 缺點是價格昂貴***低檔的30元左右高檔的100多元這樣的價格買1小瓶實在太虧損了*** 而且品種太多眼花繚亂根本無從下手。

  2去毛後的鮮雞皮:用新鮮的雞皮擦擦指板或者琴頸也不錯效果很好 缺點是擦完之後有腥味

  3壁立珠等傢俱清潔劑:優點是擦有漆面的地方還可以 直接擦木頭泡沫清理不乾淨容易腐蝕木頭本身

  4大寶SOD蜜:曾經拿它擦過我的飛魔士優點是擦完了不錯還很香 但是過2天之後木頭會很乾

  說了這麼多種方法難道我們的 琴就沒有救了嗎有地 那就是核桃油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著東西 但是四處都買不到著是為什麼那 因為根本就沒有賣的 哈哈

  那麼怎麼樣得到核桃油呢 方法很簡單 下面教大家制作核桃油

  其實作起來很簡單 首先當然要買些核桃仁啦 擦1把琴有1兩足夠了 把核桃放進鍋裡不放任何東西直接抄 要不停的翻動 糊一點點也沒關係 廚藝不好的朋友可以 由媽媽或者老婆等女同志代勞 抄熟之後千萬別裝盤裡啊 找來1塊布 最好是棉布 ***千萬別太粗會傷到琴 *** 把布平放在桌子上 把抄好的核桃都倒在布上面 然後使勁用勺子挎鍋把鍋底的油都跨下來 不要浪費 接下來就是把炒好的核桃仁包好***包的時候別套用力啊那樣油就全出來了*** 然後用包這核桃人的布 輕輕的在琴頸背面來回滑動漸漸用力直到核桃油出來為止 記得來回擦幾下之後把布包開啟翻動以下里面的核桃仁 先從琴頸背面開始然後是指板 都塗完之後把琴放到有太陽的地方***最好是早晨的太陽***晒10分鐘後 再塗1次 平放幾個小時等核桃油被木頭吸進去就OK了

但是這時候的木頭很軟千萬別磕碰到 也不要著急上弦 或者去彈 放2天左右用柔軟的乾毛巾把琴頸表面的雜質清除乾淨就行了

  西班牙國寶古典吉他大師賽戈維亞

  吉他***Guitar***經過數千年漫長的歷史,在二十世紀綻放出耀眼的光茫。這個重振吉他盛世、奠定吉他地位的功臣就是西班牙國寶古典吉他大師-塞戈維亞***Andrés Segovia,1893-1987***。以往,吉他被視為一種不入流的民間樂器,難登大雅之堂。塞戈維亞以非凡的才華、堅毅的決心和不懈的努力扭轉了世人對吉他極深的偏見,使吉他成為高雅並廣為人們接受的樂器,得與鋼琴、小提琴並列為「世界三大樂器」,躋身殿堂之林。塞戈維亞是全世界公認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吉他藝術大師,與現代派畫家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1881-1973 ***、大提琴家卡薩爾斯***Pau Casals,1876-1973***並稱為「西班牙藝術三大師」。當代學者尊稱他為「現代古典吉他之父」,吉他愛好者更視他為「吉他皇帝」。奧地利著名小提琴家克萊斯勒***Fritz Kreisler,1875-1962***就曾說過:「世界上真正偉大的絃樂器演奏家只有兩位:大提琴家卡薩爾斯和吉他演奏家塞戈維亞。」

  1893年2月21日,安德烈斯•塞戈維亞•託雷斯***Andrés Segovia Torres***,在西班牙安達魯西亞自治區***Andalucía***哈恩省***Jaén***以採礦為主的利納雷斯市***Linares***出生。父親是一位清貧的木匠。當他三歲的時候,父母因故把他寄養在伯父家中。幼年離家,塞戈維亞常常嚎啕大哭,但是一聽到伯父的吉他樂聲便會破涕為笑,似乎對吉他情有獨鍾。塞戈維亞曾在自傳中說道:「那是在我靈魂中種下的第一顆音樂種子。」六歲的時候,家人為他請了一位小提琴老師,想要培養他的音樂才能。然而,小塞戈維亞並不喜歡小提琴,老師也認為他沒有音樂細胞。之後,塞戈維亞也嘗試過學習鋼琴,結果他認為鋼琴是一種「低劣的樂器」,是「因牙齒鑽洞而怒吼的方形怪獸」。

  十歲時,塞戈維亞赴距家鄉利納雷斯市 104公里的格拉納達***Granada***就學。在那裡,他非常喜歡阿爾罕布拉宮***Alhambra***周遭波漣盪漾的潺潺水聲,應和著老樹的低吟與夜鶯的輕啼,意往神馳地傾聽動人的天籟,常常一聽就是幾個小時。當時的西班牙南部有許多吉普賽人***Gipsy***彈奏弗朗明哥吉他***Flamenco Guitar***。有一次,塞戈維亞聽到一位吉普賽人的演奏,深受感動,便跟他學習,不到三個月,已能掌握這位流浪者的彈奏技巧。他堅信像吉他這樣美好的樂器,一定和其它樂器一樣擁有大量珍貴的文獻史料。經過長時間的搜尋,終於找到一些西班牙吉他演奏家索爾***Fernando Sor, 1778-1838***、達雷卡***Francisco Tárrega, 1852-1909***和阿爾卡斯***Julian Arcas, 1832-1882***的作品。但是,塞戈維亞並沒有接受過正規的音樂教育,對樂理並不熟悉,對視奏練耳也只有一點貧乏的概念,幾乎無法閱讀苦心收集來的樂譜。由於家庭的反對,塞戈維亞沒有辦法拜師學藝,只能在夜闌人靜時,偷偷閱讀音樂理論的書籍。經過努力不懈的自習,塞戈維亞終於提高了視奏的能力,從此開啟了他完全自學的生涯。為此,塞戈維亞曾說:「我既是自己的老師,也是自己的學生。」

  十一歲時,塞戈維亞省吃儉用,存了一點錢,在格拉納達向當時著名的吉他製作家費雷爾***Benito Ferrer, 1845-1925***買了一把廉價的學生型古典吉他。由於家人的持續反對,他把擁有的第一把吉他藏在鄰居家裡,以做功課為籍口,躲在那裡練習。經過漫長的自我訓練,原本吃力的識譜逐漸流暢,僵硬的手指逐漸協調,吉他的彈奏技巧不斷進步,他自己形容:「能夠將寫在紙上的音符塑造成聽覺上的愉悅,無異於參加了一場諸神的盛會。」

  塞戈維亞把大部份的時間花在學習吉他上,課業因而荒廢,家人開始責備他。雖然親友們聽了他的演奏,都為他鼓掌喝采,贊成他在音樂界發展,但每個人都認為他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因為「吉他是一種沒有前途的樂器」。他們對他說:「吉他除了在小酒館裡,還能在那兒演奏?」。殊不知,塞戈維亞早已立定志向,把古典吉他當作終身的職業。十二歲時,塞戈維亞認識了比他年長八歲,也會彈吉他的安達魯西亞女孩-恩卡娜馨。塞戈維亞以一曲達雷卡的浪漫小品《阿拉伯隨想曲》***Capricho Árabe***虜獲美人心。恩卡娜馨是第一個預言塞戈維亞會成功的人。雖然他們彼此相愛,但因為年齡的差距以及她的家人希望她嫁給一位富有的求婚者來幫助家庭擺脫貧困,恩卡娜馨最後終於妥協,結束了塞戈維亞的初戀。

  塞戈維亞不斷刻苦自學,結交了許多音樂家,從他們身上汲取演奏的經驗和音樂的素養。1909 年十七歲時,塞戈維亞在格拉納達藝術中心***Círculo Artístico de Granada***舉辦了他的第一場演奏會。當地最重要的報紙《格拉那達衛報》發表了正面的評論,使得一些貶損吉他的人對這件樂器稍微有了一點好感。塞戈維亞受到莫大的鼓舞,開始在安達魯西亞各地舉辦獨奏會,獲得還算不錯的酬金,在古典樂界嶄露頭角。

  1912 年,二十歲的塞戈維亞決定到西班牙的藝術之都馬德里***Madrid***發展。在那裡,塞戈維亞拜訪了著名的吉他製作家拉米列斯***Manuel Felipe Ramírez, 1864-1916***。當時拉米列斯剛剛被西班牙政府授予「皇家音樂與辯論學院制琴師」的頭銜。塞戈維亞為了籌辦在馬德里的第一場獨奏會,想向他租借一把吉他。原本態度輕蔑的拉米列斯在聽了塞戈維亞的演奏後,深受感動,把一把由他的學生艾爾南迪士***Santos Hernández,1873-1943***製作的吉他送給了塞戈維亞。拉米列斯對塞戈維亞說:「年輕人,這把吉他送給你,帶著她征服世界吧!」得到了稱心的樂器,如虎添翼,塞戈維亞在「馬德里文藝會」***Ateneo de Madrid***的演出十分成功,掌聲不斷,可惜沒有吸引到音樂評論界太大的關注。

  1915 年,塞戈維亞在瓦倫西亞***Valencia***認識了著名的古典吉他演奏家柳貝特***Miguel Llobet, 1878-1938***。柳貝特是十九世紀吉他大師達雷卡***Francisco Tárrega***的學生,塞戈維亞跟著他學會了改編古典音樂的曲目,例如:格納拉多斯***Enrique Granados, 1867-1916***的「哥雅之畫」***Tonadilla***和兩部「西班牙舞曲」***Danza Española***。至今,這些曲目還是古典吉他演奏會上的經典。塞戈維亞一生共改編了 150 首以上的吉他樂曲。1916年,塞戈維亞與柳貝特一同前往巴塞隆那***Barcelona***開了十幾場演奏會,大受青睞,在西班牙東北部加泰隆尼亞***Cataluña***地區聲名大噪。謙虛的塞戈維亞並沒有因此自滿,反而激起了強烈的使命感,立志要讓吉他擁有與鋼琴、小提琴同等的地位。「我將終生為此奮鬥!」,24 歲的塞戈維亞堅決地說道。

  1917 年,塞戈維亞回到首都馬德里,舉辦了一場十分成功的音樂會。接著,他連續不斷地在西班牙各主要城市巡迴演奏,並與音樂及文化知識界的人士接觸頻繁。這個時期的塞戈維亞演奏時喜歡穿著奇異的斗篷,令觀眾為之驚訝。同年,塞戈維亞出版了第一本古典吉他樂譜。

  塞戈維亞從 25 歲開始他輝煌的國際演奏生涯。1919 年,塞戈維亞赴拉丁美洲巡迴演出,第一站是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1920 年,應邀到馬德里皇宮***Palacio Real de Madrid***為維多利亞皇后***Victoria Eugenia de Battenberg, 1887-1969***演奏。1922 年,塞戈維亞結識了著名的西班牙作曲家法雅***Manuel de Falla, 1876-1946***,並首次在馬德里用古典吉他演奏了法雅寫的《德彪西的讚歌》***Hommage a Debussy***。1923 年,塞戈維亞飛往墨西哥及古巴等地演出,並開始在歐洲公演。同年,在德國公演時認識了古典吉他製作家豪瑟一世***Hermann Hauser I, 1882-1952***。豪瑟一世製作的吉他成為塞戈維亞30 至 60 年代演奏時最喜愛的樂器。1924 年,塞戈維亞在當時世界音樂首府法國巴黎的「巴

  黎國際音樂學院音樂廳」舉辦獨奏會。出席的音樂家包括法國作曲家杜卡斯***Paul Dukas,1865-1935***、西班牙作曲家法雅、法國作曲家德彪西***Claude Achille Debussy, 1862-1918***的夫人等樂界名流。巴黎首演大獲成功,使塞戈維亞在歐洲確立了古典吉他大師的聲望與地位。當時的評論寫道:「塞戈維亞為愛樂者發現了吉他。」隨後,在 1924 至 1927 年間,塞戈維亞頻繁地往返於歐洲主要國家演出,並遷居至瑞士。這段時間,他在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丹麥、荷蘭、比利時、瑞士、挪威、瑞典、蘇聯等十二個國家,舉辦了近百場獨奏會,其忙碌可想而知。他自己形容道:「飛機就是我的家。」這對於當時並不普及的古典吉他音樂而言,是難能可貴又令人雀躍的。作為一個出生在十九世紀的人,塞戈維亞是第一批有機會運用現代科技的演奏家。1927 年,塞戈維亞在英國的「赫茲.馬斯特斯之聲」電臺首次錄製了唱片。從 1927 年到 1977 年之間,塞戈維亞錄製的唱片超過 50 張,對世界各地的吉他教學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隨著聲望日隆,塞戈維亞開始大量委託當代著名的作曲家為古典吉他作曲,例如:西班牙作曲家圖利納***Joaquín Turina, 1882-1949***、託羅巴***Federico Moreno Torroba,1891-1982***、羅德里戈***Joaquín Rodrigo,1901-1999***、法國作曲家魯塞爾***Albert Roussel, 1869-1937***、波蘭作曲家唐斯曼***Alexander Tansman, 1897-1986***、巴西作曲家維亞羅伯士***Heitor Villa-Lobos, 1887-1959***、墨西哥作曲家龐塞 ***Manuel MaríaPonce, 1882-1948***等。在諸位作曲家及塞戈維亞的共同努力下,演奏的曲目逐漸豐富了起來,使古典吉他在音樂界的地位有了高品質的提升。1928 年,塞戈維亞首次赴美,在紐約都市會館***Town Hall***演出,受到熱烈歡迎。之後的六個星期一共舉辦了 26 場獨奏會。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評論說:「西班牙塞戈維亞的吉他,你聽了才會知道!」1929 年,塞戈維亞抵達中國,到訪上海、天津、大連、香港等地,可惜因為戰亂,未能成功展開演奏活動。之後,塞戈維亞赴日本公演,對日本的吉他音樂發展產生了關鍵性的影響。1933 年,塞戈維亞赴印度尼西亞演奏。1935 年,塞戈維亞在巴黎首次演奏了他自己改編自德國音樂家「西方音樂之父」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的名曲《夏空》***Chaconne from Partita for Violin Solo No. 2 in D minor***,立刻引起轟動。這首改編曲成為日後塞戈維亞演奏會上常見的曲目,令古典吉他演奏家和愛好者趨之若鶩。雖然《夏空》原是一首小提琴名曲,但義大利名指揮家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 1867-1957***聽了塞戈維亞用古典吉他的演奏後承認,《夏空》用吉他來演奏更為出色。音樂界也評論,這首曲子用吉他來詮釋,不但沒有喪失其高貴的音樂內涵,反而因清澈純真的音色,提升了它的品格。1936 年,西班牙內戰爆發,塞戈維亞移居烏拉圭。1937 年應德國古典吉他製作家豪瑟一世***Hermann Hauser I***之邀赴德國演奏。1939 年和 1941 年,在烏拉圭首都蒙德維特樓***Montevideo***分別首演了兩部協奏曲:義 大 利 作 曲 家 德 代 斯 科 *** Mario Castelnuovo-Tedesco, 1895-1968***的《D大調協奏曲》***Concerto in D mayor***以及龐塞***Manuel María Ponce***的《南方協奏曲》***Concierto del Sur***。這兩部古典吉他協奏曲的首演,再次震撼了整個音樂界。這個時期,塞戈維亞除了繼續改編世界名曲外,也開始創作自己的樂曲。1940 年至 1951 年,塞戈維亞移居美國,更加活躍於全球樂壇 。1945 年,塞戈維亞彙編的《蘇爾二十首吉他練習曲》***Twenty Studies for the Guitar by Fernando Sor *** 在 美 國 由 馬 克 斯 出 版 社 ***Edward B. Marks Publishing Co.***出版。

  1946 年,塞戈維亞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舉辦音樂會。1947 年,發生了一件吉他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情。丹麥裔美國人奧古斯丁***Albert Augustine, 1900-1967***發明了尼龍弦***Nylon Strings***。塞戈維亞率先使用奧古斯丁的尼龍弦,並廣為推廣。從此,古典吉他終於告別了使用幾個世紀的羊腸弦***琴絃張力不穩定,音準、音色和音量容易受溫度和溼度的影響***,全面改用尼龍弦。

  1952 年,塞戈維亞返回睽違已久的西班牙,開始積極舉辦慈善義演,收入全數捐助慈善事業。1954 年西班牙名作曲家羅德里戈***Joaquín Rodrigo***作了一首古典吉他經典名曲《紳士幻想曲》***Fantasía para un Gentilhombre***,獻給塞戈維亞。1958 年,這部曲子在美國的舊金山歌劇院***San Francisco Opera***首演,由塞戈維亞獨奏,西班牙音樂家候爾達***Enrique Jorda , 1911-1996***指揮舊金山市立交響樂團***San Francisco Symphony***協奏。一般而言,協奏曲大多是三個樂章,然而羅德里戈在這首曲子採用了更自由的四樂章形式。羅德里戈引用了十七世紀西班牙名作曲家桑斯***Gaspar Sanz, 1640-1710***的作品為主題,透過優美的吉他絃音,為桑斯和塞戈維亞搭起一座跨時代的橋樑。曾有人問羅德里戈,曲名中的「紳士」是描寫何人?他答道:「桑斯與塞戈維亞皆紳士也!」

  1924 年至 1961 年這 36 年間是塞戈維亞演奏的黃金時代,平均一年演出 92 場,搭機120 餘次。截至 1961 年止,他在世界各地舉辦的演奏會已達 3345 場。1967 年,塞戈維亞出版了自傳錄影帶《在洛斯歐立弗斯的塞戈維亞》***Segovia en Los Olivos***。之後則有影片《吉他之歌》***Canción de la Guitarra

  ***發行,記錄他在格拉納達***Granada***阿爾罕布拉宮***Alhambra***的錄音實況。

  1972 年,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Oxford***授予塞戈維亞「榮譽音樂博士」學位。1976年,出版第一本自傳《Andrés Segovia: An Autobiography of the Years 1893-1920》。1977年出版的《幻想曲》***Reveries***是他最後的作品集。1978 年,塞戈維亞獲選為西班牙皇家聖費爾南多藝術學院***Real Academia de Bellas Artes de San Fernando***榮譽院士。1981 年,受西班牙國王卡羅斯一世***Juan Carlos I, 1938- ***誥封為「薩羅布雷納侯爵」***Marqués de Salobreña***。1985 年,利納雷斯故鄉的市民為他修建了公園與銅像。依照西班牙人的傳統,偉人要在逝世後才能豎立銅像,塞戈維亞卻親自參加了自己銅象的揭幕典禮,著實是一項空前絕後的殊榮。

  塞戈維亞晚年曾因眼疾住院開刀,有失明之虞。他下定決心即使看不到光線也要繼續演奏,因而寫下了《無光線練習曲》***Estudio sin Luz***以明志,並獻給為他開刀的盧比歐***José Rubio***醫生。這首樂曲的情緒比較暗淡,表露大師當時內心的感受,是一首經典名曲。

  1985 年,塞戈維亞赴義大利演奏,獲得教宗若望保祿二世***Juan Pablo II, 1920-2005***接見,併為教宗演奏了一首德國作曲家韓德爾***Georg Friedrid Händel, 1685-1759***的《艾野葛雷多》***Allegretto***,獲得教宗的讚譽:「偉大的孩子,繼續彰顯神的榮耀吧!」同年,塞戈維亞榮獲德國最高音樂獎-西門子音樂大獎***International Ernst von Siemens Music Priz***。1986 年,93 歲高齡的塞戈維亞依然舉辦了 40 幾場演奏會。他明白宣誓:「即使手指僵硬、記憶喪失,也要繼續演奏,直到蒙主寵召。」1987 年初,塞戈維亞赴美國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Manhattan School of Music***講課時,因心臟不適住進了紐約卡布里尼醫療中心***Cabrini Medical Center***。1987 年 6 月 2 日的上午,塞戈維亞在馬德里的寓所練習吉他。下午 2 時,在電視機前,一顆古典樂界的巨星悄然殞落。

  塞戈維亞曾立遺囑吩咐死後葬在故鄉利納雷斯市***Linares***,但是他的遺孀堅持不肯照辦,除非找到理想的安葬地點。十五年後,2002 年,哈恩省***Jaén***政府斥資修整了一座十六世紀的皇宮當做塞戈維亞的墓園,並移靈於此。也成立了「塞戈維亞博物館」***Museo Andrés Segovia***,搜展塞戈維亞生前的吉他、手稿、服飾、影像、照片、書籍、勲章等文物,供後人瞻仰。

  吉他的彈奏技巧在歷史上曾有「指頭派」與「指甲派」之爭,兩派的音色各有千秋。指頭派以索爾***Fernando Sor***為代表,主張不留指甲,以指尖的肉來撥絃,音色厚實,觸弦雜音較少,但較不響亮。指甲派以阿瓜多***Dionisio Aguado, 1784-1849***為代表,純粹用指甲來撥絃,音色較亮,清晰度高,但觸弦雜音較大。塞戈維亞融合兩派的優、缺點,創造了「現代派」的撥絃方式,指甲和指肉並用,音色極為優美,被現代古典吉他演奏家普遍採用。

  雖然塞戈維亞體型壯碩、肥胖,但是他氣宇軒昂,風度翩翩,在公共場合亮相總是十分耀眼。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名樂評人蕭勤諾夫***Samuel Chotzinoff, 1889-1964***就曾形容:「雖然塞戈維亞的身材有點像唐吉訶德的侍從桑丘,但是他的言行舉止、氣質涵養卻比唐吉訶德還要純樸高雅。」

  塞戈維亞一生給自己定下了四個目標:一***把古典吉他和通俗的民謠吉他區分開來,提升吉他的地位;二***賦予吉他一整套高質量、具有真正藝術價值的曲目;三***透過大量的公演讓全世界的愛樂者瞭解吉他之美;四***讓世界各主要音樂學府設立吉他專業學科。無疑,他已經達成了這四個目標。

  塞戈維亞曾說:「音樂家是為群眾而生的,而不是為樂器而生的。」他終其一生致力於古典吉他演奏法的研究,用古典吉他演奏鋼琴和小提琴名曲,在音樂界造成了極大的轟動。他戮力推廣古典吉他音樂,建立古典吉他專業教學,留下大量珍貴的演奏實錄,使世人重新認識吉他的優美特性以及豐富的表達力,趨使許多當代著名的作曲家樂意為古典吉他譜出動人的旋律。塞戈維亞是當代古典吉他音樂的先驅,是使古典吉他與鋼琴、小提琴並列為「世界三大樂器」的功臣,是全世界公認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吉他藝術大師。不朽的塞戈維亞!

  

看過法摩薩古典吉他怎麼樣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