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啟發性的寓言故事

  寓言往往是一個簡短的小故事,它通過精煉的語言鍛造成一個富含人生哲理與教訓的故事,對人有一定的啟發教育作用。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亡羊補牢

  從前有一個牧民,養了幾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趕進一個用柴草和木樁等物圍起來的羊圈內。

  一天早晨,這個牧民去放羊,發現羊少了一隻。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有狼從窟窿裡鑽了進來,把一隻羊叼走了。

  鄰居勸告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他說:“羊已經丟了,還去修羊圈幹什麼呢?”沒有接受鄰居的好心勸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又少了一隻羊。原來狼又從窟窿裡鑽進羊圈,又叼走了一隻羊。

  這位牧民很後悔沒有認直接受鄰居的勸告,去及時採取補救措施。於是,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又從整體進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實實的。

  從此,這個牧民的羊就再也沒有被野狼叼走過了。

  牧民的故事告訴我們:犯了錯誤,遭到挫折,這是常見的現象。只要能認真吸取教訓,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繼續犯錯誤,遭受更大的損失。

  篇2:患得患失

  從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練就了一身百步穿楊的好本領,立射、跪射、騎射樣樣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幾乎從來沒有失過手。人們爭相傳頌他高超的射技,對他非常敬佩。

  夏王也從左右的嘴裡聽說了這位神射手的本領,也目睹過後羿的表演,十分欣賞他的功夫。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宮中來,單獨給他一個人演習一番,好盡情領略他那爐火純青的射技。

  於是,夏王命人把后羿找來,帶他到御花園裡找了個開闊地帶,叫人拿來了一塊一尺見方,靶心直徑大約一寸的獸皮箭靶,用手指著說:“今天請先生來,是想請你展示一下您精湛的本領,這個箭靶就是你的目標。為了使這次表演不至於因為沒有競爭而沉悶乏味,我來給你定個賞罰規則:如果射中了的話,我就賞賜給你黃金萬兩;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減你一千戶的封地。現在請先生開始吧。”

  后羿聽了夏王的話,一言不發,面色變得凝重起來。他慢慢走到離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腳步顯得相當沉重。然後,后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擺好姿勢拉開弓開始瞄準。

  想到自己這一箭出去可能發生的結果,一向鎮定的后羿呼吸變得急促起來,拉弓的手也微微發抖,瞄了幾次都沒有把箭射出去。后羿終於下定決心鬆開了弦,箭應聲而出,“啪”地一下釘在離靶心足有幾寸遠的地方。后羿臉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彎弓搭箭,精神卻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離譜。

  后羿收拾弓箭,勉強陪笑向夏王告辭,悻悻地離開了王宮。夏王在失望的同時掩飾不住心頭的疑惑,就問手下道:“這個神箭手后羿平時射起箭來百發百中,為什麼今天跟他定下了賞罰規則,他就大失水準了呢?”

  手下解釋說:“后羿平日射箭,不過是一般練習,在一顆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發揮。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績直接關係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靜下心來充分施展技術呢?看來一個人只有真正把賞罰置之度外,才能成為當之無愧的神箭手啊!”

  患得患失、過分計較自己的利益將會成為我們獲得成功的大礙。我們應當從后羿身上吸取教訓,面臨任何情況時都應儘量保持平常心。

  篇3:法如深澗

  楚莊王準備去攻打越國,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他的謀臣杜子。杜子問:“不知大王出兵越國的理由是什麼?”楚莊王說:“越國目前政治腐敗,兵力不足,正是攻打的好機會,我不想放過這個機會。”杜子又問:“大王有成功的把握嗎?”楚莊王十分自信地說:“當然有把握。越國眼下正不堪一擊,我出兵必定是馬到成功!”

  看著楚莊王那盲目自信的樣子,杜子語重心長地說:“大王,您所說的情況並不全對。越國目前情況的確很糟,可是我們楚國的情況也很不妙啊。人的智慧跟人的眼睛一樣,一個人可能常常深謀遠慮,但往往想不到近憂,這就像人的眼睛常常看得很遠卻難以看清自己的睫毛一樣。大王您很清楚地看到越國的危機,卻對楚國的不足缺乏足夠的分析。您仔細想想,楚國的軍隊其實並不強大,曾被秦國、晉國打敗,還丟失了幾百裡的疆土,這不是兵力不強的表現嗎?楚國的政治也未必清明,像莊***足喬******jue***這樣的大強盜,可以在國內橫行霸道,肆意違法,而各級官吏卻對他毫無辦法,這不也是政治腐敗的表現嗎?依我看,楚國的情況要比越國更加糟糕,大王您看不到這些,卻還想著要對越國用兵,這不正像目不見睫那樣缺乏自知之明嗎?您是否想到別的國家也會像您對越國的考慮一樣而對楚國虎視眈眈呢?因此,大王的當務之急應是認真把楚國自己的事辦好才對呀!”

  杜子的一番話,說得楚莊王如夢初醒,心服口服,他決定不去攻打越國,從此加強對楚國的治理,使楚國真正強大起來。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容易犯“目不見睫”的錯誤,看別人的缺點很容易,看自己的不足則很難;考慮問題常常想將來很遠的事,卻難以把握眼前的情況。這種對待問題的態度和思維方式是不對的,如不進行矯正將是很危險的。

  篇4:脣亡齒寒

  晉獻公要出兵攻打虢***guo***國,首先必須經過虞國,但是他擔心虞國不肯答應借路。這時,晉國大臣荀息對獻公說:“您如果肯將垂棘***地名***所產的名貴玉石與屈產***地名,均屬晉國領土***所出的良馬奉送給虞國的國君,然後再向他借路,我想他是會答應的。”

  晉獻公有些猶豫地說:“垂棘玉石是我祖傳的寶貝,屈產寶馬是我心愛的坐騎啊。如果虞國國君收下了我的這兩件珍貴禮物,卻仍然不肯借路給我,那怎麼辦?”

  荀息於是對獻公分析道:“虞國的國君如果不肯借路,他定然不敢隨便收下我們的禮物;如果他收下了玉石和寶馬,就一定會借路給我們。至於這兩件寶貝,您有些捨不得,這也不要緊,只不過是暫時寄存在那裡罷了,遲早還是要歸還給您的。打個比方,我們將垂棘玉石放在虞國,就好比從內室移到了外室;而將屈產寶馬放到虞國,也就好比是從內馬圈牽到了外馬圈一樣。到時候,您如果要把這兩件寶貝取回來,那還不容易嗎?”

  一番話說得晉獻公如釋重負,於是決定按荀息的計謀行事。

  虞國的國君見到這兩件稀世寶物後,有些動心,打算給晉國借路。這時,虞國大夫宮之奇出面勸阻說:“國君可不能這樣做呀!虢國是我們的鄰邦,他們與我國恰似一種脣齒相依的親密關係,如果嘴脣沒有了,牙齒是會挨凍的呀!長期以來,我們兩國在危難之際互相救助,這並不是什麼互施思德,而完全是戰略上的互相需要啊。而今,您同意給晉國借路,讓其攻打虢國。如果晉國在今天消滅了虢國,我們虞國在明天就會被晉國吃掉,這該是多麼危險的事啊。”

  可是,虞國國君一心貪戀晉國的寶玉和良馬,聽不進宮之奇的勸阻,給晉國軍隊讓出了一條攻打虢國的必經之路。

  晉國憑藉自己的國力強盛、兵強馬壯,很快就消滅了弱小的虢國。在班師回朝之際,又順便剿滅了毫無準備的虞國。為此,荀息專門去虞國找回寶玉和良馬,當面歸還給晉獻公。

  晉獻公望著失而復得的寶物,十分得意地說:“寶玉還是我原來的那一塊,沒有變樣;只是這馬又多長了一顆牙齒,比去年大一歲了。”

  虞國國君為了貪圖眼前的一點小利,置國家利益於不顧,結果招致亡國的巨大災難,這個深刻的歷史教訓,是值得後人深思的。

  篇5: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戰國時,趙國、燕國都不是實力很強的國家,然而趙惠文王無視對趙、燕兩國虎視眈眈的強大的秦國,打算出兵攻打燕國。

  為了避免一場國破家亡的戰亂,燕國的蘇代跑到趙國去求見趙惠文王,以遊說趙與燕兩相和好、共同抗秦。蘇代對惠文王說:

  “大王您先別談打仗的事,我且講個故事給您聽:一隻河蚌好久沒上岸了。有一天出了太陽,河岸上十分暖和,於是河蚌爬到岸上,張開蚌殼晒太陽。河蚌只覺得渾身舒服極了,它懶洋洋地打起瞌睡來。這時,一隻鷸鳥飛過來,悄悄落在河蚌的身邊,很快地用長長的尖嘴伸過去啄河蚌的肉。河蚌猛一驚醒,迅速用力把蚌殼一合,將鷸的尖嘴緊緊地夾住了。

  鷸鳥對河蚌說:

  “我看你能在岸上呆多久!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被幹死、晒死,到時候,這岸上就會有一隻死蚌了。”

  河蚌也十分強硬地說:

  “我看你能餓多長時間!我今天不鬆開你的嘴,明天也不鬆開你的嘴,你就會在這裡被餓死,到時候這岸上就會有一隻死鷸了。”

  兩個小東西就這樣對抗著,誰也不肯相讓,真有要拼個同歸於盡的架式。

  這時,一位漁人走過來,十分輕易地就撿了個便宜,把蚌和鷸都捉住,滿心高興地趕回家去。

  蘇代的故事剛一講完,趙惠文王幡然醒悟。他拍著自己的腦袋說:

  “多謝先生的啟發,如果我們小國間自相殘殺,讓秦國從中得利,那我們跟這故事裡剛愎自用的鷸和蚌又有什麼區別呢?”

  於是,趙王取消了攻打燕國的念頭。

  從這則寓言我們應該認識到,有頭腦的人不論幹什麼事情,都要全面、周密地思考一下,權衡利弊得失後再行動。否則,為了一點點恩怨、矛盾而互相爭鬥,必定會做出鷸蚌相爭的蠢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