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申論大綱
公務員申論測查應考人員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其大綱是如何的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分級分類,科學設定
自2010國考大綱對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科目進行全新定義,首先明確對國考申論進行副省級、地市級兩級分類考查以來,已歷經七個年頭。可以說,申論科目已經成為國考探索分級分類考試的先鋒。作為筆試的一門科目,申論考試能力要求與職位分類的匹配性較強,更容易通過材料、問題的不同設定體現不同職位的能力區分。
自2014國考作答時限延長至180分鐘後,考生的備考水平與個人能力更加清楚地反映在試卷作答之中。之前的申論考試試卷為150分鐘,緊迫的作答時間導致考生能力得不到良好展示,無法真正彰顯自己的真實水平,從而使得考試科學性和考生區分度都受到了影響。為此,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認為,2016國考大綱沿用這一思想,正是希望試卷能科學反映考生個人能力和作答水平,最終實現選拔人才的目的。
今年國考申論試卷仍然按照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的不同要求,設定兩類試卷。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認為從申論考試材料主題來看,自2011年以來國考申論均是不同的材料主題,如此可以更為準確地測查考生能力。
2011年省級試卷的主題是“弘揚黃河精神,繼續推進黃河治理工作”,市級試卷的主題則是“推動城鄉教育一體化,解決外來務工人員無根化問題”;
2012年省級試卷的主題是“化解社會道德危機,推進社會道德重建”,市級試卷的主題則是“加強安全文化教育,保障公共安全”;
2013年省級試卷的主題是“保護文化遺產,保留文化多樣性”,市級試卷的主題則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促進文化繁榮發展”;
2014年省級試卷的主題是“倡導慢生活,積極應對社會心理問題”,市級試卷的主題則是“提倡理性、平和的社會心態,引導社會平穩轉型”;
2015年省級試卷的主題是“生命化是合乎倫理的科技發展方向”,市級試卷的主題則是“人文讓科學更精彩”。
通過以上對比我們可以發現,2011、2012兩年中,國考申論省市兩級的試卷主題完全不同,但自2013年開始,省市兩級試卷主題漸趨相近,只是問題關注點的層次不同。這樣的命題設定,其實更能體現出不同類別職位的能力區分,再加上完全不同的題目設計,申論試卷分級分類的科學性更加明顯。因此,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建議廣大考生備考時要根據自己報考崗位的大綱能力要求,有針對性地加以複習。
二、能力導向,要求更高
2016國考大綱依舊強調“申論是測查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同往年相比,關於能力的闡述一字未變。文案工作能力是每位公務員適應機關工作不可或缺的能力,也是申論考試的主要載體和考查形式。
申論考試的能力導向,意味著大綱中規定的各種能力需要在材料和題目設定中體現出來。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認為,能力與題目設定存在一定的對應關係***並非完全一對一的對應,題目可能是對某幾項能力的綜合考查,只是有所側重***。下面國家公務員考試網結合一些真題例項,對大綱中的能力要求進行提綱挈領式地解讀。
***一***閱讀理解能力
申論以給定材料作為作答依據,熟讀、讀懂給定材料是頭等大事,因此對於閱讀理解能力,所有考生都要以高標準要求自己。
第一,準確理解。即能夠理解給定資料的內容、含義及各部分的關係。
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省級***試卷第一題,要求考生“請在‘給定資料1’的三處橫線上各填一句話,使該則資料的結論語義連貫完整”。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市級***試卷第二題,則要求考生“閱讀‘給定資料2’,在橫線處填入這則資料的標題和三個部分的小標題”。
這兩道填寫內容的題目在之前的國考題目中似乎並未出現,但實際上這一題目只是歸納概括題的“變種”而已,作答的關鍵在於根據上下文采集要點,或為標題,或為結語,依舊是對資料內容的高度概括。這需要考生準確理解資料內容,否則無法準確、全面地進行作答。
第二,二次概括。即在完成題目中要點基本概括後,再次對要點分類歸納,以此達到命題人題目設定的要求。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市級***第一題要求考生“對F市所做工作進行分類總結”,本題作答範圍為給定資料3,資料中包含的要點繁雜,這就需要我們首先根據資料內容,加以概括,繼而按照工作的不同性質進行分類總結。隨著申論考試的不斷髮展和完善,對閱讀理解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升,考生如果不能掌握二次概括的能力,勢必難以準確理解材料內涵,造成作答疏漏。
***二***綜合分析能力
綜合分析能力是省級職位測查的重點,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建議考生應該做到如下兩點:
第一,觀點鮮明。即按照題幹要求,綜合給定資料中命題人的意圖,準確提煉觀點且鮮明表達。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省級***第二題:“新技術的使用能否突破社會結構的屏障,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根據‘給定資料2’,談談你的看法。”作答要求為“觀點明確”,這就要求我們作答本題時,需要首先亮明觀點,繼而結合材料對觀點加以分析論證。
第二,理據結合。理,就是理論和政策,考生應能夠恰當地運用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理論和政策,對給定資料的現象進行分析、推理和判斷。據,就是論證說理所要使用的論據。隨著我國政府轉型升級的浪潮,一言堂的決策現象已經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如今的公務員需要運用各種論據支援自己的觀點,才能在工作中贏得大家的認同。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省級***第二題,有著“有理有據”的明確要求,是將這一工作趨勢化用在題目之中。
***三***貫徹執行能力
貫徹執行能力貼近工作實際,近年來國考市級卷對這一能力愈加重視,通常以應用文寫作題為考查載體,且比重有增無減。
在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中,市級職位明確提出貫徹執行的能力要求,眾所周知,市級職位面向一線基層,其工作內容具體實際,需要貫徹上級機關的政策指示進行工作,因此,對貫徹執行能力的要求較為嚴格。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市級***試卷中,第三、四兩題皆是對這一能力的測查。
第三題:P市某村的生豬養殖進入了資訊化時代。假如你是該村駐村幹部,要向其他市縣養殖村的管理人員介紹經驗,請根據“給定資料3”,寫一篇在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稿。講話稿是我國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常用的一種文書型別,而駐村幹部介紹經驗,更是當前工作中的常見情況。本題通過給定資料為考生模擬了一個工作背景,以此測查考生是否具備開展政府日常工作的能力。考生備考時,需要了解當前政府日常工作中會用到的文書種類,同時,對與崗位相關的工作內容也要有所瞭解。
第四題:為了消除社會上對“網路新一代”的疑慮,某報特邀市科協工作人員為該報“時評”欄目撰文。假如你是這位工作人員,請根據“給定資料4”,為該報寫一篇題為“正確看待‘網路新一代’”的短文。這就需要考生以市科協工作人員為作答視角,充分領悟上級領導“消除社會上對‘網路新一代’的疑慮”的思想意圖,通過運用資料內容撰寫時評。
面對日趨靈活的考查形式,我們建議考生在練習應用文寫作時,不應僅侷限於掌握《黨政機關公文處理條例》中規定的公文的寫作規範及格式,還應結合當前社會急劇轉型變化過程中湧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政府在實際工作中需要用到的新型文種,熟練掌握各種應用文寫作結構、格式。
***四***解決問題能力
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以選拔政府工作人員為目標,而相應考查的能力要求中更明確提出要具備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各位考生需要從紛繁複雜的資料中抽絲剝繭,發現其中蘊含的問題,繼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通過分析國考歷年試卷,我們發現在提出對策能力的考查中,有時題目給出的只是一個作答方向,或為問題,或為原因,考生需由此反推對策。然而很多考生剛剛邁出大學校門,對社會熱點並不熟悉,無法提出合理可行的措施。在此我們提醒各位考生朋友:複習備考時需要對熱點有所瞭解,才能在作答中依據資料內容展開論述。
雖然連續三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並未出現提出對策題,但是我們並不能排除2016年出題的可能,因此考生還是應提高警惕,掌握如下基本要求:
第一,角度正確。解決問題時,考生要明確自身立場,一般題幹未明確說明時,均應以“政府角度”作答,即思考作為政府工作人員,會如何著手解決問題。如果題幹明確限定身份,考生便可按照題目要求轉換身份,提出解決方案。
第二,對策具體。申論考試切勿套用對策模板,或提出“假、大、空”一類令閱卷者深惡痛絕的對策,一定要保證對策的具體可行、切合實際。
***五***文字表達能力
文字表達能力最能體現考生的文案工作能力,考生務必重視該能力的訓練。
第一,聯絡實際。文字表達能力一般通過文章論述題予以展現,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省市兩級試卷中,文章論述題分別出現了“聯絡社會實際”“聯絡歷史和現實”的要求。眾所周知,申論文章寫作最忌“千文一面”,如果眾多考生都照抄資料原文,勢必導致文章重複,得分自然較低。而聯絡實際的要求,則為我們寫作不落窠臼打開了一扇大門。考生在寫作中,需要聯絡日常備考中對於熱點的積累,通過準確運用,論證個人觀點。
第二,語言流暢。由於申論考試有嚴格的字數要求,考生必須保證用語簡潔,這不僅能節省作答字數,也可以向閱卷者展現考生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及語言把控能力。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省市兩份試卷中都出現了“語言流暢”的要求,考生需要熟練運用規範語言,順暢表達所思所想。
除此之外,國家公務員考試對於語言方面的要求逐年提升,在要求聯絡實際、語言流暢的同時,更附有“見解明確、深刻”“思路清晰”等要求。這就要求考生在訓練文字表達能力時,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訓練標準,才能在考場上信手拈來。
公務員申論考試結構
申論考試的結構總體上分為三大部分:首先是注意事項,說明答卷的要求、時間,提出指導性建議;
寫作要求 第一,對給定材料進行理解、分析、整理、歸納、概括、綜合,並用限定的篇幅概括出所給背景材料的主題。
第二,用限定的篇幅對主要問題提出見解,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案***要體現針對性和可行性***。
第三,用限定的篇幅對見解、方案進行論證。要求:自擬標題,中心明確,內容充實,論述深刻,有說服力。
公務員申論做題技巧
申論主要考察應考人員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應考人員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申論材料通常涉及某一個或某幾個特定的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要求應考人員能夠從公務員的角度準確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全面分析問題所涉及的各個方面,並能在把握材料的基礎上,概括材料的相關內容,提煉材料的主旨,形成並提出自己的觀點、思路或解決方案,並準確流暢地用文字表達出來。
很多考生雖然進行了大量的複習,但最終成績還是很不理想,以青年人網公務員專家多年經驗分析原因主要體現:
1、做題思路和解題方法不當,尤其是站在政府立場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不夠。
2、對資料讀得不精、不透,對資料總結、概括不準,對新出現的題型不能運用所學的知識隨機應變,對議論文、評論文、應用文格式掌握不夠,答題內容空洞,分析、論證、解決問題沒有說服力等問題。
以下申論答題技巧和方法以供大家參考:
1、明確申論考試的性質 申論考試與傳統材料作文考試不同,是對分析駕馭材料的能力與對錶達能力並重的考試。這句話強調了申論考試與傳統材料作文是不同的,廣大考生一定要認識到不能用傳統材料作文的寫作思維來應對申論考試。傳統材料作文主要包括寓言型、漫畫型、對比型、評論型和聯想型等幾種形式,作文側重材料所具有的含意而不是僅僅侷限於材料本身,要求根據材料的內容和含意自主立意,自擬標題。
2、明確閱讀材料的時間 與其他給定材料的寫作不同,申論寫作明確要求閱讀材料的時間是40分鐘,作答時間110分鐘。
3、明確作答的順序要求 申論考試由於試卷和答題紙是分離的,所以作答要求只能寫在答題紙上,申論閱卷採用電子掃描式方式,這樣就要求應試者答題時,要依次作答,不能顛倒順序,答案書寫於指定位置。如果不按順序答題,答題位置出現差錯,就會導致出現異常卷,必然影響成績。
對於閱讀理解材料的作答主要有五大原則性:
保證時間原則 申論閱讀的時間要求是40分鐘。這是由於以下幾個因素限制的:1.材料內容的專業性。2.材料內容的豐富性。3.材料形式的無序性。
把握整體原則 在閱讀材料過程中必須把握整體性原則,把握給定資料的主題和層次,在頭腦中形成一個立體的印象,化零為整,這樣作答起來才有針對性和時效性,否則,只能是答非所問,偏離主題。
強調重點原則 2008年的申論給定資料中涉及的內容比較多,但重點強調是如何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問題,如何堅持保護與開發協調統一的問題。強調重點原則,既指整個給定的資料,也包括給出的每一個段落,只要都照顧到了才能體現強調重點原則。
過濾原則 給定資料中某些段落與材料的主題關聯性不大或多是一些鋪墊性的資料,或是給定資料中出現的是過多描述性的語言,考生必須學會對材料的篩選和過濾。
強調普遍原則 閱讀理解材料必須根據整體印象突出普遍原則,即一般人的理解和大眾化的思維方式,強調普遍原則就是要求考生不能偏離材料提供的基本傾向和基調,否則,就與提供的參考答案相去甚遠,分數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