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咬傷的急救原則及處理

  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看來,被蛇咬是非常可怕的經歷,尤其是被毒蛇咬傷。因此,在有蛇出沒的地區活動之人,學會毒蛇藥傷後如何急救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蛇咬傷方面的急救原則及處理,供大家參考。

  蛇咬傷的急救原則

  1、先分清是有毒蛇還是無毒蛇咬傷,毒蛇咬傷通常見兩個或一個或三個比較大而深的牙痕。無毒蛇咬傷常見四排細小牙痕。但一些情況下傷口可能模糊不清。

  2、處理原則:若不知是有毒蛇還是無毒蛇咬傷應按毒蛇咬傷處理。如受傷者單獨在野外時,不要驚惶失措地奔跑,而應使傷口部位儘可能放低,並保持區域性的相對固定,以減慢蛇毒的吸收。同時立即去附近醫院治療。

  3、早期綁紮傷肢:在咬傷肢體近側約5~10釐米處用止血帶或橡膠帶等綁紮,以阻止靜脈血和淋巴液迴流,不要太緊也不要太鬆。然後用手擠壓傷口周圍或口吸***口腔粘膜破潰者忌吸***,將毒液排除體外。結紮要迅速,在咬傷後2-5分鐘內完成。此後每隔15分鐘放鬆1-2分鐘,以免肢體因血迴圈受阻而壞死。注射抗毒血清後,可去掉結紮。

  4、沖洗傷口:清水、冷開水或肥皂水沖洗傷口、及周圍面板,再用生理鹽水、0.1%高錳酸鉀或淨水反覆沖洗傷口。

  5、排毒:咬傷在24小時以內者,經過沖洗處理後,用消毒過的小刀以牙痕為中心切開傷口成“十”或“艹”形,這樣可使毒液流出,亦可用吸奶器或拔火罐吸吮毒液。但口不宜過深,以免損傷血管。不斷擠壓傷口20分鐘。被蝰蛇,五步蛇咬傷,一般不作刀刺排毒,因為它們含有出血毒,會造成出血不止。直接用口吸時,必須保證沒有口腔粘膜潰瘍、齲齒等情況。 若有蛇牙殘留宜立即取出。切開或吸吮應及早進行,否則效果不明顯。

  蛇咬傷如何判斷呢?

  一是看蛇形:毒蛇的頭多呈三角形,身上有彩色花紋,尾短而細;無毒蛇頭多呈橢圓形,身上色彩單調,尾細而長。最好將咬人的蛇打死以供診斷參考。

  二是看傷口:毒蛇咬傷的傷口表皮常有一對大而深的牙痕,或兩列小牙痕上方有一對大牙痕,有的大牙痕裡甚至留有斷牙;無毒蛇咬傷則無牙痕,或有兩列對稱的細小牙痕。如果蛇咬傷發生在夜間無法看清蛇形,從傷口上也無法分辨是否為毒蛇所傷時,萬萬不可等待傷口情況是否發生變化來判斷是否被毒蛇咬傷。此時必需按毒蛇咬傷進行處理。

  蛇咬傷的急救措施:

  防止毒液擴散和吸收

  被毒蛇咬傷後,不要驚慌失措,奔跑走動,這樣會促使毒液快速向全身擴散。傷者應立即坐下或臥下,自行或呼喚別人來幫助,迅速用可以找到的鞋帶、褲帶之類的繩子綁紮傷口的近心端,如果手指被咬傷可綁紮指根;手掌或前臂被咬傷可綁紮肘關節上;腳趾被咬傷可綁紮趾根部;足部或小腿被咬傷可綁紮膝關節下;大腿被咬傷可綁紮大腿根部。綁紮的目的僅在於阻斷毒液經靜脈和淋巴迴流入心,而不妨礙動脈血的供應,與止血的目的不同。故綁紮無需過緊,它的鬆緊度掌握在能夠使被綁紮的下部肢體動脈搏動稍微減弱為宜。綁紮後每隔30分鐘左右鬆解—次,每次1—2分鐘,以免影響血液迴圈造成組織壞死。

  迅速排除毒液:

  立即用涼開水、泉水、肥皂水或1:5000高猛醒鉀溶液沖洗傷口及周圍面板,以洗掉傷口外表毒液。如果傷口內有毒牙殘留,應迅速用小刀或碎玻璃片等其他尖銳物挑出,使用前最好用火燒一下消毒。以牙痕為中心作十字切開,深至皮下,然後用手從肢體的近心端向傷口方向及傷口周圍反覆擠壓,促使毒液從切開的傷口排出體外,邊擠壓邊用清水沖洗傷口,沖洗擠壓排毒須持續20一30分鐘。此後如果隨身帶有茶杯可對傷口作拔火罐處理,先在茶杯內點燃一小團紙,然後迅速將杯口扣在傷口上,使杯口緊貼傷口周圍面板,利用杯內產生的負壓吸出毒液。如無茶杯,也可用嘴吮吸傷口排毒,但吮吸者的口腔、嘴脣必須無破損、無齲齒,否則有中毒的危險。吸出的毒液隨即吐掉,吸後要用清水漱口。

  排毒完成後,傷口要溼敷以利毒液進行流出。必須注意,蛇毒是劇毒物,只需極小量即可致人死命,所以絕不能因懼怕疼痛而拒絕對傷口切開排毒的處理。若身邊備有蛇藥可立即口服以解內毒。病人加出現口渴,可給足量清水飲用,切不可給酒精類飲料以妨毒素擴散加快。經過切開排毒處理的傷員要儘快用擔架、車輛送往醫院作進一步的治療,以免出現在野外無法處理的嚴重情況。轉運送中要消除病人緊張心理,保持安靜。

  蛇咬傷的預防:

  當野外旅行、工作時,尤其在夜間最好穿長褲、蹬長靴或用厚帆布綁腿。

  持木根或手杖在前方左右撥草將蛇趕走,夜間行走時要攜帶照明工具,防止踩踏到蛇體招致咬傷。

  選擇宿營地時,要避開草叢、石逢、樹叢、竹林等陰暗潮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