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運動領袖歐陽修逝世

  歐陽修***1007~1072年***,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和詩人。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安永豐***今屬江西***人,漢族人,自稱廬陵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出生於綿州,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天聖進士。仁宗時,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英宗,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諡文忠。

  其於政治和文學方面都主張革新,既是范仲淹慶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詩***新運動的領導者。又喜獎掖後進,蘇軾父子及曾鞏、王安石皆出其門下。

  創作實績亦燦然可觀,詩、詞、散文均為一時之冠。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散文近似,重氣勢而能流暢自然;其詞深婉清麗,承襲南唐餘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有《歐陽文忠公文集》。詩歌《踏莎行》。

  歐陽修的墓誌銘

  在他的墓誌銘中是這麼描述張子野的,子野是對張子野的簡稱,他說:子野這個人,外表看起來高興,但是他是一個刻苦的人。他待人渾厚且低調,但是他志節高尚、品德端正,遇到事情敢於決斷,在外辦事的時候喝酒總是心意到了就行。他脫掉帽子的時候,頭髮都禿了而且兩邊都是白髮,讓人感嘆他這麼年輕就未老先衰。話雖然這麼說,但是隻要他自己內心高興就行。他祖上是開封人士,三代都葬在那裡,他也算是落葉歸根!這是歐陽修為張子野寫的墓誌銘,通俗易懂,短短几句就把他的性格特徵和往日的工作作風描寫的很清楚。

  通過上述,相信你大概瞭解他是如何給別人寫墓誌銘的。曾經為好幾個人寫過墓誌銘,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范仲淹***,從那次以後他就再也不敢輕易幫別人寫墓誌銘。由於范仲淹的特殊地位,而且他非常的敬重范仲淹,他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修修改改才把這篇墓誌銘寫好。結果寫好遞給範的家人過目的時候,他們大怒歐陽修怎麼能這樣寫?他們的意思是一定要寫好的一面,且要誇大死者。但是歐陽修實事求是,認為實事求是的記錄一個人的生平很重要,這能讓活著的人看到真實的死者,同時也起到警示後人的作用。

  這便是歐陽修寫墓誌銘的目的,同時也可以看出他做人的原則,並不會因為我們之間關係很好就說你好,這是先賢值得我們尊敬的地方。

  歐陽修詞的特點分析

  歐陽修詞作同時留有的紅塵煙花之地的花間遺風、高雅惡俗並存的現象,以及涵蘊的疏雋、深婉等多層次的審美要素,為後人的接受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歐陽修的豔詞,有些人稱呼他為一代儒宗,一代文章冠冕。描寫的一些豔詞,詞章幼眇,溫純雅正,溫柔寬厚,溫潤秀潔,風流閒雅,風流自命,風流蘊藉。

  歐陽修詞整體上還是基本保持著五代詞風,只不過帶上特有的時代氣息和個人的氣質秉性,體現出雅俗並存的特點。其詞的雅與俗,成為後世爭論不休的話題,在詞史上是一值得研究的典型個案例。

  歐陽修雖然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人,他的一些詞中豪氣也是是很少見到的,不過卻用清新峻潔的語言抒發疏朗放曠的豪放情懷,不會刻意去鋪排辭藻,也不會使用典故去寫這個事情,他所寫的詞的意境遂如同生活本身一樣樸素明鮮明。歐陽修詞之所以形成這一種別具一格的審美格調,大部分是因為詞中有些一些豪放因素有著一定的關係。

  歐陽修小詞是以文章來選取而寫下來的,不經意間就會將士大夫的情趣與感慨寄託在詞的整個詞意中去,通過小詞來反襯自己的想法。小詞所佔用的空間境界和情感境界的變化,讓這個詞都呈現出別種美學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