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務員申論熱點時評

  上海公務員錄用考試是通過考試和考核的辦法,為公務員隊伍選拔、補充優人才,完善公務員隊伍的一種重要方式,瞭解一些申論熱點對考生來說非常有用,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

  【背景連結】

  2016年10月,有媒體報道,教育部正會同中央綜治辦等八部門,研究制定《關於防治中小學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擬於11月底前出臺。同時,根據相關要求,還將對欺凌問題突出的地區和單位,進行不同程度的責任追究。

  北京航空旅遊專修學院的兩名女生果果和陶陶,在宿舍遭多名女同學毆打,果果嘴角被撕裂、身體多處受傷。大興區黃村鎮派出所已經對此事立案調查。事發後,打人的女生小飛被警方帶走接受調查,她在微信朋友圈釋出警車及警察照片,並配有“已經對警車免疫”“這次幾日遊”等調侃性文字。

  【標準表述】

  [權威論述]

  校園應是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園暴力頻發,不僅傷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衝擊社會道德底線。

  ——

  [影響]

  校園暴力事件的頻發,這不僅嚴重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而且極大影響了平安校園的建設。

  學生是社會的未來,一些學生在校園習慣於恃強凌弱和叢林法則,將來到了社會上,他們就會變本加厲,給社會帶來更大的危害。而那些受盡欺負的學生,所遭受的精神傷害及留下的心理陰影,將可能伴隨他們一生。如果學校培養出這兩類學生,那就是教育的失敗,是對社會不負責任。

  [原因分析]

  校園暴力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方面的因素,如校園暴力的施暴者,往往既是家庭暴力的受侵害者,又是校園暴力的施害者;

  有學校教育的缺位,現行教育體制的功利性,學校教職人員對校園暴力行為的迴避態度等。

  除此之外,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也不能忽視。因此,解決校園暴力現象,必須從創新社會治理的角度出發,協調各方面力量,統籌各類資源,依法綜合施策。

  [參考對策]

  政府要建立完備的校園安全管理機構。整治學校周邊環境,明確安全主體,為建立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保駕護航。各級政府還應加大對中小學校安全事故的監督和檢查力度。

  學校要建立完整的校園保護體系。要結合實際情況,構建完善的校園安全責任制度,校長作為校園安全的第一責任人,要對安全管理實行目標責任管理,將學校每個崗位的安全責任逐條細化,分解落實到人,切實做到“誰主管、誰負責、誰主辦、誰負責”.規章制度之外,還要建立校園暴力的應急機制,科學採用技術手段,建立人防和技防相結合的校園暴力預防機制。對於學生的不良行為也要進行預測和評估,通過校園暴力行為心理預示機制、校園暴力危機的心理防範機制等,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與此同時,還要切實把法治教育納入教學中,創新形式,增強學生法治觀念、提高法治意識,堅持法治教育和德育薰陶有機結合。

  家庭是根治校園暴力的重要環節。家庭環境是青少年成長的關鍵,父母要改進家庭管教方式,學習科學的教育方法,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使學生樹立積極、健康向上的人生觀。

  要完善青少年保護法律法規。目前,我國對校園暴力沒有具體的法律規定,只能適用刑法中的故意傷害罪或者侵權責任法中對人身權利侵害的相關規定來解決,這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可以考慮借鑑他國經驗,制定針對校園暴力的專項法律,如美國早在2002年,就有加州等15州通過了禁止校園欺凌的法案,實踐證明取得了很好的預防效果。具體來說,可以對現有有關法律進行細化,將毆打他人、向他人吐口水、故意推搡他人、拍裸照、恐嚇洩露他人隱私等行為定性為校園暴力行為,並設定與之相應的法律責任。同時,要依法加大對校園施暴者的懲處力度和對監護人的問責力度,充分利用法治手段整治校園暴力行為,從根本上解決校園暴力問題。

  ***二***

  【背景連結】

  2016年12月1日,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釋出的《網際網路直播服務管理規定》開始施行。這是繼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今年9月釋出《關於加強網路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後,國家網信辦進一步從政策層面加強對網際網路直播服務的管理。

  有視訊,未必有真相。“先發錢直播,拍完後再收回去”,近日,一段視訊在網上流傳,視訊中,兩名男子在某直播平臺上直播做慈善,安排涼山彝族自治州某村村民站成兩排,隨後給村民發錢,而在直播結束後,又把錢拿回來。據報道,涉事男子為某直播平臺主播;他已承認此事,目的是為了增加粉絲數和觀看量,讓“粉絲多刷禮物”.

  【綜合分析】

  [網路直播的特點]

  一是有膽量、無底線。什麼都敢直播,無所不用其極,你敢直播捅馬蜂窩,我就敢直播吃玻璃,信奉比醜、比刺激的“撩人”邏輯。

  二是重迎合、無節制。不怕表演粗鄙,只怕無人打賞,信奉“越獵奇越有受眾,越敢挑戰越能獲得掌聲”的商業邏輯,目的很明確——換來真金白銀式的“犒賞”,以及不斷攀升的粉絲數量。

  三是大尺度、無約束。一些主播尺度頗大,極盡魅惑,但所在的直播平臺彷彿視而不見。只要無人舉報,不被監管部門“盯”上,平臺便若無其事、置身事外。

  [原因與影響]

  近年來,我國網際網路直播行業發展迅速,擁有龐大的使用者群體和巨大的市場。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路直播使用者規模已達3.25億,佔網民總體的45.8%,市場規模達150億元人民幣,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600億元人民幣。然而,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內容監管方面的問題也逐步顯露出來。超速行駛發生車禍、騷擾辱罵肯德基顧客、露骨的性暗示等大量不適合向公眾傳播的視訊內容,充斥在各大網路直播平臺中,引起公眾對於網路直播行業的深深擔憂。

  網際網路直播服務在本質上是資訊的傳播,同其他網際網路服務一樣,具有傳播速度快、影響範圍廣的特點。網際網路直播服務擁有廣泛的受眾群體,其中不乏青少年,如果網際網路直播平臺傳播大量有關色情、暴力、犯罪、消極頹廢心理的內容,將會對受眾的身心造成巨大傷害,同時也將產生難以預估的社會負面影響。

  【參考對策】

  加強對網際網路直播服務的監管應自律與他律相結合。

  網際網路直播服務的主要監管主體包括政府、直播平臺、主播、受眾等。早在2007年,原國家廣電總局就出臺了《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對通過網際網路向公眾提供音視訊節目進行規範,這是他律。而在2014年,某直播平臺就推出過主播守則,對主播直播內容進行規範,這是自律。

  而在自律方面,需要加強整個行業的自律,在行業內部建立退出機制,通過行業約束實現優勝劣汰。我們欣喜地看到,在網際網路直播行業興起的同時,諸如“中國直播榜”這樣的行業垂直媒體也悄然誕生。行業媒體在扮演記錄者與傳播者的同時,也正在肩負起引領行業發展的社會責任,及時給予網際網路直播從業者必要的引導與警示。

  自律的長期綿軟或缺失,勢必引起公眾對該行業自律的不信任,轉而側重於通過他律進行行業監管。而相比於自律,他律滯後性和較強的約束性,也會對行業的發展起到一定抑制作用。網際網路直播服務市場前景廣闊,行業自身首先要承擔起社會責任,在國家法律和規定的框架下,做好行業自律,自覺營造風清氣正的網路空間,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三***

  【背景連結】

  2016年11月,國辦印發《關於規範公安機關警務輔助人員管理工作的意見》,明確了“誰使用、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從管理體制、崗位職責、人員招聘等多方面對輔警人員管理進行規範。輔警履職“出格”不能“臨時工”了事,後果由所在公安機關承擔。

  意見的指向性很明顯,即為了解決實踐中輔警的法律地位不明、職責許可權不清、職業保障偏低、管理使用不規範等問題,通過法治手段實現輔警的規範化治理,確保輔警依法有效發揮作用。公眾期待,通過意見的規範化管理,能夠讓輔警走出“臨時工”之殤,逐步邁向公正文明的規則之治。

  【問題分析】

  輔警的產生最初源於公安執法力量的不足,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種彌補性的舉措漸漸擴大,以致輔警從數量到質量都出現了一些問題。而實踐中輔警的權責並不清晰,個人素質參差不齊,參與執法情況比較混亂。尤其是一些部門在出現執法危機後,將責任推卸到輔警身上,降低了公眾對輔警的認同度。

  與此同時,輔警自身的付出與回報並不匹配。很多輔警幹著髒、重、累的活,但工作待遇缺乏保障,人身權、勞動和社會保障權等難以有效落實。有的單位聘用輔警極不規範,選人用人沒有硬標準,工資福利沒保障,有的輔警工資還沒達到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生活中輔警參與輔助執法時,更是面臨諸多人身權上的侵害,但卻缺乏相應的救濟機制。有資料顯示,近5年來,平均每年有近百名輔警在履行職責中犧牲、2000餘人負傷。

  一方面是外在聲譽備受詬病,一方面是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輔警陷入兩難,本質上影響的還是公安執法。

  【對策措施】

  首先需要釐清的是其法律地位。明確輔警的法律地位,實質上就是明晰其職責範圍,進而才能在程式上對其協助相關工作予以界定,規範其行為。

  其次是明確責任。嚴格落實“誰使用、誰管理、誰負責”的監督原則外,還應該進一步明確,其在協助工作中的不當行為是個人行為,還是準公務行為,其相應的後果應由個人承擔,還是由相應的使用者完全承擔。這既是規範輔警責任的必然要求,也是維護輔警工作權益的需要。

  最後“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對輔警管理工作而言,同樣需要貫徹這一理念,只有從法律上明確可以為和不可為的權責界限,並輔之以公開的、可識別的操作性程式規範,才能不斷推動警務輔助隊伍正規化建設、充分發揮其警務輔助作用,在創新社會治理的同時更好地維護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