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的文化是怎樣的
五代的開國之君,都是唐朝的藩鎮,靠軍事割據發展起來的,因此這一時期的歷史特點是戰爭頻仍,政權屢有更迭。這一時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戰爭徵賦不斷,長安和洛陽都曾被毀,所以前人把五代稱為“五季”,也就是末代,最差的意思。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五代十國的文化:史學
史學取得了重要的成績。《舊唐書》是這一時期撰成的最重要的史學著作。唐代原有吳兢、韋述編撰的前朝國史,歷朝實錄也比較完備。但由於安史之亂和藩鎮戰爭,歷朝實錄多有亡佚,特別是武宗以後六十年的實錄未能流傳下來。這使唐史的修撰遇到困難。五代時,首先重視了蒐集唐史料的工作。後梁末帝下詔徵集唐代的家傳以及公私章疏;後唐明宗設三川搜訪圖籍使到成都一帶搜尋唐實錄,並明令保護唐人碑碣,這就為《舊唐書》的編撰做了重要而及時的準備。
後晉天福六年***941***至開運二年***945***,劉昫、張昭遠等人撰成《唐書》二百二十卷***今本均為二百卷***,後世稱為《舊唐書》。儘管歷來認為《舊唐書》有不少缺點,主要是對原始材料缺乏加工,唐憲宗以前多照抄國史、實錄,而唐穆宗以後系編纂雜說、傳記,但也因此儲存了大量唐代的原始資料,受到後世史學家的重視。此外,王仁裕撰《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唐玄宗時的朝野逸事,王定保撰《唐摭言》詳述唐代貢舉制度,尉遲偓撰《中朝故事》記載唐末四朝的舊聞,劉崇遠撰《金華子》記敘唐末朝野故事,孫光憲撰《北夢瑣言》記載唐及五代土人逸事,等等。這些五代十國時期的撰著都有不同程度的史料價值。
五代十國的文化:詩詞
詩詞五代十國是詞的重要發展時期。西蜀和南唐詞人較多,水平也較高,從而成為兩個中心:西蜀有韋莊、歐陽炯等人,他們的作品後來由趙崇祚等收入《花間集》;南唐有馮延巳、中主李璟、後主李煜等人,李璟父子的作品,後人集刻為《南唐二主詞》。李煜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詞人。晚唐五代的詞大都是描寫統治階級的享樂生活,題材庸俗,境界狹窄,風格柔靡。花間派的作品就是這種風格的代表。李煜前期的作品也是如此,但他在國亡被俘以後寫的詞,或慨嘆身世,或懷戀往昔,形象鮮明,語言生動,把傷感之情寫得很深摯,突破了晚唐以來專寫風花雪月、男女之情的窠臼,在內容和意境兩方面都有創新,為北宋詞的發展開拓了新的領域。
五代十國的文化:繪畫
繪畫五代十國的著名畫家有後樑的荊浩、關仝,南唐的董源、巨然、徐熙,後蜀的黃筌等人。荊浩擅長畫崇山峻嶺,關仝師承荊浩而有發展,擅長畫關河之勢,兩人並稱為“荊、關”,是五代時北方山水畫的主要流派之一。董源、巨然擅用或濃或淡的水墨描繪江南景色,兩人並稱為“董、巨”,是五代北宋時南方山水畫的主要流派之一。黃筌擅畫宮廷的珍禽異卉,徐熙擅畫江湖上的水鳥汀花,兩人並稱為“黃、徐”,當時有“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的諺語,形容兩人作品的不同風格。此外,顧閎中所畫《韓熙載夜宴圖》,亦為傳世的藝術珍品。
五代十國的文化: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唐朝末年,雕版印刷比較發達的西蜀,印刷品主要是占卜書、字書等。後唐時,開始刻印“九經”。長興三年***932***,明宗命國子監以西京的石經為根據,校正“九經”,抄寫做注,僱雕字匠人刻版印賣。這項工程用了二十年時間,直到後周廣順三年***953***六月才刻印完畢。從此,刻本“九經”廣為流傳。後蜀也專門印製,導致“蜀中文學復盛”。後漢時,又將《周禮》等未刊的“四經”刻版印行。刻印“九經”促成儒學經典的普及,有利於文化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