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吉他基礎知識

  木吉他的檔次的區分不是以品牌作為標準的,要看它所用的木質。一起來看看下面小編為你帶來的“”,這其中也許就有你需要的。

  木吉他常識 - 木吉他的檔次

  1.三合板吉他

  這是木吉他最低的一個的檔次,不管它是什麼品牌的吉他,它都處於一個普及的檔次。 這類吉他的面板是用白松三合板,背板和側板一般用木質較硬的三合板構成,好一些的背側板 如: 玫瑰木三合板、紅木三合板等。 這個檔次的吉他音色一般,而且沒有什麼發展,一般做練 習之用。它的價格從100多到1000元不等,有的一些進口的名牌吉他甚至達到幾千元,但從它的 本質來看還是低檔吉他。區分吉他的檔次我們可以看吉他的音孔部分的木質,一般的三合板吉他 可以從音孔處非常明顯的看出三個夾層,沒有夾層的就是由木板構成的,這樣我們就可以分辨出 吉他的檔次。

  2.單板吉他

  這種吉他是中檔吉他,它從音質上要比三合板吉他好的多,音色渾厚、質感很好而且有 發展。也就是說經過演奏者一段時期的演奏,它的木質對聲音更加敏感,音色會比新吉他好一 些。它的面板是由白松構成的,白松是世界上公認的做吉他最好的木質。背側板是由紅木或玫瑰 木三合板構成。一般國產單板吉他的價格在1000元以上,而進口單板吉他的價格在10000元以 下。

  3.獨板吉他***全木板吉他***

  這是木吉他最高的一個檔次,一般是演奏會用吉他。它從音質、音色、音量上來說是前 兩種吉他無法相比的。它的面板是由白松構成的,一些高檔名琴的面板要經過十幾年甚至上百年 的自然風乾,再從眾多的木質中精選出上等木料出來做為面板,背側板通常是由玫瑰木或紅木構 成,世界上公認的最好的背側板是巴西玫瑰木,但它在巴西已經作為稀有植物保護起來了。***著 名品牌的木吉他如MARTIN木吉他***

  關於木吉他和電吉他學習的差異與相通

  關於箱琴***包括電箱***與電琴,許多朋友總會以為電琴是高階的,而箱琴是初級的.我想這說法 不正確,這也是許多朋友的誤區

  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呢??說實話 剛開始我也會有這種思維 呵呵 也許是因為價格的緣故,在 中國這種第三世界國家,人均收入不高;而對於中國這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家長制國家,保守的思 想也會讓人們覺得便宜的東西會"低*"一些!在這也許有人會問,這和家長制社會有關係嗎?在此我 不多解釋,只向大家介紹一點:家長制社會帶給人們的是強烈的等級觀念!!!

  價格,只對於一件商品本身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以及它的需求度,以及人們的購買力有說 明作用.而對於抽象意義上的某物,比如木吉他這種樂器,它是沒有什麼大作用的,當然這也包括在 其他方面.如果你對我的觀點有異議的話那我舉個例子:100的紅棉,上萬的馬丁都是概念上的箱 琴,但他們並沒有因為價格而變為不同的概念!!! 在這裡我首先想說明的是,希望大家擺脫這種傳 統思想!!!不應該因為箱琴便宜而覺得它的演奏是初級的:*** 還有另一種原因就是電琴是高科技的 產物,這種觀點很容易就能被推翻,大家想想鼓與電鼓,鋼琴與電子琴,我並不是說哪者會次於另 者,只是想告訴大家 各有特點 沒有等級差別!!! 有一種想法也會是等級觀的源泉,那就是電琴比 箱琴在某些時候***sometime or somewhere***聽起來更動人 對於人們的想法,越覺得好的東西自然 就更高階,但朋友們 你們是否想過 並不是箱琴不感動人 而是你沒有聽懂 或者你並沒有掌握他 的技法.在此 我並沒有說電琴次於箱琴 只是想說明各有特色而已:***

  既然等級觀念已經釋然了,那"是否在學電琴之前應該先學習箱琴"這種說法也就不用再提出 了!!!但對於我們中國的朋友來說,生活現狀擺在眼前,面對價格我們還是主張先練習箱琴.但並不 是因為別的,僅僅是因為我們的家庭收入***這種說法僅限於熱衷於吉他但又像我一樣比較經濟緊張 的朋友們,在此向你們及所有熱愛吉他熱愛音樂的朋友們致敬***因為演奏哪種樂器應該由你自己決 定!!!對於吉他,以及其他的樂器,我們的學習無非是對音樂及樂器本身兩者的學習!!!所有樂器都 為音樂服務,所以無論如何,樂理都是要學習的!!! 而對於樂器本身,如果自身條件沒有限制學習 某些技法的話,再難的技巧,通過不懈的努力,我相信還是能掌握的!!! 但要想演奏好樂器,能用音 樂表達你的思想與情感,是必須得做到上述兩者好好結合的:***

  所以在一些基本功的練習,在兩者上是互通的!!! 但對於一些技法,比如錘弦***h*** 勾弦***p*** 點 弦***t*** 還有泛音的應用 以及等等技巧, 在兩者上出的效果不盡相同,因為兩者的發聲原理不同, 箱琴是通過共鳴體進行自然界的物理共鳴發聲.而電吉他是同過電訊號的轉化發聲***當然電吉他琴 體的共鳴也至關重要*** 要想演奏好它 必須瞭解他的發生原理.這樣可以更好的掌握著門樂器 並 且可以很好的理解它感覺它. 我曾經問過一些學琴的人,知道為什麼越往高品 升高越高嗎?他們說不知道. 其實就是縮短髮聲 體有效長度提高它的頻率呀. 他們也經常問我:是摁哪根弦彈哪根嗎? 我想如果他們明白了上述 一點 就不會有這種疑惑了.而且知道這一點 例如你還可以學會許多顫音方法***當然還有別的技 巧***諸如此類,多瞭解吉他本身 對你的演奏技巧及音樂的表現力都會有幫助。

  關於箱琴***包括電箱***與電琴以及其他樂器,對於樂手只存在演奏技巧上的不同;但,畢竟聲音 來自大自然,最終都會迴歸大自然的,自然物理髮聲體會是最終歸屬;你也會發現,電吉他上更容 易演奏出想要的效果,但箱琴的演奏是來自更遠的地方的。

  怎樣調整你的木吉他

  大部分人都買不起定做的頂級吉他,所以我們常常覺得自己的吉他用起來不夠舒適,怎麼調 整吉他呢?試一下下面的做法, 首先確定症狀,大部分症狀是這樣的:

  1、吉他弦太高,很難按。

  2、吉他打品。

  3、吉他琴頸太寬太厚。

  4、吉他推絃和滑音阻力很大,不順滑。

  下面根據症狀進行診斷,看看問題出在哪裡:記住一定要一步步全面檢查,找出真正的原 因,不要以為隨便以為某一個原因就輕率動手。

  一、吉他弦太高:

  出現這樣的症狀,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琴身面板變形突起。

  2、琴枕高了。

  2、琴頸過度彎曲了。

  3、琴橋高了。

  我們首先要確定的是面板下部琴碼下面的位置有沒有因為琴絃拉力而變形突出。面板突出就 會造成琴碼被拖高,琴絃變高***尤其高把位***。這在低檔琴使用時間較長或保養不善時經常出 現,也是我們一般沒有能力解決的。我們可以從琴的側面觀察輕易看到。有一點點變形不用擔 心,但是太大就沒得救了。除非送廠家大修。

  如果面板沒有變形,那麼我們檢查琴頸有沒有過度彎曲吧,這個很多貼子都介紹了標準的做 法,我倒是沒有太嚴格執行,只是用了它的一些原理,因為我的琴一般,沒有必要高太精確。用 變調夾夾住第一品***主要是防止琴枕過高造成的誤診***,手指按住15品左右,觀察琴絃跟7到8品 品絲的距離,看是否太大,通常琴頸受力略微彎曲造成半毫米左右縫隙是正常的,也有利於產生 更好的手感。因為琴頸彎曲正常情況下是靠

  近琴頭部分***低把位***先彎,略微彎曲可以使低把位不打品的前提下高把位也不用太高***好好想 想這個道理:******。但是由於長期的拉力、弦比較粗等原因會使琴頸過一段時間變的彎曲過度, 上面所說的縫隙太大,就會使琴絃不合理地偏高。這時候我們準備一把六角扳手,伸進音孔插入 琴頸的調節鋼筋裡面。調節鋼筋一般在音孔看琴頸的末端可以看到,看不到自己伸手摸摸。然後 順時針慢慢旋轉,你會覺得越來越緊,這就對了,不過不要一下子轉太多,尤其太長時間沒有 調,琴頸太彎的情況下,這樣容易損傷琴頸木頭。在這裡有幾個細節提醒大家注意:

  1、如果上 緊鋼筋拉直琴頸***順時針轉***時最好放鬆琴絃,以免阻力太大造成鋼筋的六角扳手插口變形打 滑。

  2、如果不卸掉琴絃小心六角扳手碰傷琴絃。

  3、通常鬆掉琴絃調整可以調多一些幅度,因為 調好後琴絃上緊又會拉彎一些琴頸的,我們要預留這個幅度的彎曲。沒有經驗的慢慢調,不要太 著急。

  如果調好以後檢查過琴頸沒有過度彎曲,但是手感弦還是太高,那麼我們可以觀察琴枕和琴 橋是不是有一個或者兩個都高了。為了出廠檢查時不出現打品,也有的高手認為琴絃高一些音質 會好一些,所以廠家都會留一些餘地,很多琴都相對做比較高的對琴枕和琴碼。便宜的國產琴反 而不太注意這個。

  先檢查琴枕吧。***琴枕在琴頭的位置不要搞錯哦:******。我們簡單看看第一品的弦高,很多 書上面都有標準資料,如果你只想追求手感,那麼不用管他。只要不打品,越低越好。但是我建 議留一些餘地,因為還有琴碼的高度我們還沒有調,如果現在調琴枕太低,即使不打品,再調低 琴碼後也有可能造成打品。小心好一點,大不了調完琴碼回頭再調一下琴枕。調節琴枕和琴碼的 高度很多人為了省事喜歡直接在上面用利器挖深槽口,其實這樣不好,因為這樣會造成琴絃被這 個槽口卡住,調絃不準或者推絃後回不了原音高。通常廠家的琴枕上的槽都是針對琴絃的半徑設 計挖1/3半圓形狀,這就讓弦很好通過,不要改變他。我們可以將琴枕取下***有膠水沾著不要 緊,用薄利的刀片撬一下就行了,記得把琴頸上剩下沾著的膠去掉弄平整***,在一個平整的桌面 上面鋪一個砂紙,然後磨琴枕的底部。***切記要均勻用力,以免一側磨太多一側磨太少***。磨到 合適為止,通常生手都會磨的太多,所以小心一點,或者準備多兩個琴枕備用,不用擔心,琴行 裡幾塊錢就可以買一個,我自己都用牛角做了一個。呵呵。。。。。的說。

  好了,調好琴枕後如果還不滿意,檢查琴碼吧。通常琴的面板不變形、琴頸直、琴枕合適的 情況下,如果低把位手感好,高把位弦太高,原因就是琴橋部位琴碼太高。把弦卸下來,取出琴 碼***沒有膠水沾的請放心***,參考磨琴枕的方法磨琴碼的底部就行了。一定要平特別是電箱琴, 要不然壓電拾音器會因為不平的地方造成部分弦或者全部絃音量低甚至沒有聲音。

  如果你對手感追求極致,告訴你一個磨琴枕和琴碼的時候的小技巧,就是高音弦一側可以低 一點,低音弦一側要高一點,因為低音弦震動大更容易打品,呵呵,這部分就說這麼多吧。下面說說打品。

  二、打品。

  打品就是琴絃太低或者個別品絲太高造成弦震動的時候觸到較高把位的品絲產生雜音或者不 出聲。

  1、琴絃太高的情況。首先我們用上面檢查琴頸彎曲度的辦法看看我們是不是把琴頸調的過 渡了,造成琴頸向後彎,這種現象往往表現為低把位打品打品嚴重,12品以後的反而手感聲音很 正常。壓住一品和15品的時候弦跟中間的品絲全部沾在一起。這時候我們應該用六角扳手逆時針 轉動琴頸鋼筋,放鬆琴頸使他恢復正常。

  2、琴枕和琴碼太低造成打品。在琴頸彎曲度正常的情況下,琴枕檢查比較容易,通常是第 一品打品,按住其他品都沒事。如果是琴碼太低,打品就會出現在比較高的把位,比如5品甚至7 品以後。這樣我們就應該更換新的琴枕或者琴碼了。

  3、部分琴做工不好或者我們經常只彈個別把位使這個品絲磨損過大,都會造成個別品絲高 度不正常。品絲的診斷要小心,因為品絲比較貴,而且更換不容易,所以我們要更加小心行事。 舉例子研究:如果面板、琴頸、琴枕、琴碼正常的時候按住第五品彈出現打品,有兩個可能:

  ***1***第五品品絲低了,***2***第六品品絲高了。如果我們魯莽地以為是第六品過高而敲低他,就 會使六品相對七品又低了連鎖反應我們會對所有品絲動錯誤的手術,所以我們應該按一下相鄰的 3、4、6、7品,比較一下弦按住以後的高度,正確查出是第五品偏低還是第六品偏高。然後處 理。

  如果單個品絲偏高,我們可以在這個品絲正對的琴頸背部墊一個硬物,中間最好鋪一些軟的 毛巾或者膠片防止損傷琴頸漆面,然後輕輕敲打品絲,敲的時候用有膠頭的錘子,如果找不到, 現在很多螺絲刀的都有橡膠把手可以用來壓在品絲上面,用錘子輕敲把手。注意品絲很容易敲進 去,所以一定一定要輕輕敲一點,然後試驗一下,不要過度。

  如果單個品絲偏低,就要取出來重新安裝,取出的方法是用一個尖細的硬物頂住品絲一端順 著品絲的方向平行著指板敲,可以讓他從另一端退出來***琴頸有包邊的小心***。注意不要搞裂指 板上的槽口。

  進行上面步驟要注意,有可能個別品絲上面某一點有一個突起或者凹陷造成一根弦打品而不 是所有弦打品,如果是突起,磨掉這一點就行了,如果是凹陷就要更換。

  另外,品絲的操作新手除非抱著學習態度否則建議找熟手幹。

  三、琴頸太厚太寬,可以打磨。我只做過一次,發了貼子,大家可以參考。

  打磨最好找好一點的工具,慢慢磨。同時結合自己的彈琴手型習慣。可以磨v型、u型、c型,還 可以使其他適合你的形狀。記住不要圖快一下子磨太薄,要根據琴頸的木料質量量力而為,防止 琴頸不夠力沒得救了。多用砂紙,因為不會一下子過頭。因為這個我沒有經驗所以不敢多說,有 興趣的朋友請指教。

  四、琴推絃和滑音不暢順,阻力大,通常是因為指板不平滑,品絲粗糙,指板可以清理汙垢後用 很細的砂紙打磨。如果品絲粗糙,推絃推幾下就會光滑了。滑音不順有時候是因為琴絃生鏽,換 一套吧。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琴用了粗大的品絲,相對彈慣了傳統細品絲的朋友就會覺得卡,這個 買琴的時候要注意,如果琴已經買回來而且比較貴,那就花點錢換一套細品絲好了。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