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急症急救措施

  高血壓患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出現頭暈、頭痛等症狀。如果出現血壓急驟升高,腦、心、腎、視網膜等重要器官出現特殊症狀,為高血壓急症,會引發高血壓腦病、腦出血、急性心肌梗塞、急進型惡性高血壓等危險後果。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1、病人突然心悸氣短,呈端坐呼吸狀態,口脣發紺,肢體活動失靈,伴咯粉紅泡沫樣痰時,要考慮有急性左心衰竭,應吩咐病人雙腿下垂,採取坐位,如備有氧氣袋,及時吸入氧氣,並迅速通知急救中心。

  2、血壓突然升高,伴有噁心、嘔吐、劇烈頭痛、心慌、尿頻,甚至視線模糊,即出現高血壓腦病。家人要安慰病人別緊張,臥床休息,並及時服用降壓藥物。

  3、病人在勞累或興奮後,發生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急性心力衰竭,心前區疼痛、胸悶,並延伸至頸部、左肩背或上肢,面色蒼白、出冷汗,此時應叫病人安靜休息,並吸入氧氣。

  4、高血壓病人發病時,可能會伴有腦血管意外,除頭痛、嘔吐外,甚至意識障礙或肢體癱瘓,此時要讓病人平臥,頭偏向一側,以免意識障礙,或劇烈嘔吐時將嘔吐物吸入氣道,然後通知急救中心。

  高血壓的檢查方法

  1.體格檢查

  ***1***正確測量血壓。由於血壓有波動性,且情緒激動、體力活動時會引起一時性的血壓升高,因此應至少2次在非同日靜息狀態下測得血壓升高時方可診斷高血壓,而血壓值應以連續測量3次的平均值計。仔細的體格檢查有助於發現繼發性高血壓線索和靶器官損害情況

  ***2***測量體重指數***BMI***、腰圍及臀圍。

  ***3***檢查四肢動脈搏動和神經系統體徵,聽診頸動脈、胸主動脈、腹部動脈和股動脈有無雜音。

  ***4***觀察有無庫欣病面容、神經纖維瘤性面板斑、甲狀腺功能亢進性突眼徵或下肢水腫。

  ***5***全面的心肺檢查。

  ***6***全面詳細瞭解患者病史。

  2.實驗室檢查

  可幫助判斷高血壓的病因及靶器官功能狀態。常規檢查專案有血常規、尿常規***包括蛋白、糖和尿沉渣鏡檢***、腎功能、血糖、血脂、血鉀、超聲心動圖、心電圖、胸部X線、眼底、動態血壓監測等。

  可根據需要和條件進一步檢查眼底以及頸動脈超聲等。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有助於判斷血壓升高的嚴重程度,瞭解血壓晝夜節律,監測清晨血壓,指導降壓治療以及評價降壓藥物療效。

  高血壓的病因

  1.遺傳因素

  大約60%的半數高血壓患者有家族史。目前認為是多基因遺傳所致,30%~50%的高血壓患者有遺傳背景。

  2.精神和環境因素

  長期的精神緊張、激動、焦慮,受噪聲或不良視覺刺激等因素也會引起高血壓的發生。

  3.年齡因素

  發病率有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高的趨勢,40歲以上者發病率高。

  4.生活習慣因素

  膳食結構不合理,如過多的鈉鹽、低鉀飲食、大量飲酒、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壓升高。吸菸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過程,為高血壓的危險因素。

  5.藥物的影響

  避孕藥、激素、消炎止痛藥等均可影響血壓。

  6.其他疾病的影響

  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甲狀腺疾病、腎動脈狹窄、腎臟實質損害、腎上腺佔位性病變、嗜鉻細胞瘤、其他神經內分泌腫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