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家庭作業就是浪費時間
現在孩子的家庭作業已經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情了,很多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任務繁多、題目難度大,還需要家長對孩子的家庭作業寫評語。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家庭作業就是浪費時間的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家庭作業就是浪費時間的原因
讀完《中國青年報》11月9日教育週刊的報道《小學生甩不掉的影子作業》後,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覺得,家庭作業這個問題有繼續深入探討的必要。
據我的觀察,很多教師雖然相當喜歡給學生布置大量的家庭作業,但很少有教師自己認真檢查或者批改。且不說檢查批改家庭作業屬於增加工作量的問題——很多老師可能還根本沒有想到這一點,或者還不怎麼在乎,也不必給老師們戴高帽子扯什麼“奉獻”“責任感”之類——事實上,很多教師根本就沒有時間檢查批改家庭作業。
很多中小城市的學校都是超大班額,一個班六七十人甚至100多人,僅僅是把每個學生的家庭作業看一眼,也得好幾分鐘,何況要認真檢查批改,一個小時都未必夠用。很多教師還要準備教案,要批改課堂作業,有些學校還要求教師批改一種統一的練習冊,月考單元測試的試卷也是必須要批改的,加上要聽課搞教研,時間已經夠緊張了。
但老師不檢查不批改,又怎麼知道學生是否完成是否做得正確呢?只管佈置作業不管學生做得正確與否,只求數量不講質量,這樣寫家庭作業有什麼意義?簡直就是故意浪費學生的時間。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這樣是在誤導學生玩形式主義。
大概就是出於上述原因,很多學校以及教師乾脆要求家長檢查批改學生的家庭作業。可是,有不少家長的知識水平根本應付不了學生的作業,這簡直是在為難家長。所以,如果讓家長督促學生完成家庭作業,並不能保證學生家庭作業的質量,也就是說,從家庭作業上未必能看出學生掌握知識的狀況,可以說,寫家庭作業基本是多此一舉,勞而無功。而且家庭作業的存在讓家長和孩子沒有時間享受正常的家庭生活,孩子們很難感受到家的溫馨,作業甚至是很多孩子和家長之間矛盾的根源。
家庭作業折騰了學生也折騰了老師,家長也陪著被折騰。可問題是部分家長似乎“愛上”了家庭作業,哪個教師不給學生布置些作業,家長就懷疑教師的業務能力和責任感了。
我曾經聽說有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也一再要求教師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因為這樣學生就沒時間到處跑,就安全了。不少教師自己也同樣頑固地認為,家庭作業有助於提高成績,沒有家庭作業的話,學生的時間就浪費了。
可見我們整個社會,對家庭作業以及課業負擔的認識還相當膚淺,“減負”這麼多年,應試教育思維依然主宰著中國的學校教育,家庭作業仍然是我們面前一座險惡而令人憂懼的高山。
教育孩子的方式
愛要有方,嚴要有度
不要替代孩子選擇。 對多元智力的認識。 錯誤與成功同樣重要。 學會誇獎孩子。教孩子欣賞別人,不要以自我為中心。獨生子女常常是別人圍著他轉,他們很少考慮他人,更不懂欣賞別人,自然也就談不上合作,給人際關係帶來麻煩,對未來的事業不利。家長應當教育孩子學會欣賞別人,這樣才會正確看待自己,才能與別人合作好。可經常請其他小朋友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活動,引導孩子欣賞別人。如果能教育孩子從小每遇到一個人,都能向他們學習一個優點,那麼我們的孩子一定會非常優秀。
對於獨生子女:幫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
把握教育孩子的契機。 培養孩子超越自我、自我發展的能力。 教育孩子需要一個過程,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少家長缺少耐心,不明白“過程”的必要和重要,對待孩子學習、犯錯誤等問題,表現得急躁,沒耐心。忽視過程的教育,是一種虛榮和功利的表現,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要回避這種心理!
尊重孩子的個性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人也是如此,孩子生來就有自己的個性。有的孩子生性內向,有的孩子則活潑好動。作為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個性,不要妄圖根據自己的喜好強制的改變孩子的個性。如果一個孩子生來比較內向,父母卻要強迫孩子變得外向活潑。那麼孩子的內心就會和自己的個性發生衝突,導致孩子不自信對自己產生否定,這是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的。父母需要做的是,首先要肯定自己孩子的個性,發現孩子個性中的閃光點。其次父母要理解、欣賞孩子的個性並找到適合孩子個性發展的教育方法,對孩子進行積極的引導。
及時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
良好的溝通,是拉近父母與孩子距離的最好方法。同時也能幫助父母及時發現孩子的困惑或者認知上的誤區,積極的加以引導。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和孩子溝通、交流時,一定不要以家長的姿態教導或者命令孩子,這樣很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家長應該以朋友的角度和孩子進行交流,這樣孩子也更容易對父母開啟心扉,溝通的效果更好。
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一個不自信的人一定不是一個快樂的人。自信心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首先,對孩子一定不要吝嗇你的讚美,當孩子做的對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及時肯定、表揚。家長對孩子過於苛刻,孩子長期得不到肯定,容易產生自我否定和自卑的心理,這是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的。同時父母也要給孩子創造自我鍛鍊的機會,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兒童教育一直是每個父母十分關心的問題。孩子的教育影響其以後的學習生活,所以作為父母一定不要操之過急盲目從眾。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採取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家長教育孩子的誤區
誤區1:超前型
為讓自己的孩子贏在人生競爭的起跑線上,“提前開始”、“越早越好”已經成為許多家長對幼兒早期教育的普遍信條。但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盲目超前往往使幼兒學得快忘得也快,孩子過早對學習產生厭倦。
誤區2:技能型
幼兒教育需要體、智、美、德和諧發展,然而目前許多家長存在重視幼兒學習珠心算、彈鋼琴等技能,而忽視了幼兒智力、情感的發展。適當的生活技能固然對幼兒一生的發展十分必要,但大多特色班為孩子進行技能培訓只是為了家長的需求,違反了孩子心理、生理髮展階段,這樣不僅加重了孩子的負擔,還會導致孩子將來缺乏獨立思維的能力。
誤區3:跟風型
一些家長不是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來為孩子選擇特色班,而是看社會上流行什麼就給孩子上什麼班,今天美術素質,明天劍橋雙語,弄得孩子十分不適。孩子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各種能力發展的時間也是不同的。因此,家長在選擇的時候,要考慮到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儘可能在保護孩子興趣的同時讓孩子的興趣得到延伸。
誤區4:玩樂型
部分家長誤認為讓孩子過一個快樂的童年就是讓孩子盡情地玩樂,這樣純粹玩大的孩子一旦上了小學就會產生嚴重的不適應。因為幼兒良好的早期教育是一個人對社會的知識和技能的建構的基礎,所以,幼兒不僅要過一個快樂的童年,重要的是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產生思索,掌握各種交流的工具,為小學教育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