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各國的爭霸戰爭
在春秋戰國這一歷史階段,戰爭成為主要的歷史現象。不過,對於春秋和戰國這兩個不同的歷史階段,戰爭的形式出現了比較大的區別。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首先,就春秋時期來說,比如楚國在一個一個消滅身邊的小國時,往往就是把你打服就行了,然後還為這些君主保留一塊祭祀先祖的地方。而到了戰國時期,動輒數十萬人的大會戰,乃至數十萬軍隊的陣亡,其慘烈程度是春秋時期難以相提並論的。對此,解釋的原因有很多的,比如生產力的提高,分封制、宗法制的崩潰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等。但是,在筆者看來,人口變化是造成以上兩種戰爭的重要因素。
其次,在春秋中期左右,人口大約為2000萬人。而在戰國末期,人口則增長到4000多萬人。由此,在春秋時期,因為人口較少,顯得土地相對較為富餘。那麼,如果對小國發動滅國戰爭的話,還可以勉強派出人口去接收土地。但是,如果對大國發動滅國戰爭的話,佔領的土地怎麼辦呢,自己國家的人口有限,一下子難以消化這麼多的土地。在這一點上,吳國在本來能消滅越國的基礎上,選擇放勾踐一馬,也有人口有限的考慮。當然,即便越國吞併了吳國,仍然主動贈予楚國等諸侯數百里的土地,也有自己人口有限、無法有效佔領的考慮。
再者,到了戰國時期,人口從2000萬增長到4000萬,這逐漸多出來的一倍人口自然要吃飯的,而吃飯就要有糧食和耕地。但是,對於秦國、趙國等大國來說,自己國家可以耕種的土地是有限的,這就需要發動戰爭就佔領別的國家的土地。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秦國主動消滅了巴國和蜀國,將這一片土地發展為重要的糧倉。不然的話,大量的人口沒有耕地,那可能要危及秦國的統治。再比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的趙國,在吞併了中山國等國家後,國土一下子擴張了近三倍,這也有為了緩解土地供應緊張的考慮。
最後,可能要說了,如果發動滅國統一戰爭失敗的話,也即沒有佔領到耕地的話,那是不是更容易加劇戰國七雄內部的矛盾嗎?對此,在冷兵器作戰時期,不管是戰勝一方還是戰敗一方,都會出現重大的軍隊傷亡。以長平之戰為例,趙國陣亡了四十多萬士卒,秦國同樣付出了三十多萬人的代價。換而言之,一場戰爭造成將近八十萬人的陣亡,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土地供應緊張的問題。進一步來說,對於中國古代歷史來說,人口和戰爭密切相關,當人口超出土地和糧食的供應能力後,戰爭也就容易出現。
春秋時期爭霸戰爭歷史評價
第一:爭霸戰爭加快了統一中國的步伐。大國在爭霸和兼併戰爭中,開拓了疆土。山東諸小國為齊所並,河北、山西諸小國為晉所並,江淮、漢水諸小國為楚所並,西北諸小國為秦所並,使春秋初年百十個國家,縮減成幾個大國,實現了區域性的區域性統一。這種集權趨勢的加強,為全國的統一和中央集權制的建立,起了奠基的作用。
第二:爭霸戰爭加速了新舊制度的更替過程。春秋時代是一個新舊制度交替變革的過渡階級,社會上存在著開始產生的封建制與日趨沒落的奴隸制之間的鬥爭。大國爭霸戰爭,程度不同地打擊和削弱了奴隸主貴族集團,為封建地主階級掃清了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有助於新勢力的發展。尤其如此。
第三:爭霸戰爭,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春秋時代,居住在周邊的蠻、夷、戎、狄不斷襲擾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相號召,與之進行鬥爭,於是出現了空前的民族大遷徒、大交流,華夏族與其他少數民族彼此犬牙交錯,雜居共處,打破了各族間固有的地域界限,為各族的交往、融合創造了十分有利的前提,從而密切了華夏族與其他各族經濟文化的聯絡。如姜戎獲得晉賜予的“南鄙之田”後,披荊斬棘,為晉的開發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山戎特有的“戎菽”***大豆***,也因齊桓公伐山戎而“佈於天下”。正由於各族人民的辛勤勞動,互通有無,相互影響,有力地促進了各族的經濟發展和民族融合。與此同時,各族勞動人民把反對腐朽統治的鬥爭作為他們共同的戰鬥任務。公元前五五六年***周靈王十六年***衛國境內的“戎州人”和工匠一起攻殺衛莊公的史實就是一個例證。至於相互通婚以及統治階級執行的“和戎”政策等等,對民族大融合也起了促進作用。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