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基於不同元件開發技術的工程管理資訊系統研究論文

  工程管理專業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當時,西方國家開始對工業工程教育進行評估,結論是傳統的工業工程教育只注重車間層次的效率和數學方法的運用,其畢業生和工程師們缺乏必要的溝通技巧和管理知識。另外,根據美國工業工程學會的調查,發現70%的工程師在40歲之後都要承擔工程管理的工作。因此,產生了工程管理這個新的學科領域。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談基於不同元件開發技術的工程管理資訊系統研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談基於不同元件開發技術的工程管理資訊系統研究全文如下:

  工程管理是保障工程專案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是工程進度、工程質量和工程投資效益取得成效的基礎,管理資訊的精確性是關鍵性因素,近年來元件技術的開發滿足了軟體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分散式處理應用的需要,改善軟體的開發效率,實現軟體的模組化升級,對工程管理系統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若想提高工程管理質量,就需要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的針對性和時效性,還需要健全市場開發體系,注重工程管理資料處理及傳輸的準確及時效性,開發工程管理資訊系統是市場發展的趨勢。

  1 工程管理資訊系統與元件開發技術的科學概念

  工程是科學和數學的某種應用通,通過這一應用,使自然界物質和能源的特效能夠通過各種結構、產品和機器反應出來,是以最短的時間和精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對人類有用的東西。有組織、有目的的群體性活動是為了改善自身生存和生活條件,並根據當時對自然規律的認識而進行的物化勞動的過程。“工程管理是對工程所進行的決策、組織、計劃、協調、指揮與控制”。工程管理資訊系統在現在的生活中有了較多應用,在概念和方法上有了巨大的變化,現階段的工程管理系統無論作為學科,還是內容都更為豐富。工程管理資訊系統的元件是個複雜的工程,基於不同元件的開發技術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

  元件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公認的標準定義,通俗意義上,我們可以理解為一個可以獨立開發和交付,自包含的,可部署的軟體功能單位,它通過介面向外界*** 應用程式、框架或其他元件*** 提供服務,可重複使用並可與其他物件進行互動。一個元件有若干個介面,每個介面代表元件某個屬性或方法,開發人員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特定的語言工具實現元件的開發,通過設定屬性和方法使元件完成特定商業邏輯。元件技術的優勢在於,根據元件規範,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建立自己的元件庫,在以後的開發過程中,可直接提取相應元件,不作任何修改直接使用。

  2 基於不同元件開發技術的工程管理系統

  2. 1 基於Internet /Intranet 的工程管理系統開發

  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工程管理資訊系統的結構和思想有了巨大的轉變,通過網路進行工程管理的資訊傳遞成為了必然的發展趨勢,故Internet - Intranet 已成為工程管理資訊體統的核心平臺。工程管理包括質量、投資、進度三大控制體系,系統需根據體系進行工具的管理,應用於各個管理模組和領域。在開發語言選擇上採用Java Server Page 技術進行構建,結合XML 標準開展應用, Java 技術出現後不斷升級改進,採用自主開發包Java,增強系統安全性。其中SQL Server 在分析服務、資料轉換服務、資料倉庫等方面有了巨大的突破,為工程管理系統的調整提供了有利的工具。根據工程建設專案大小調整網路建設的方案,其元件開發技術具有可伸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並可以和其他伺服器軟體的系統整合。

  技術開發過程中考慮到管理的習慣問題,系統的介面模組設計仍然以傳統的三大管理為基礎結合管理思路設計,設定了工程動態、工程質量、工程進度、工程費用、事件管理、檔案管理、日程管理、合同管理、資產管理和系統管理十大模組。基於Internet /Intranet 的元件開發技術採用了C /S 和B /S 混合模式,建立了複雜的非線性系統的數學模型,對工程管理資訊進行處理和預測,充分利用了兩種模式的優勢,保證了工程管理過程中敏感資料的安全性和系統維護的簡單性,較好的記憶樣本資訊,達到較高精度,準確度令人更加信賴。開發的新技術為工程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其主要應用人群是內部管理人員,能協助人員準確完成工程管理中的資料的錄入、編輯、查詢、統計、分析和決策任務。

  在程式開發端,每一頁面保留程式碼量最小化,能夠採用介面的地方,儘量將程式碼以Java Beans 元件形式封裝到後臺系統連線Internet 網的方式可靈活選擇,上網條件較差的建設專案可只在區域網內執行,必要時再接入到Internet 廣域網,實現區域網到廣域網的無縫升級,操作簡單方便且安全性高。

  2. 2 基於GIS與RS技術的工程管理系統開發

  當前面向GIS 的開發模式主要有開發型、宿主型、二次開發和基於GIS 元件的二次開發,RS 為遙感技術,遙感影象的處理及資訊提取。隨著TS、GIS 技術的發展,將兩種技術結合應用到工程管理中,具有對空間資料庫的管理與分析功能,方便程式設計、易於移植、便於維護的優點,在工程管理中的調整、評價、管理和決策中,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工程管理資訊系統以資料、圖檔、業務管理邏輯等為主,利用GIS元件實現空間資料處理、分析,並利用其整合多種分散式資料來源的能力,將本地屬性資料與異地或網上的資料整合起來,與現有的應用系統有機整合。現有的系統應用框架是利用Eclipse 開發工具,通過MO 元件、基礎資料庫傳輸的傳輸,建立空間資料庫和關係資料庫,形成系統功能模組,分別進行資訊系統的管理,執行能力強,安全性高,可移植性好。

  通過RS 的遙感影象,可以及時準確的瞭解工程管理中的情況變化,提供科學快速的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和有力的幫助,監測工程進度,在整合應用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發揮了元件技術的優勢,為科學的工程管理和決策提供強有力的工具。

  3 結束語

  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節約工程管理成本是建設過程中的共同目標,不能構建科學、合理、有效的管理體系是造成我國工程管理混亂的主要原因,對工程管理應引起足夠的重視,才能提高工程專案的時效性,提升專案的開展效果和整體質量。使用先進的開發元件技術為工程建設建立優越的資訊管理和交流的平臺,通過工程管理中現代資訊科技的有效運用,提高專案管理水平,為全面實施科學規範、嚴格高效的工程管理水平提供科學的借鑑。基於不同元件開發技術的高效率、低成本顯示出越來越大的優越性,逐漸受到關注,故其在工程管理資訊系統構建領域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