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歷史複習方法

  初三是迎接中考的一年,在這一年中,我們該怎麼複習是決定中考成績的中藥一項,下面由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1、歷史中考的基本情況是什麼?

  答:中考經歷了最近一次的中考改革。中考考察十科,歷史學科做為一個百分學科在初三年級首先進行,2012年—2016已經進行了5次歷史中考,中考改革後的第六次中考。

  2、今年曆史中考預測難度會怎樣?

  答:中考歷史難度不大,有些教學班的平均成績都能達到90分!但是2016年中考相對與前四年,難度突然增大。2017年估計難度只增不減,有可能到達2012年以來的最高難度,請2014級學生做好準備。

  3、難度增大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優秀生高分段人數減少,學生之間的差距會拉大。同等水平學生之間可能會出現十分以上的差距,能否中考制勝,全看最後半年的備考。並且今年首次在初三進行地理生物歷史三考會考,原來初二考完的地理壓到初三,時間緊任務重,一不留神成績就拉開了!

  4、歷史中考考幾本書?每一課都考嗎?

  答:六本書都有涉及,但有些章節不考,各校老師在複習當中都會明確內容的。

  5、六本書出題比例是什麼?

  答: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世界史為2:4:4,分數比例大約是20:40:40

  6、六本書裡面複習的重點在哪裡?

  答:六冊課本按照出題比例,基本上重點有三冊,第三冊***中國近代史***,第五冊 ***世界史上冊***,第六冊***世界史下冊***,次重點有三冊,第四冊***中國現代史***,一、二冊***中國古代史上下冊***

  7、試題難易程度如何劃分?

  答:題目難中易比例為1:2:7,感覺去年那個“1”是非常的難,去年的“2”基本都是前三年“1”的難度,去年的難度都已經如此,今年的難度可想而知。

  8、歷史的題型是什麼?

  答:題型只有兩種,選擇題和材料解析

  9、兩種題型各自的分值是什麼?

  答:選擇題40分,材料解析題60分

  10、孩子初一初二歷史不錯,到了初三第一學期成績有所下降,正常嗎?

  答:非常正常。初一初二用四個月學習一本書,而初三上學期用四個月學習三本書,知識容量和題目難度不在一個檔次,只要不是幾十分的大幅度下降,就可以認為孩子學習的還是可以的,應當對於中考有很大信心。

  11、 歷史是不是背背就能考好?

  答:大錯特錯,歷史現在更側重理解內容的考試,背過了主幹知識,如果不會應用並且沒有很好的做題技巧,要獲得高分是很難的!

  12、背誦歷史有什麼技巧嗎?

  答:①序號化,就是把很長的知識細分一,二,三,四,容易記憶。尤其是在背歷史意義一類的題目特別好用。②關鍵詞,關鍵詞就是得分的關鍵點,一定聽好老師的講解,找好題目的關鍵詞!這兩個技巧在文科學習,尤其政治學科同樣適用。

  13、如何分配歷史學科的背誦時間?

  答:細水長流。每天都要拿出時間來背一背,這個時間不要太長但是要頻繁。只要有空就經常拿出來看。每次時間不需要太長,十分鐘左右做好,但是要不停的回顧課本。

  14、我習慣把內容攢到週末一起背,效果如何?

  答:請將一週的飯攢到週末一塊吃,兩天吃完二十一頓,效果如何?

  15、我很忙,沒有時間背歷史?

  答:中考就是要踢掉你這樣很忙的同學

  16、我喜歡背書,但是不喜歡做題?

  答:背到完美,你的中考極限也只能考到85分。做題一定是最好的複習。

  17、目前市面上哪些資料適合歷史中考?

  答:推薦資料是教育局不允許的行為,我也很為難這裡怎麼寫,那就不寫了!朋友們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我給您一些建議。本公號有很多歷史的試題,同樣可以無償提供給粉絲使用。加關注找我要,不客氣!

  18、孩子是否有必要參加補習?

  答:這個問題要問家長自己。根據孩子的特點及家庭制定的中考目標來決定。尤其別問孩子的班主任和歷史老師,“我的孩子是否需要補習啊?”從心理學專業角度分析,問這個問題的家長內心是不大想讓孩子補習的,但是又猶豫不定。老師們說需要補習,你可能覺得又不大用,一般你會再用各種理由來詢問老師,直到老師說不用。老師們說不需要補習,萬一考不好,這責任又在誰呢?所以這種問題你就問你自己怎麼想的就得了!

  19、孩子參加怎麼樣的補習班最好?

  答:如果有親戚朋友的關係,最好是能給孩子找到正在教初三的老師帶孩子補習,這些老師水平高,針對性強。

  20、我給孩子在社會教育機構報班,怎麼選擇?

  答:建議家長務必參加試聽,關注補習機構的教學環境和老師的教學水平,以免花了錢毫無效果,並且孩子在補習班缺乏監管,染上一些不好的習慣。當然了,如果家長單純是為了讓補習班給看孩子,就另當別論了。

  初三中考歷史複習計劃三部曲

  中考歷史知識的複習,關鍵在於基礎知識要落實到位,複習的知識點要到位,但切忌弄成上新課和知識點的簡單重複。應引導學生探求課與課之間、單元與單元之間、歷史事件與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絡,做到梳理線索、融會貫通,建立知識結構。以教材為本,全面複習的基礎上打破教材體系,縱橫聯絡,進行專題複習,把握好複習的要點和難點。

  根據考試內容和時間,擬訂切實可行的複習計劃,內容包括複習進度、教學案的編寫、周練的安排,整個複習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梳理教材”

  時間大約在2月10-5月1日左右,即按照教材的編寫體系,以《課程標準》規定的內容為重點,提綱挈領地複習,此階段約佔了整個複習階段的一大半時間,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識,同時對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絡,教材的整體線索有一定的瞭解。在此階段複習時,注意充分利用“複習要點”,以課本為基礎,迴歸課本,厚書薄讀,以專題為載體,針對性複習,全面把握歷史知識體系。在複習過程中,採取教師系統講解與學生熟記相結合,實行預測—複習—檢測,鞏固練習與檢測相結合。這一階段以學生複習為主,教師指導。這是打好基礎的關鍵,這一遍要細要慢,一般是要先從教材中找到考點,然後分析考點,最後還要強化識記考點;

  第二階段是綜合訓練

  針對中考、題型分析、加強訓練,迴歸課本,這一階段,老師講解為主,時間是在5月1日-5月27日,將四本書的知識有機融合,根據中考的具體要求,選擇若干題目進行一系列綜合訓練,目的是將第一階段的歷史知識進綜合、形成能力。因此,認真研究中考改革態勢,深入剖析中考命題思路,引導學生科學訓練,確保能在中考中輕鬆奪取高分。近幾年的中考試題,既是真題也是範題,有一定的指引作用,認真研究這些考題,有益於制定複習計劃、選擇複習方法、整合複習內容,更有益於挖掘內涵、明確目的、總結規律以便結合實際指導複習。根據中考試題來編制綜合試卷。

  第三階段是查漏補缺

  模擬測試,時間大約在5月27日——中考,根據列次訓練的情況,找出學生的薄弱環節,再進行講解、訓練,進一步鞏固知識、提高能力。同時,要把握試題解題特點,加強解題方法的研究指導,提高學生解答歷史試題的能力。加強學生選擇題、材料分析題和問答題的解題策略指導,注重新題型探究式問答題的研究,只有這樣,歷史複習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才會烤出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