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反義詞的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一則人生的哲理,只要你好好的體會理解他你就會明白他的含義。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蔡邕救琴
東漢靈帝在位的時候,有個大臣名叫蔡邕。蔡邕為人正直,性格耿直誠實,眼裡容不下沙子,對於一些不好的現象,他總是敢於對靈帝直言相諫。這樣,他頂撞靈帝的次數多了,靈帝漸漸討厭起他來。再加上靈帝身邊的宦官也對他的正直又恨又怕,常常在靈帝面前進讒言說他目無皇上,驕傲自大,早晚會有謀反的可能,蔡邕的處境越來越危險。他自知已成了靈帝的眼中釘、肉中刺,隨時有被加害的危險,於是就打點行李,從水路逃出了京城,遠遠來到吳地,隱居了起來。
蔡邕愛好音樂,他本人也通曉音律,精通古典,在彈奏中如有一點小小的差錯,也逃不過他的耳朵。蔡邕尤擅彈琴,對琴很有研究,關於琴的選材、製作、調音,他都有一套精闢獨到的見解。從京城逃出來的時候,他捨棄了很多財物,就是一直捨不得丟下家中那把心愛的琴,將它帶在身邊,時時細加呵護。
在隱居吳地的那些日子裡,蔡邕常常撫琴,借用琴聲來抒發自己壯志難酬反遭迫害的悲憤和感嘆前途渺茫的悵惘。
有一天,蔡邕坐在房裡撫琴長嘆,女房東在隔壁的灶間燒火做飯,她將木柴塞進灶膛裡,火星亂蹦,木柴被燒得“噼裡啪啦”地響。
忽然,蔡邕聽到隔壁傳來一陣清脆的爆裂聲,不由得心中一驚,抬頭豎起耳朵細細聽了幾秒鐘,大叫一聲“不好”,跳起來就往灶間跑。來到爐火邊,蔡邕也顧不得火勢的人,伸手就將那塊剛塞進灶膛當柴燒的桐木拽了出來,大聲喊道:“快別燒了,別燒了,這可是一塊做琴的難得一見的好材料啊!”蔡邕的手被燒傷了,他也不覺得疼,驚喜地在桐木上又吹又摸。好在搶救及時,桐木還很完整,蔡邕就將它買了下來。然後精雕細刻,一絲不苟,費盡心血,終於將這塊桐木做成了一張琴。這張琴彈奏起來,音色美妙絕倫,蓋世無雙。
這把琴流傳下來,成了世間罕有的珍寶,因為它的琴尾被燒焦了,人們叫它“焦尾琴”。
靈帝不識人才,使蔡邕落魄他鄉;而焦尾琴又何其有幸,遇到了蔡邕這樣慧眼識良材的音樂專家,終於使一身英華得以展現。這兩件事情形成了鮮明對比,告訴我們的道理卻是一樣的:要愛惜人才、尊重人才,要善於發現別人的才能併合理地使用,做到人盡其才。
篇二:刺蝟的教訓
一次,一隻野豬愣頭愣腦地向刺蝟發起了進攻。刺蝟毫不畏懼,它立即豎起了尖刺。剛一交手,野豬便吱吱地嚎叫起來。原來,刺蝟的尖刺已刺穿了野豬厚厚的嘴脣,鮮血汩汩地往外冒。這一下,野豬知道了刺蝟的厲害。以後它再見到刺蝟,總是躲得遠遠的,生怕被刺蝟給刺了。
有一天,刺蝟遇到了巨蟒。巨蟒長著一張巨大的嘴,它狂傲得很,只要它的大嘴能夠裝得下的,它都敢吞到肚子裡。它見刺蝟並不害怕自己,心裡感到很不悅。心想,我一定要把你吞到肚子裡,讓你嚐嚐被悶死的滋味。於是,它張開大嘴,一下子把刺蝟咬在嘴裡,沒等它嚥下去,巨蟒便覺得有上千根尖刺扎入了它的口腔、舌頭、咽喉。它痛得受不了了,它想把刺蝟吐出來。可是,刺蝟的尖刺已深深地刺進了它的肉裡,它根本吐不出來。不一會兒,巨蟒被折騰得精疲力竭,癱在地上不動了。刺蝟這才慢騰騰地從巨蟒的口中鑽了出來。
刺猥戰勝對手的訊息在動物世界不脛而走。它的名氣越來越大,大家都知道刺蝟身手不凡。所以,大家都不敢招惹它,就連虎大王也讓它三分。為此,刺蝟得意極了,它想,自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動物了。
燕子和松鼠是刺蝟的好朋友。它們發現刺蝟得意忘形,覺得有必要提醒它一下。於是,它們對刺蝟說:“你的尖刺銳利無比,這是你的長處。可是,你有許多短處,比如你跑得實在太慢了,這樣,遇到危險時,你難以逃脫。你要提高自己的奔跑速度才是。”
刺蝟不以為然。它覺得,是燕子和松鼠嫉妒自己才說出這樣瞧不起自己的話。它說:“我有一身真本事,什麼危險都不怕。”於是,它仍然我行我素。它吃飽了就玩,玩累了就睡,生活過得安逸極了。
這天,森林有一處突然燃起了大火,起火點離刺蝟的家很近。燕子和松鼠對刺蝟說:“大火很快就燒過來了,趕緊逃吧。”說完,燕子展開雙翅,一眨眼工夫就飛上了藍天。松鼠不停地從一棵樹上跳到另一棵樹上,不一會兒就離開了這片森林。
刺蝟很害怕,它撒開腿拼命地跑。可是它發現,自己跑得實在太慢了。這才悔恨自己平時只顧炫耀自己的尖刺,沒有很好地練習奔跑。然而,悔之晚矣。
大火很快就追上了它。刺蝟的尖刺和肉體迅速化成了灰燼。
許多人的悲劇在於,過分地依賴自己的長處,卻不知道自己有短處,但是置你於死地的往往是你的短處。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長處要發揚,但是絕對不可以忽略自己的短處,在平時要努力使自己的短處慢慢變好,不要拖你人生的後腿。
篇三:一毛不拔的小綿羊
一隻綿羊身上,落下了一隻麻雀,它想要幾根羊毛,回去絮窩。綿羊一抖落身子,把麻雀嚇跑了。
一隻花喜鵲飛過來,“喳喳”地叫著,也要落到綿羊身上去,綿羊跳起來,把喜鵲趕跑了。
一隻鷹,聽到了這個傳說,也好奇地飛了過來,想看看這隻綿羊為什麼“一毛不拔”?它從高空猛撲下來,離地還很高,就看到有牧羊犬跑了過來,鷹驚慌失措地飛走了。
事後,喜鵲在綿羊身邊跳著,和綿羊有一番談話,是這樣的。
喜鵲:“我們也不能傷害你,只不過想在你身上找到一些掉了的毛,築巢而已,你幹嘛如此吝嗇?”
綿羊:“我為什麼要滿足你們的要求?你們會變本加厲的!”
喜鵲:“可是,人們經常會把你一身的毛都剪得精光啊!剪得你像個***似的,非常難看。”
綿羊:“是人們給了我們飼料和水,是他們為我們擋雨避寒,又是他們為我們提供了安全。我們的一身毛髮,是我們對人們的回報!”綿羊又說:“再說,人們剪去箍的很緊、很厚的毛髮,對我們也是一種解放,我們好輕鬆啊!正好,我們也該長出新毛了!”
綿羊的“一毛不拔”,是為了更好的“知恩圖報”。
故事裡的綿羊拒絕所有小動物來拔毛,因為它要把毛髮留給人們。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先做人在做事!懂得知恩圖報,別人幫了之後要知道報恩,知道回報人家。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樣你的朋友才會越來越多。反之,朋友越來越少!
看過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