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四大高僧之憨山德清

  憨山德清 ***1546-1623***,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俗姓蔡,字澄印,號憨山,全椒***今屬安徽省***人。宣講三教一理,主張禪淨雙修。其佛學思想受蓮池祩巨集的影響頗深,與紫柏真可堪稱至交,突出功業是中興曹溪。他的學問,幼師孔子,少時師老莊,最後皈於佛。

  人物生平

  憨山德清禪師,字澄印,俗姓蔡,安徽全椒人。德清禪師幼時即懷出塵之志。七歲時,叔父病喪,停屍於床。德清禪師放學回來,他的母親騙他說:“汝叔睡,可呼起。”德清禪師便連呼數聲,也不見叔叔答應。他的嬸母聽了,倍感傷痛,哭道:“天耶!那裡去也?”母親回答道:“汝叔死矣!”德清禪師很迷惑,便道:“死向什麼處去?”母親不能回答。不久,另一位嬸母生了一子,德清禪師隨母親前往探望。見初生嬰兒如此模樣,德清禪師便問母親:“此兒從何處得入嬸母腹中耶?”母親拍了他一掌,說道:“痴子,你從何入你娘腹中耶?”從此以後,生死去來之疑問,便常常縈繞於德清禪師之心中[1]。

  九歲時,他已能唸誦《法華經》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十二歲時,從南京報恩寺西林永寧禪師出家。當時,無極明信禪師正在報恩寺三藏殿講經。永寧禪師於是攜德清禪師前往禮謁。趙吉貞***大洲***居士當時亦在座下聽經,一見憨山禪師,便撫而問之曰:“汝愛做官?要做佛?”德清禪師道:“要作佛。”趙吉貞居士讚歎道:“此兒不可輕視,當善教之。”從此以後,西林禪師便請人教德清禪師學習《法華經》和《四書》等內外典籍,以及為詩作文之法。在寺中聽習《法華經》及一些儒典。

  十九歲時,他前往棲霞寺從雲谷法會披剃,參禮雲谷法會禪師。雲谷禪師令他閱讀《傳燈錄》和《高僧傳》。當他讀至《中峰廣錄》這一部分時,德清禪師忽然心生歡喜,決志參禪。於是他便請求永寧禪師為他剃度,並焚棄俗書,專究生死大事。德清禪師雖用功精勤,惜乎未得其要,終無所入。於是他便改持阿彌陀佛聖號,晝夜不斷。一天晚上,德清禪師夢見阿彌陀佛現於空中,醒後心大歡喜,自信此生修行必可成辦。不久,德清禪師又從無極明信禪師聽習《華嚴玄談》,得悟法界圓融之旨,因自號澄印,以示對清涼澄觀大師的仰慕。

  嘉靖四十五年***1566***,德清禪師二十一歲。報恩寺忽遭雷火,歸於瓦礫。德清禪師遂發捨命修行之志,以便日後復興祖庭。於是他隨同妙峰禪師結伴遠遊。中途,妙峰禪師俗獨自隱修,不辭而別。德清禪師只好獨自至五臺,見北臺憨山,奇秀可愛,遂默取為號,“憨山大師”因此而得名。北臺其地苦寒,不可留居,不久,德清禪師遂乞食東遊。

  同年,德清從無極明信和尚聽清涼澄觀的《華嚴玄談》,聽到十玄門理論時,頓悟法界圓融無礙之旨。因為欽慕澄觀,德清就以“澄印”作為自己的字。這一年,德清從無極受具足戒,二十六時就外出遊方。

  人物佛學

  關於德清的佛學思想,吳應賓在其《憨山大師塔銘》中曾說,德清有與圭峰宗密、覺範和延壽諸家相似之處,在法界觀上似宗密,在文字禪方面似覺範,在以心為宗方面似延壽,可見其思想,並不拘於一家。

  德清是臨濟系統內的禪僧,在禪學觀上,德清堅持原禪的一些基本觀點,他論為人人自心光明圓滿,各各現成,不欠毫髮,眾生因為無始劫來的愛根種子造成的深厚妄想,障蔽了這個妙明之心,得不到真實受用,一心只在妄想世界裡做活計,流浪生死。只要一念頓歇妄念,就能徹見自心,清淨本然了無一物,這就叫悟。他強調,所謂修,所謂悟,都是修此心,悟此心,不是離開自心而別有可修可悟者。

  德清進一步證明為什麼只需修此心,悟此心,他認為,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佛法只是解說這八個字。心外無法,心外無事,所以,“除此一心,無片事可得”***《示蘄陽宗遠庵歸宗常公》,《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七***。所謂事法,只是識所變現,識只是心迷而有,已經失去真如之名,推究自心,則了無可得之處。

  從本質上講,禪宗向上一路,直指自心,明心見性,頓悟成佛,無需修行,而處處都真,平常生活,都見法身,“江光水色,鳥語潮音,皆演般若實相;晨鐘暮鼓,送往迎來,皆空生晏坐石室見法身時也。”***《示靈州鏡上人》,同上卷三***不但無修,也無知解,無文字般若,要將從前知解,盡情脫去,一點知見都用不著,要將文言字句,全都去除。“所讀之般若,又豈有文言字句,寄於齒頰之端耶?”***同上***這卻是與真可有些差異的。但是,末法時代,“吾人積劫習染堅固,我愛根深難拔。”***《答鄭琨巖中丞》,同上卷一***所以不可能像祖師那樣的直指,學人不能頓悟,而有參禪提話頭之說,但祖師們並未有公案話頭之類。德清並不反對參話頭,他只是指出,參話頭不是在公案話頭、文字語句上下功夫,要的是參究自己,而禪界學人,卻“不知向根底究,只管在話頭上求,求來求去,忽然想出一段光景,就說悟了……如此參禪,豈不瞎卻天下後世人眼睛?”***《示參禪切要》,同上卷六***德清強調參禪要下疑情,有懷疑精神,他非常推崇“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這一原則,疑情破處便是悟。參禪又要有大勇猛力,大精進力,大忍辱力,決不能思前算後,決不能怯弱。

  其實這種參禪也非人人都能參得,參禪也須是中上根器的人才行,鈍根眾生不能下苦心參究,即使參,也得不到善知識指教,恐怕錯用了心,而落下邪道,這樣豈不虛過一生,對於這些人,可以修唸佛求生淨土這一直捷方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