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啟發的寓言故事

  寓言這種文學作品,用充滿智慧的語言,講述簡明扼要的故事和它蘊含著的哲理,讓讀者受到啟發,回味無窮。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篇,希望你們喜歡!

  篇1:秀才的忌諱

  有一個叫柳冕的秀才,由於幾次應試都沒中,因此他最怕聽到“落”、“落第”一類的字眼,連這類的同音字也不讓說。誰要是犯了他的忌諱,他便大發脾氣,出言不遜跟別人爭。要是他的僕人誤犯了忌諱,他還會鞭棍相加,搞得僕人跟他說話時總是小心翼翼,膽戰心驚,可是越害怕就越緊張,越容易出錯。

  這一年,柳冕去省城應試。他騎著馬,僕人挑著行李書籍隨他一同趕路,忽然,一陣風吹來,柳冕的帽子吹落在地,僕人慌忙跑著去拾帽子,並大聲說道:“主人慢走,主人停下,您的帽子落地了!”這柳冕心頭一驚,因“落地”正好與“落第”同音,他好不生氣,用馬鞭怒指僕人說:“狗奴才,胡說八道!不準說‘落地’,這叫‘及地’***諧音“及第”***!記住了嗎?再瞎說看我不揍你!”僕人唯唯諾諾,誠惶誠恐;一邊將帽子給主人戴上,一邊說:“主人,這回把帽子戴牢一些,就再也不會及地了!”

  這秀才一聽更生氣了,一鞭子便打到僕人身上,僕人被打得糊里糊塗,不知又是犯了什麼諱,無奈,只好忍氣吞聲,自認倒黴。

  秀才來到省城參加應試,過了一段時間,考試發榜了,他急忙打發他的僕人前去看榜。僕人來到發榜的地方,將榜上姓名從頭到尾看了三個來回,就是不見“柳冕”兩個字,僕人知道這回秀才又“落”了,可是回去怎麼對主人說呢?因為主人是最恨那個“落”字。僕人想去想來,忽然想起秀才平日裡繞開“落”字而用其他字替代的辦法,比如說,秀才常把“安樂”***“樂”音同“落”***說成“安康”,用“康”代替“樂”,於是僕人終於找到了一個較合適的字來。

  僕人回到住處,一進門,秀才立即滿面春風迎上去問:“喂,我考中了嗎?”僕人低著頭,小聲應道:“主人,您‘康’了。”

  柳冕自然明白這“康”字的意思,他唯恐僕人再說出那“落”字,便趕緊打發僕人出去。

  秀才心虛,忌諱頗深,可是事實總是事實,你承不承認,它總是明明擺著的事實,即使不說“落地”,那也只能是自欺欺人,一種虛假的遮掩。

  篇2:植樹與當官

  有個叫作郭橐***tuo***駝的人,是專門幫人家種樹的。他植樹的本領特別高強,經由他手栽種的樹,全都成活了下來,還長得枝繁葉茂,結的果實也又多又早,他的同行們無論想什麼辦法總是比不過他。

  於是大家就懇求郭橐駝介紹一下他植樹的經驗:“請您侃侃您的植樹經,教教我們吧!”

  郭橐駝想了想,就回答大夥兒說:“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訣竅,我只是隨樹木自己的生長規律讓它發展而已。一般說來呢,移植樹木的時候,要注意四個方面:樹根要舒展開來;培土要儘量均勻;原上不能去掉,要儲存下來;築土則要緊密。照這樣做了以後,就不用再老記掛著它、經常去動它,只管離開就可以了。總而言之,栽培樹木時要像照顧嬰兒一般精心,栽好以後要置之不理。只有這樣,樹木的生長規律才不會受到破壞,它的本來習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發展。別的種樹人,則有兩種錯誤的做法。一種是栽種時不夠精心,使樹根得不到充分的伸展,原土全被丟棄,換成了生土,培土也不勻,不是多了就是少了,樹自然長不好。還有一種正相反,對樹愛護得太過分了。種下樹以後,早晨去看看,晚上又去摸一下,剛走開又不放心地回頭去料理一番,甚至用指甲把樹皮掐破來看樹是活的還是死的,還用手去搖動樹根看土是鬆了還是緊了。這樣弄得樹一天比一天虛弱。原本是懷著愛它的心思,其實卻是害了它啊,這和對它照顧不周也沒多大區別,樹也還是長不好。”

  請教郭橐駝的人又問他說:“依您的看法,種樹的道理和當官治民有相通的地方嗎?”

  郭橐駝說:“我只懂得怎麼種樹,可不會當官治民。不過我住在鄉間,看到老爺們總是喜歡對老百姓發號施令,似乎是很愛惜人民,動不動就派人督促百姓們耕種啦、收割啦、抽絲啦、織布啦,還有養雞養豬什麼的。今天打鼓叫人家集合,明天敲梆子叫人家聚攏,百姓們窮於應付,疲於招待,連吃飯的時間都快沒有了,還怎麼有精力去搞好生產呢?這樣看起來,當官治民也確實和栽種樹木有很多相類似的地方啊!”

  植樹經和當官治民的原則共同說明了一個道理,不僅要從外部儘量維護事物,更重要的,還是不能違反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啊!

  篇3:獼猴與雞

  從前,有個人養了一大群家雞,家雞個個都長得油光水滑,雄糾糾氣昂昂的。

  有一次,這個人從外面領回一隻獼猴,他把這隻獼猴和他的家雞放在一起生活。

  和家雞們比起來,這隻獼猴實在是相形見絀。它的外表實在不好看,它沒有雄雞那鮮紅高傲的冠子,沒有母雞那金黃尖利的爪子,它身上的毛灰不溜秋的,完全不是家雞那種五彩斑斕的油亮羽毛。從外表看,家雞的確比獼猴漂亮多了。再看生活習慣,家雞們都是啄食,它們的脖子一動一動的,低頭啄一會又抬起頭來走幾步,樣子十分優雅。而獼猴呢?一副渾然無知的樣子,吃東西、飲水都要用兩隻前腳去捧起來,整個臉都湊到食物上去了,常常吃得滿嘴滿臉都是,真難看。

  可是,這獼猴的品質卻很好。每當有外敵出現,它總是第一個挺身而出,不顧危險,表現得十分勇敢,就連平時看起來雄糾糾氣昂昂走路傲氣十足的高大的雄雞也比不上它。這還不說,獼猴的日常工作也十分出色,它忠於職守,勤勉細心,司晨報曉也在眾雞之前。因此獼猴外表雖不及家雞,但它依然深得主人喜愛,主人總是親切地稱它為“天雞”。

  多少年後,這隻獼猴死去了。它的後代小獼猴依然和家雞們生活在一起。可是,小獼猴卻完全不像它的父輩,它違背了父輩的言傳身教。小獼猴從小就不去學習父輩的好品質、繼承老獼猴的優點長處,而是整日羨慕家雞的鮮豔的羽毛,模仿家雞優雅高傲的動作。日復一日,小獼猴總不願離開家雞一步。終於,小獼猴既不會像老獼猴那樣辛勤地司晨報曉,更沒有了臨危不懼、面對敵人挺身而出的勇敢。它現在只有滿肚子的虛榮,每天只會戴上雞冠一樣的高帽子,挺胸昂首走路,或將脖子一伸一縮地吃吃喝喝而已。

  主人對小獼猴失去了信心,小獼猴也失去了“天雞”的光榮稱呼,只是一隻不討主人喜愛的獼猴了。

  小獼猴的故事教育人們,應該繼承和學習老一輩的勤勞勇敢的優良傳統,而不要沾染華而不實、遊手好閒的不良習氣,否則,即使有了好看的外表,也是毫無用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