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厚江講語文讀後感

  把語文課上成語文課體現在三個“語”上:以語言為核心,以語文學習活動為主體,以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為目的。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

  孫紹振教授說:“語文是難的!”近來讀黃厚江老師的《語文的原點——本色語文的主張與實踐》一書,深感孫教授話中的真諦。

  語文之難,並不難在讓人無從下手,恰正與數理化等相反,對於語文,誰都能教,誰都能學,而卻正因如此,沒了一個明確的標準。於是,教得好與不好,學得好與不好,就變成了一個難下定論的問題。在我看來,語文之難,難在分寸之間的把握。

  黃厚江老師說,語文失去了本真,被嚴重異化了。細想來,這真的是當前語文教學中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隨著時代的變遷,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新的教學理念層出不窮,而作為語文老師的我們卻越來越不知該教什麼、該怎麼教了。以前的課堂,先生講授,學生筆記,紮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誦讀、識記,從拼音開始,字、詞、句、段、文,一樣也不落下,雖枯燥單調了些,但學到的東西卻是實實在在的,所以要考我們這一代人,除非是不想學的,語文的基本素養大都是沒有問題的。而今,條件好了,教學形式多樣化了,課堂教學也生趣了,但學生卻變得不懂語法、不會標點,甚至連個拼音都拼不來、寫不像了,真是怪哉、怪哉!記得剛帶初一時,第一次佈置學生抄寫第一課的生字詞並注音,在我看來幾等於小學一年級水平的作業,他們卻著實將我整了個焦頭爛額——有不會寫拼音的,有不分四聲的,還有不知把音調標在何處的……這讓我很訝異,這六年他們竟都是鸚鵡學舌過來的嗎?後來我知道,他們學英語也不再學音標了,全跟著老師、錄音機讀單詞,我不禁感慨:看來他們是要將鸚鵡學舌進行到底了!於是,在教第一篇文言文《鄭人買履》的時候,我也就不再抱怨一個“定語後置”句式花費了整整一節課來講解——因為要講“定語後置”,必得先知道什麼是“定語”,又得先把詞性分類也講一遍。於是儘管花了一節課,卻也只是講了個皮毛而已。同事說,不必講得太細,慢慢會懂的;雖然至今成效不是很明顯,但我還是寧願剛開始時多花點工夫,若不打好這基礎,怎麼可能真懂呢?

  我是一個喜歡踏實做事的人,所以我一直覺得基礎知識很重要。於是剛參加工作時,確實有個很大的毛病,講課太重基礎、太細緻,所以很多時候會走入一個當前語文教學的大忌諱——語文味不足。這也是我第一次公開課評課時同事向我提出的建議。確實,就拿一篇文言文來說,“言”固然很重要,但若只重“言”而忽略“文”的話,那就是隻看到語文的“工具性”而看不到其“人文性”了,這可正與“新課標”中提出的“語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相違背的。於是,慢慢地,我開始將重點轉移,開始更多注重對文字形式、意義等的探究,可是又開始走向另一個誤區——學生連最基本的字詞句的意思都不甚明白,連文字內容都沒有真正讀懂,就讓他們大談寫作技巧、作品意義,這不是很可笑嗎?正如黃老師所說的“無本之木”。無怪學生在答題時常常會講一些套話,就比如碰到一道說明文的語言賞析題,大多數學生的回答是這樣的:這個詞用得好,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科學性、嚴密性;如果刪掉,就無法體現。瞧瞧教的多好,學得多好,全把說明文語言的特點之精髓掌握到手了。可惜的是,大多數題這樣空而泛地套答是一分不得的,你看這有多諷刺。這就是因為平時教學中我們太過注重分析方法,而忽略了最基本得問題——學生究竟有沒有讀懂課文呢?

  於是,我開始陷入迷茫,究竟語文課該教什麼?黃厚江老師在書中說,語文對學生的用處最基本的是兩個:一個是讓學生學會學習語文,能夠運用語文,會讀會寫會聽會說;一個是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為學生搭建精神的小屋,或者叫建設精神的家園。而這兩點歸結到底,其實就是“新課標”中提到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而要想上好一堂語文課,就必須將兩者統一起來。那麼,如何將兩者統一起來呢?黃老師認為,這兩個方面就像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兩者的統一是自然而然、和諧融合,並不需要刻意追求、牽強附會。故,“在語文教學中,語文的人文性總是在語文的工具價值實現過程之中得到體現得。”對此,我認為要完美地將兩者統一起來實屬一件不易之事,故我們對不必刻意為之,但必須得懂得把握好分寸。

  近來正在上《送東陽馬生序》一文,文章很長,可算是初中階段教學的最長的文言文之一,字詞的理解也不易,且要求我們全文背誦。於是,我們首先要做的必得是讓學生弄懂文意,誦讀文句,若是有人奢望著直截了當讓學生自讀三遍就領會文章寫作意圖,或是大談“你從中學到了什麼”諸如此類的問題,學生的回答只能是淺顯的,根本是在敷衍你罷了,你切不必想要求他們會有深刻反思之類的。但話又說回來,只疏通了文意或讓他們熟讀成誦之後,難道他們就自然會深入理解作者透過文章對我們的殷殷勸學之意了嗎?也未見得。記得在疏通第一段文意後,習題中有這樣一道題:“作者為什麼要寫同舍生穿戴華麗的情節?”大部分同學的答案是:運用對比手法,突出作者生活的簡樸。一點沒錯,但問題是作者寫作此文的目的並不是要向我們哭窮,而是要以自身親身的經歷來勸勉我們***更直接的是要勸勉馬生***勤奮、專心,克服一切艱難困苦,努力成就大業。其實從文中“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的句子中,我們不難體味到,作者在此通過同舍生與己穿戴之對比,突出己之鄙陋,而最終之意卻在表現自己勤奮好學,終能將艱苦生活化為動力,成為成功之墊腳石。對文字這一層意思的理解,光靠熟讀成誦、疏通文意的教學是不夠的,必須組織學生深入探究才可。故在教學中,我們切不可忽略這一點才是。如果能將兩部分教學很好地結合,相信學生會有更大的收穫,而這全在於我們要能智慧地把握分寸!

  當然,語文課除了教什麼的難題,怎麼教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以前好多學生總是覺得上語文課最沒勁,聽說讀寫之外就再無其他;甚至很多時候,我們的課堂只剩下聽、讀、記而已。在這樣的教學中確實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來。都說,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失去了興趣,也便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可能對一部分極理智的學生,他們尚且肯為了考試好好記一記,但絕大部分學生是“任性”的;即便是那部分願意屈就的學生,真的學到知識有所收穫了嗎?怕只是在考試中能答題而已吧,未見得真的能提高語文素養!於是,我們千方百計地想出一些新花樣,什麼多媒體輔助教學,什麼分組討論,什麼表演學習……不可謂不盡心,不可謂不絞盡腦汁。的確,我們的語文課變得生動多了,輕鬆多了,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喜歡上語文課了,上課也開始積極主動了,但不幸的是,大家並沒有因為喜歡而學得更好,甚至還不如從前。這於我是深有感觸的。

  我帶的班是出了名的“不吭聲”,上課不管問什麼問題,他們都保持緘默,課堂氛圍死氣沉沉。這樣的課別說學生,老師上著都覺得沒勁,若是碰上公開課,那就是雙重摺磨。我於是想了很多辦法,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在幾經努力下,終於有了成效:學生上課積極主動了,師生互動多了,同學討論熱烈了,每堂課都在一片熱鬧中進行,看似形勢一片大好。但漸漸地,我們又發現了新的問題——大家在合作討論、交流的同時,記的卻越來越少了,以至於每次到默寫、作業時,情況還不如以前。於是我又開始迷茫,究竟怎樣上語文課才是好的呢?是注重“實”好還是“華”好呢?

  黃厚江老師在書中指出,一堂好的語文課應該是大多數人都能上得出的課,絕不是隻有少數人或個別人才能上的課,那種唯新為好、唯奇為好、為“美”為好的評課標準是不恰當的。的確,如果我們過於注重形式,過於注重課堂氣氛,或許是一堂適合表演的公開課,但不能算是一堂真正好的語文課。畢竟,評價一堂課好與不好的一個很重要的標準還應是學生究竟有沒有收穫,收穫有多少?而在“表演”中,大多數情況學生學到的並不多。那麼,這樣的語文課又怎能算是上上等課呢?但同時,我也覺得黃老師有些言辭有失偏頗。就以教師的普通話來說,黃老師認為不必太過在乎,普通話講的不好的語文老師未必就上不好語文課。但我卻以為,能標準、流利地適用普通話教學是一個語文老師最基本的素養之一,若是學生連你說的普通話都不能很清楚地聽明白,他們還有什麼可能會學好你的課呢?況且,朗讀是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若是兩位教師同樣充滿感情地朗讀一首詩,一位能適用標準流利的普通話,而另一位則是用不倫不類的普通話,我想誰都會被前者帶動情感,而後者帶來的喜感多半要比情感帶動更多吧。所以,誰說一堂普通話標準的“美”的語文課就不是好的語文課呢?至少,這是能錦上添花的。因此,我們既不能太注重形式,因為形式有時會扼殺內容;但我們也不能忽略好的形式也是有利於內容的表達的。究竟是華而不實,還是實而不華,我想都不盡然,關鍵還在於把握好分寸,以學有所得為最大目標!

  “語文是難的”,分寸之間,須懂得把握,方能教好語文、學好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