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城市化的歷史

  美國的城市化始於1690年,隨後經歷了醞釀期、初步完成期、郊區化時期三個發展階段,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一、程序

  城市化的歷史並不等同於城市發展的歷史。城市出現於早期社會,是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產物。美國城市發展始於1609年的歐洲移民,由於地緣因素以及 自然 優勢,早期城市主要是港口城市,集中於美國東海岸,如紐約***1625***、波士頓***1630***、查爾斯頓***1680***、費城***1682***。城市化則是近代工業化的產物,工業化促使城市手工作坊轉變為工廠,城市由原來的商品集散地轉變為工業生產集中地,非農人口逐漸向城市集中並最終超過農業人口,這是初步的城市化。若把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10%以上看作城市化的開始,把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50%以上看作初步城市化的完成,那麼可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具有鮮明的特徵。

  1.城市化醞釀時期***1690年—1830年***

  這一時期美國的城市數量、規模以及城市內部產業結構、就業結構的狀況對後期的城市化程序有重要 影響 ,其特徵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城市數量少,城市人口增長不穩定。1690年,人口超過2500人的城市只有4座,其中波士頓擁有人口7000人,是當時最大的城市。在1690年至1820年這一百多年間裡,城市數量從4座增加到61座,但城市人口的比例由1690年的8.3%降到5.1%,後又升至1820年的7.2%***見表1***。1690年至1790年這一百年是美國曆史上農村人口增長超過城市人口增長的時期。

  第二,農業佔國民 經濟 的主導地位,但城市中從事商業、製造業以及其他服務業的人口比例高。1974年,普賴斯 研究 波士頓、費城和紐約三大城市的結果表明,當時平均23%的人口受僱於商業,24%的人口受僱於製造業,50%的人口從事服務業,4%的人口在政府部門工作。可見,儘管當時港口城市以商業中心聞名***主要與歐洲國家特別是英國進行貿易***,但工業和服務部門仍是吸納勞動力的主要部門。

  第三,以傳統的 交通 運輸方式為主。19世紀初,美國的城市主要分佈於東海岸,由於城市人口流量較小,城市半徑一般不超過一到二英里,畜力、風力、帆船是主要的動力和運輸手段。美國獨立初期,基於天然河流、人工運河以及鐵路的 現代 運輸方式開始出現。

  總體來說,儘管本時期城市化還未開始,但殖民地時期美國東海岸城市的迅速發展為後期城市化奠定了基礎。這些城市大多擁有優良的港口以及富饒的腹地,同時靠近適於航行的河流***如波士頓***,不僅成為內陸大宗農產品出口到歐洲的中轉站,而且更為重要的是,由於資訊的外溢效應,這裡成了商人的聚集地,商人按時聚集於這些城市中的咖啡館和交易所,討論歐洲和東印度的市場狀況,為工業化和城市化奠定了基礎。

  2.城市化開始、加速及初步完成時期***1830年—1920年***

  這一時期是美國工業化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內戰後,美國城市化程序加速發展。以南北戰爭為界,這一時期可分為內戰前***1830年—1865年***和內戰後***1865年—1920年***兩階段。

  內戰前***1830年—1865年***美國城市化的顯著特徵是:

  第一,工業化決定城市化,即先有了工業,有了相關產業和製造商在空間上的集聚才有了城市和產業帶的發展,而城市化又反過來推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在美國工業化早期,城市集中於工業化開始的地方,即美國東北部。城市人口比例由1820年的7%上升到1860年的20%,且在1820年—1860年間,城市人口以每十年平均57%的速度增長,城市規模相應增大。1820年,10萬人以上的城市僅有1座,而到1860年,增加到9座。

  第二,交通運輸技術的改進以及西進運動,帶動了西部城市的發展,尤其是中西部和五大湖區。西部貴重金屬的發現和開採,使舊金山灣地區和科羅拉多州北部派克峰一帶出現了很多礦業城鎮。

  第三,工業化、城市化帶動區域經濟的分化。美國早期的工業化導致美國區域經濟的首次分化。工業化之前,國內市場所需的工業晶由城市裡的工匠生產,而19世紀上半期的工業化,使得製造業從工匠的作坊轉移到非機械化或機械化的大工廠,這帶來勞動生產率以及全要素生產率的巨大增長。隨著製造業向東北部的集中,區域經濟的分化出現。1840年,新英格蘭和中大西洋地區的非農產業就業,份額分別為38%和32%,而其他地區,這一份額為10%以及18%。

  內戰後***1865年—1920年***美國工業化、城市化加速且基本同步進行。19世紀末,美國基本完成工業化。1920年,美國基本實現城市化,這一階段美國城市化呈現如下特徵:

  第一,製造業帶形成,城市化加速。在此期間,美國的工業經濟成熟,順利由農業社會轉變為工業社會。根據韋斯***1974***的研究,此階段近50%的勞動力從事製造業,50%的勞動力從事服務業,從事農業的比例很小。由於工業化向西部轉移,在五大湖周圍的東北部和中西部地區形成了製造業帶。城市化速度在這一階段也最為迅速,城市人口比例由1860年的19.8%上升至1920年的51.2%,標誌著城市化基本完成。

  第二,農奴制度廢除,南部城市化啟動。農奴制度的廢除使南部傳統農業區開始了工業化和城市化程序。內戰以後,南方黑人奴隸獲得自由,人口開始流動,經濟日漸活躍。南部工業化啟動以後,便遵循北方城市化的道路繼續發展。儘管美國南北兩地千差萬別,但共同之處在於它們都是美國立國時的老區,農業人口相對集中。由此可見,城市化的本質就是實現工業化,以先進的工業社會代替落後的農業社會。

  第三,交通革命促使城市化地域範圍進一步擴大。鐵路網的完善,尤其是橫貫東西大鐵路的修建,加強了東西之間的經濟聯絡,人流、物流、資金流開始自東向西流動,促使工業化和城市化向西推進。

  第四,城市內部空間向多中心結構發展。一戰爆發時,美國的城市結構已經定型:高樓大廈分佈在市中心,而市區中心又根據功能劃分為 金融 、零售、 法律 以及其它產業相對集中的區域,居住區向外發展,城市呈多中心發展態勢。由於東西以及南北聯絡加強,工業化以及城市化的區域不均衡狀況開始得到改善。

  第五,以集中型城市化為主,郊區化開始出現。由於原材料的可獲得性,運輸費用、交易成本、規模經濟等原因,大量的人口和產業活動還是集中在市中心,並且通過不斷的競爭和兼併,產業的集中度越來越高。

  3.城市化的新階段——郊區化時期***1920年至今***

  1920年以後,美國城市化進入郊區化發展階段。不同於歐洲的郊區化,美國的郊區化是從城市核心向外自然擴充套件,其推動力是商業利益和消費偏好,即城市管轄範圍隨著微觀個體包括各類 企業 、居民戶、政府區位向郊區轉移自然向郊區延伸。另外,美國政府在此期間的洲際公路計劃以及住房補貼政策也有力地推動了郊區化程序。郊區化促進了美國區域經濟發展趨同,縮小了城鄉差別i也造成了老城中心的衰落。但20世紀90年代以來,市中心的經濟狀況有所恢復。以二戰為界,這一時期可分為兩階段,即郊區化開始***1920年—1945年***和郊區化加速階段***1945年至今***。

  郊區化開始階段***1920年—1945年***的特點可用圖1說明:其中Dx=D0e-bx代表密度梯度公式,表示距城市中心距離變化與產業或人口密度變化的關係。事實表明,與城市中心距離每增加一單位,產業或人口密度曲線以固定的百分比下降。公式中引數b表示密度曲線的斜率。圖1是Edmin Mills用上述密度公式去擬合曆史資料,得出的1910年—1963年各個時期的密度曲線斜率的變化趨勢,可見密度梯度曲線在1920年—1945年間是逐漸趨於平坦的,即在這一時期,人口以及製造業的區位在市中心附近的集中的態勢已經發生改變,距離中心比較遠的區位越來越受到人口和產業的青睞,出現郊區化趨勢。從圖1還可以看出,人口郊區化時間比較早,至少在1880年就開始了,而製造業就業的郊區化速度,在1920年—1948年間比較慢,隨後加快。總體來看,這一階段人口以及產業郊區化趨勢並不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