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經典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是指自2006年之後出現的一種材料作文形式。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1

  材料作文範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題者只給出一些文字或圖畫材料,要求應試者根據所給文字或圖畫的內容自己命題進行寫作。材料作文是隻給材料不給題目,題目的確定,完全是靠應試者自己對所給材料的理解與把握而定。從命題的角度看,命題作文實際上是他命題,而材料作文則是自命題,這就是二者的主要區別。

  洞悉材料作文

  【考點詮釋】

  材料作文,是根據所給材料和要求來寫文章的一種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點是要求考生依據材料來立意、構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來源,不能脫離材料所揭示的中心來寫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題者已經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給考生了。一般來說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兩部分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記敘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語式材料和圖畫式材料。材料作文比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更有利於考生髮揮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過自己對材料的理解和解讀,選擇適合自己的文體進行寫作。

  【經典考例】

  1、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不能改變容貌,但你可以展現笑容。 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

  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拓寬它的寬度。

  這段話對你有什麼啟發?能引發你怎樣的聯想?請依據材料中的一句話或幾句話,確定中心,寫一篇文章,不少於500字。

  ***2002年江蘇南京市中考作文題***

  2、這裡有美麗的自然風光,這裡有豐富的人文景觀;這裡有溫暖關愛,這裡有友誼信任,這裡有拼搏進取;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周圍充滿了陽光雨露,充滿了親情友情,充滿了合作競爭。

  請你根據提示所提供的內容,選取其中的一個方面或將幾個方面有機的聯絡起來,自擬題目作文。

  ***2003年湖南長沙中考作文題***

  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文章。

  當幼鷹到足夠大的時候,鷹媽媽便把巢穴裡鬆軟的鋪墊全部扔出去,這樣,幼鷹們就被樹枝上的會刺扎到,不得不爬到巢穴的邊緣。而此時,鷹媽媽就把它們從巢穴的邊緣趕下去。當這些幼鷹開始墜向谷底時,它們就會拼命地拍打翅膀來阻止自己繼續下落。最後,它們的性命保住了,因為它們掌握了作為一隻鷹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本領--飛翔!

  ***2004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題***

  【優秀例文】

  1、2003年湖南長沙中考優秀作文

  風雨中,我傷害過不該傷害的人

  一考生

  有人說,人一生下來就開始透支母親的生命。可我一生下來就是為了報復父親。我永遠不會忘記他和媽媽離婚的情景。判決時,我最終還選擇了父親,我要讓他難過一輩子。沒過多久,父親又結婚了,這更加深了我對他的仇恨。

  雖然繼母總是竭力地想討好我,我卻從來沒有對他笑過一次。父親常被我氣得青筋暴起,每每這個時候,我的心裡總會燃起一絲可怕的喜悅。幾年後,他們有了自己的小孩,不過他只是個病秧子,三天兩頭得送醫院,我經常半夜醒來,看見父親開車送弟弟去醫院,繼母在門前鬼哭狼嚎的場面,我變成了一個麻木的觀眾,沒有一絲擔心。

  那天,我接到了重點中學的通知書,這是我十幾年來除了報復父親之外最大的心願了。回到家,我把通知書朝桌上一扔,“我考上重點中學了,明天報到,先交三千!”父親拿過通知書,眼角稍微揚一下,但馬上又恢復了沉重。我知道,這幾年來,弟弟的病幾乎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但我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的,只見父親慢慢地起身,來回地踱著,最後他下決心,走到繼母面前說:“小偉的病要治,萌子的書也要讀”。“家裡就剩這三千了,醫生說小偉隨時可能要動手術,這錢可不能用啊!”繼母哭著說。“可咱也不能誤了萌子的前程啊!”說完這話,父親衝出了家門。看著這一切,我有了一點心酸。

  第二天,醫院來通知說,弟弟可能不行了,要我們有心理準備,那一刻,我第一次有了一絲震撼,那一天,我懷著一顆慚愧的心弟弟一眼,是分別後的第一眼,也是最後一眼。

  我去重點中學的前一晚,父親把我叫進了他的房間,語重心長地說:“萌萌,其實我不是你生父,當初他拋棄了你們母女倆,我為了保住你母親的名聲才跟她結婚的,我們約好等你長大一點後再離婚,沒想到你當初選擇了跟我……”

  這番話猶如晴天霹靂,我怎能相信自己一直報復的父親,居然是我最大的恩人,是一個與我毫不相干卻白白養了我十幾年的人……看著眼前未老先衰的父親,我的那些仇恨變得不堪一擊了,我撲進父親的懷裡,大聲哭著說:“爸,我對不起你!”父親拍了拍我說:“父親是永遠不會責怪自己的兒女的!”

  原來,這十幾年我白活了。只有今天,才真正找到了自我。

  佳作探勝:“這裡有溫暖關愛;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周圍充滿了陽光雨露,充滿了親情友情,充滿了合作競爭”,本文讓讀者更深地體會到這一點。作者圍繞材料所包含的中心,敘述了一個家庭生活故事,將兩代人的情感衝突置於矛盾之中,有力地揭示了所要表達的主題。平鋪直敘地寫父愛,寫親情,難於寫出真正的父愛和親情,而本文作者通過運用對比和誤會的筆法來傳達這種情感矛盾,尤為深刻而且讓人怦然心動,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說本文最大的優點就是談真感受、訴真感情。

  2、2004年河北省中考優秀作文

  伴著“痛”的愛

  一考生

  我是一個農村的孩子。打記事起,我爹曾多次對我說,農村苦,農村的孩子需要堅強。十幾年來,我一直就是伴著“痛”的愛長大的。

  在小學畢業時,幸運之神降臨到我的頭上,由於成績優異,我被縣城一所私立中學免費錄取。

  記得開學的那一天,爸騎著那輛跟了他二十多年的自行車,為我馱著鋪蓋。我在後面揹著大包、小包,小跑著。一路上,父女倆沒說一句話。我知道,爹還趕著去幹活呢,他說過誤半天工要扣十來塊錢呢。

  來到新的學校,學校裡的人多得像趕集似的:校門口停滿了小轎車、麵包車和各式各樣的摩托車。爹則把他那輛破自行車靠在一棵小樹上,也上沒鎖,扛著鋪蓋捲走進擁擠的人群。我緊跟著爹,生怕走散了。我周圍都是大人們,我人小,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擠了進去。爹幫我找到宿舍,挑了挨著窗戶的一個床鋪,爹說這兒陽光好,不潮,冬天也暖和。至於其他安慰之類的話一句也沒說,放下鋪蓋卷,轉身就走。“爹”,我大聲喊了一聲,爹轉過身來,“啥事?”我望著爹沒吱聲,爹苦笑了一下,轉身又走了。我強忍著淚水,自己收拾床鋪。看著別的家長幫著孩子鋪被褥,整理東西,我的淚刷地流了下來,但我馬上擦乾了淚水。爹說過,農村的孩子更需要堅強。

  以後,學校每次放假,我都是自己回家,有時坐車,有時步行。回家以後,自己生火做飯,並拾掇房間,然後邊看書邊等著爸爸、媽媽、小弟回來,這是多年來養成的習慣,從未改變過。

  光陰荏苒,一晃就是三年。今天就要中考了,早上五點鐘我就起了床。媽媽昨晚去廠裡幹活還沒回來,爹也早早地幹活去了,我自己做熟飯,飯後,坐車去考場。就在我將要走進考場的大門時,一個熟悉的身影突然出現在我的視野中。萬萬沒有想到,是爹,爹騎著他那輛破自行車來了。頓時,我的淚水在眼裡直打轉。“爹,你怎麼來了,誤一天工十幾塊錢呢!”,“農活再忙,我閨女一個人考試,我不放心,快進去吧,一會兒就考試了,爹在外邊等著你。”

  寫到這裡,我的淚水禁不住流了下來。爹,你放心吧,我一定會考好的,因為有爹您在外邊等著我,還有爹您多年來囑託我的那句話……

  佳作探勝:本文作者很好地把握住了材料所揭示的中心:為了孩子健康成長而貌似“殘忍”的父母之愛。真正理解好這種愛,才能寫好這篇作文,否則容易流於一般的父母關懷之上了。通觀全文,本文的亮點主要有三點:一是用一個恰當的標題恰當地表達了中心,鮮明有力,而且富有思辯性。二是作者將父親的愛轉化為培養自己的堅強這一認識上,使主題具體可感,有利於文章的寫作。三是用富有真情的敘述語言表達了讓人感動的故事,擺脫了過於華麗不實的文辭而透露出了一種自然而然的情真意切。

  【寫作策略】

  在話題作文出現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試卷中經常出現的一種作文考查形式,在話題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話題的背景,材料與文章是一種疏遠的關係;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則是作文觀點的重要載體,是寫作內容選擇和立意的依據,考生必須從材料中提煉出一個觀點進行寫作,離開了材料就是離題,文章與材料是一種很親密的關係。由此可見,寫作材料作文,必須針對其“材料重要性”特點,採取有效的寫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寫出高質量的考場作文,具體來說要特別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一、讀懂材料,全面把握

  讀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寫作的重要前提,沒有讀懂材料必然會模糊作文,以致出現偏題或者離題的現象,讀懂材料必須全面把握,切不可斷章取義,執其一端,而要抓住重點,明白內容,理清關係,理解中心,為立意奠定一個較好的審題基礎。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從某一區域性入手,只抓住片言隻語不放,否則容易跑題。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語或語句,深刻理解其本質意義,這對於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幫助。

  如2004年哈爾濱市中考作文題的材料為: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美麗的雕塑,有人問他:"你是怎樣雕出這座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這座雕像原來就在那裡,我只是將它多餘的邊邊角角去掉而已。"其實,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邊邊角角,就能獲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整體上看是講“雕塑”與“個人成長”之間的一個類比關係,關鍵詞是“邊邊角角”,要注意聯想到自己成長過程當中多餘的可以去除的一些東西,可以是行為、習慣、語言、穿著等等。如果把重點放在如何“獲得完美的自我”則沒有抓住材料的中心,顯然是跑題了。

  二、立意求準,力求新穎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壞直接影響到作文的深刻與否和創新程度,因此,寫材料作文,在讀懂材料的基礎上,要儘量在立意上求準求新。

  所謂求準,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內容,牢記主題必須從材料中得來,切不可脫離材料,否則就容易寫出失敗之作。

  所謂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維定勢,超越一般人的慣常思路,應該發人之所未發,言人之所不能言,力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在“新”字上下功夫,這樣寫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煥發出創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當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一般來說,引用材料有兩種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化用***。根據文體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寫成議論文,開頭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其他文體也不能完全脫開材料,要在恰當的地方直接和間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則容易造成於材料疏遠的感覺。

  【訓練題目】

  選擇下列一道題目,根據所給材料,自己確立中心,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600字左右。

  1、有一隻老虎,看見曾打敗過自己的水牛被農人吆喝著耕地,便去問牛為什麼怕農人,牛說因為人有“智慧”。老虎向農人要求看看他的“智慧”。農人說把“智慧”忘在家裡了,可以去拿,但要先把老虎捆起來,免得他走後老虎把牛吃掉。老虎聽從了。農人回村叫來村民,把老虎裝進鐵籠,對老虎說:“這就是‘智慧’”。

  2、世界球王貝利喜得貴子,有記者賀道:“看他長得多壯實,今後他一定會成為像你一樣了不起的體育明星。”貝利聽了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他有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但是絕不會有我這樣的成就,因為他現在很富有,缺乏先天競爭意識,而我小的時候卻是非常貧窮的。”

  3、美國康奈爾大家的教授三好威克做過一個實驗,把幾隻蜜蜂放進一個平放的瓶中,瓶底向光;蜜蜂們向著光亮不斷碰壁,最後停在光亮的一面,奄奄一息;然後在瓶子裡換上幾隻蒼蠅,不到幾分鐘,所有的蒼蠅都飛出去了。原因是它們多方嘗試——向上、向下、向光、背光,一方不通,立即改變方向,雖然免不了多次碰壁,但最終總會飛向瓶頸,脫口而出。

  2

  人心好比一堵高牆,“高牆”曾誇下海口:“想要從我頭頂跨過去,比登天還難,就算是“鯉魚跳龍門”的堅毅決心,也休想逃離我“高牆”的陰影。生活在“高牆”陰影下的人們終日遑遑不安,可是想穿越“高牆”看世界的人卻越來越多。

  痛恨”來到“高牆”下,用尖銳刻薄的話語中傷“高牆”,還用花言巧語煽動無知的人群,攻擊“高牆”,而“高牆”無動於衷,反而比以前更高、更堅固。不過,“高牆”看著仇恨它的人們,心中的悲涼愈益加深,不由默默地流下了孤單的淚水。

  “堅毅”趾高氣揚地對著“高牆”大呼:“我就不信,用我比愚公移山的毅志與精衛填海的決心砸跨不了你這堵廢牆。就這樣,“堅毅”開始了砸牆行動,年復一年,“高牆”不僅毫髮未損,反而比以前更堅硬,而“堅毅”仍“辛勤”地勞作著,“高牆”不禁感到好笑,“真是個蠢材,以個人的力量就想毀了我,做夢吧!”人們聽到的只是一串陰森的冷笑。

  “關愛”聞此笑聲,覺得這人傲慢而又寂寞,渴望得到別人諒解卻又心胸狹窄。於是,她來到“高牆”之下。“高牆”望著“關愛”,輕蔑地說:“有什麼方法,儘管使出來!”“關愛”微笑著,眼裡的淚光閃耀著,他用手撫摸著“高牆”曾經因流淚而長滿了苔蘚的痛處,溫和地說:“你就那麼想控制你陰影底下的人,比如‘痛恨’、‘堅毅’、‘嫉妒……’,他們想衝破你,得到屬於自己的幸福,你卻狠狠地壓抑著他們,致使他們的靈魂變得醜陋。你以為自己很快樂,可事實恰恰相反,你在與他們鬥爭的時候根本就忽視了外面的陽光世界。”

  “高牆”聽到“關愛”的話,淚水不由自主地流淌著,最後“高牆”倒下,變成了一塊塊石頭,靜靜地躺在溪水邊,為行人休憩;變成了一枚枚透亮的鵝卵石,為城市增添了色彩;變成了一顆顆塵埃,快樂地飛舞在空中。

  關愛能化解怨恨,溶解嫉妒,蒸發疑慮,它能使我們心胸更廣闊,越過心之牆,做自己快樂的事。

  點評:

  同題作文新者勝。考場上,誰的寫作角度巧妙、誰的情節出人意料、誰的語言文采飛揚,他的文章就有可能脫穎而出。這位考生在考題故事的牽引下,能夠構思出如此巧妙的的寓言,令人驚歎。作者欲揚先抑,用“痛恨”與“堅毅”作反面陪襯,先極力宣揚了“高牆”的傲慢與自大;接著切入主題,引出“關愛”,雖然語言簡潔,但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微笑”、“撫摸”、“溫和”等詞語將“關愛”的魅力展示得淋漓盡致,他僅僅用一席動情話語竟然讓“高牆”的“淚水不由自主地流淌”,在對比中讓讀者深刻地感受到了關愛的強大力量。

  1.題型特點

  材料作文出現較早,曾經風靡一時,是一種傳統的命題形式。材料作文根據既定文字或圖畫材料,對圖文材料進行分析、提煉,從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觀點,要求考生根據所給的圖文內容自己擬題進行寫作。從命題的角度看,命題作文實際上是他命題,而材料作文則是自命題,這就是二者的主要區別。一般來說,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兩部分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事例類材料、現象類材料、史實類材料、寓言類材料、言論類材料、文章類材料、圖畫類材料。這幾種命題方式在近三年中考試卷中都出現過,其中事例類材料和寓言類材料最多。這些材料有時是單個呈現,有時則是成對成組地呈現。

  近三年材料作文命題呈現出一些新的變化:有些不提“根據對材料的理解”,而強調“對材料的感悟和聯想”,其思維的視角更廣闊了;有些考區給出兩則或一組材料,讓學生尋找其中的共同點,無形中考查了材料閱讀能力;有些考區給出閱讀篇目***範圍***,讓考生寫讀後感,讀寫結合,考查更趨明確。

  2.審題時應注意的問題

  寫作材料作文,必須針對其“材料重要性”的特點,採取有效的審題策略,才能更好地寫出高質量的考場作文。審題稍有偏差,便全盤皆輸,正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1***讀題不可斷章取義。

  材料作文中的材料與文章是一種很親密的關係。材料是作文觀點的重要載體,是寫作內容選擇和立意的依據,偏離或脫離了材料就是偏題或離題。讀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寫作的重要前提,讀懂材料必須全面把握,切不可斷章取義、只抓住片言隻語不放,而要抓關鍵詞句,深刻理解其本質意義,為立意奠定一個較好的審題基礎。所謂抓關鍵的方法是:一要抓住材料中關鍵詞句或暗示性語言;二要注意材料對比,劃分層次,歸納層意,綜合分析並概括材料的觀點;三要用正確

  的觀點對正反材料作出正確的判斷。考生只要抓住揭示材料主旨的關鍵詞句或者讓人豁然明白一個道理的感點,就能扣住命題者的意圖,不會出現跑題偏題的現象了。同時,還應注意材料的特點:單則材料要從整體上把握其主旨;多則材料應弄清它們的異同,辨別關係,從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義;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

  材料作文不僅考查考生的寫作能力,同時還考查考生的概括分析以及探究、提煉、聯想等能力,並對考生各方面的語文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2008年重慶市作文試題中第二題是材料作文,材料分別選取了宗璞的《紫藤蘿瀑布》、冰心的《談生命》、高建群的《感謝創傷》中的三段文字。考生首先要抓住“不幸、苦痛、風雨、黑暗”與“無止境、美麗、黎明、陽春”這兩組關鍵詞,並辨清三則材料是相似關係,但可有側重,最終從材料中提煉出“走過苦痛、享受苦痛和挑戰苦痛”的主旨。考生只有在讀題上全面把握,才能注意到細節,看問題才能獨到深刻。

  ***2***解題不可落人俗套。

  材料作文的特點是要求考生依據材料來立意、構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來源,不能脫離材料所揭示的中心來寫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

  首先,主旨單一的材料,據材料立意即可,蘊涵豐富的材料,必須透過字面去理解其中深含的比喻義或象徵意義,努力突破思維定勢,超越慣常思路,發人所未發,言人所不能言,可從多角度立意,可考慮從以下幾方面多向思維:一是橫向發散,即由材料的基本主題展開引申類比聯想,由此及彼,比較求同,看哪些事物或現象有類似或相關的屬性,或者這個道理可以推及哪些事物或現象。二是縱向發散,即研讀材料所表現的社會現象或事實,並由表及裡,追根溯源,尋求事物發展變化的因果關係,把握其所反映的普遍而深刻的道理。三是逆向發散,即由正及反,從事物的相反方向思考,多問幾個如果不這樣將會如何。另外,還有其他形式:立體思維、平面思維、組合思維等,確立了從以上角度開掘出來的主題後,就要選最佳的角度和立意來寫。否則就是千人一文、千文同旨,應從那些不被人重視又有價值的方面進行突破,寫別人沒寫出來的旨趣,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其次,根據自己的寫作能力***擅長寫的文體***和對材料的理解程度,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角度人手。從小處著手,以小見大。

  例如2008年四川成都中考作文題給出的材料的大意是:四個兒子在不同的季節看到了各不相同的風景。這是一則寓言類材料。它不只是講述一個有趣的故事,當我們往深處挖掘時,會發現這個故事還有更深層的寓意:要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思考,會得出不同的結論;要換個角度看問題等。

  ***3***悟題不可就事論事。

  無論哪一類材料作文,考生都需要藉助聯想聯絡生活、古今中外事例、名人名言等來談自己由材料獲得的感悟。材料作文的命題形式比較開放,所以考生的感悟應貼近自己的生活實際,透視個人情感體驗,關注當今社會熱點。

  例如2008年湖北黃岡中考作文題給出的材料是“薛譚跟秦青學唱歌”的故事。這則材料可以引出我們許多聯想和感悟:做人做事要謙虛、做事要持之以恆、人要知錯就改、學習知識是無止境的、身教重於言教、要敢於超越自己、超越他人……考生只要根據聯想的事物或者道理聯絡實際生活和思想情感即可。

  總之,材料作文在不斷的探索中前行,它將以更人文化、更有新意的姿態步人今後的中考,廣大備考師生不可忽視這種命題形式。

  ***二***試題例舉

  [例1] 理想是人生奮鬥的目標。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競爭,產生矛盾,碰到困難。在競爭中,我們倡導合作,達到“雙贏”,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發生矛盾時,我們倡導寬容,善待他人,所謂“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面對困難時,我們倡導樂觀,笑臉以對,只要樹立戰勝它們的

  勇氣和信念,具有恆心和執著的精神,就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讀了上面的材料,你是否聯想到生活中某些經歷或見聞?是否得到某種感悟,引發一些感想?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字數不少於600字;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得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