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務員申論真題及答案

  在中國,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上海的公務員考試中申論考試的真題以及相關的試題答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上海公務員申論試題

  一、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與傳統的作文考試不同,是分析駕馭材料的能力與表達能力並重的考試。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資料40分鐘,作答11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的資料,按照後面提出的“答題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題卡指定位置上。

  4.監考老師宣佈考試結束時,應立即停止答題,將試題本和答題紙留在桌上,然後離開考場。不得將試題本帶出考場。

  5特別提醒: a.本試卷科目程式碼為“21”,請考生務必將答題卡“科目程式碼”欄內對應數字塗黑,否則無法評分。 b.答題時請認準題號,避免答錯位置影響考試成績。所有試題一律使用現代漢語作答。必須使用鋼筆或簽字筆,在答題卡有效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的作答無效。嚴禁摺疊答題紙!

  二、給定材料

  材料1:

  優秀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是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文化是人類社會存在、發展和互動的基石。城市是文化、社會和經濟活動的搖籃。在這裡各種社會活動的互動、碰撞和創新,創造出了新的理念和協作。一座城市,特別是大型城市,如果沒有文化帶來的軟實力,核心競爭力無從談起。

  據“2013國際文化大都市排行榜”,紐約、倫敦、北京和巴黎分列前四,上海位列第14位。本次國際文化大都市排行榜指標設計的核心理念遵循“3D”原則,即活力***Dynamism***、多元***Diversity***和差異***Difference***。排行榜以“綜合性”和“特殊性”為標準選取了世界上100所城市,樣本之大是既往城市排行榜無法比擬的。所有資料均來源於各城市政府官方網站、各城市文化年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銀行等權威機構的統計結果。由此可見,上海的文化多樣性以及開放程度方面還有待加強。

  材料2:

  上海話是上海悠久歷史中形成的方言,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上海原處於吳地並不發達的海灘,開埠前,上海話是吳語中發展相對滯後的語言,因此在上海話中至今儲存著比別的地方更多的古代語音,詞語和語法現象,反映出古代江東文化資訊。

  上海話在開埠後匯入了各種語言和方言,在文化碰撞、交匯和發展過程中匯聚了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和商業社會的各種詞彙、成語和言語。發達的商業活動使大量的商業詞語,如“撬邊”、“賣相”和“套牢”等,被引入到上海的日常用語中來。上海文化是中西文化交融和勇於創新的文化。當年,對層出不窮的新事物,上海人發現一件就創造一個名詞,大量新詞如自來水、電燈泡、馬路、洋房、書局、報館、沙發、課程、馬達、麥克風、敲竹槓、小兒科等等,這些詞語後來大多為普通話所吸收,反映了現代文明在上海的漸進。上海方言中所包容的文化積澱,與上海的石庫門等近代建築這些物質文明相融合,是上海人民智慧的結晶和勤奮的遺產,成為中西交融的、博大多元的、雅俗同賞的海派文化的重要根基。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思想情調以及多樣化的文藝趣味都溶化在上海話的海派文化中。吳儂軟語伴隨著上海人的親鄉情節,盪漾在那些具有濃厚鄉土情的上海話民歌、童謠、繞口令、順口溜、謎語、老古閒話和文藝作品裡,縈繞在閭里巷間。充分挖掘上海方言這個豐富的寶藏,可以將上海人民的生活細貌、民俗文化和社會變遷展現得栩栩如生。

  上世紀90年代後,上海方言成為上海人排外、不尊重外地人,並依賴語言設定交流障礙的“罪魁”之一。曾任教小學的退休教師謝阿姨回憶當年校園滬語“禁令”,對一條標語印象深刻:“不說髒話、不說方言、做文明的好孩子”。從小生長在上海的謝阿姨對此深表憂慮,“上小學的孫子雖然聽得懂上海話,卻說不好”,心痛之餘,她得空就教孩子念老上海童謠。

  時至今日,滬語的生存狀態十分嚴峻。不少已過而立之年的“80後”上海人所說的滬語已略微走樣。“90後”口中的滬語,從發音、詞彙到語法已接近普通話了。至於“00後”的孩子們,情形更糟糕。在“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暗示面前,家長大部分選擇了用普通話或英語與孩子交流,鮮有說上海話的。

  某雜誌就上海方言、建築、文化、教育等核心競爭優勢開展的網上調查顯示,只有31.4%的中學生表示會說上海話,超過四分之一的學生不會說。莫滬語專家表示,近年出生的幼兒們如果再不開口說上海話,滬語傳承就會出現一個長達30年的斷層,這將危及上海方言的生命。 多元的娛樂消費使地方戲劇的觀眾日趨老齡、小眾。而今,地域文化最好的載體就是方言。為留存滬語的血脈,上海文化工作者做了不少工作。《新民晚報》的“上海閒話”欄目大受讀者好評;滬語輸入法業已問世;2012年6月,上海電視臺的《新聞坊》試播滬語版後,反響熱烈,觀眾猛增三成。不少網友表示:“滬語播報每週一次太少,最好每天都有”;“能不能每天用上海話講啊?我保證天天看”。

  新學期伊始,滬語興趣班走進學校。雖然是選修的拓展課程,但很受學生喜愛,報名者眾多。不久前上架的首部小學滬語教材---《小學生學說上海話》,旨在從稱呼和習俗等方面教孩子講上海話,該教材已進入小學課堂,不少家長和師生點贊。

  材料3:

  有“遠東第一監獄”之稱的上海提籃橋監獄最初由英國人修建,一直使用至今,是國內歷史悠久的監獄。提籃橋區域也是二戰期間最著名的猶太人聚居地之一。2013年7月,一則該監獄即將搬遷的訊息引發關注。7月24日,上海虹口區提籃橋街道一商用地塊以總價10.44億元被拍賣,摺合樓面地價26831元/平方米,溢價率為49.1%。地產界普遍認為,這是對提籃橋監獄搬遷後周邊樓市的“價格測試”。如何在城市建設與保護地域文化之間尋找平衡點?這道老題目成為我國沿海最大開放城市的新課題。

  因為監獄的存在,提籃橋區域在上海翻天覆地的城市建設變化中,顯得格格不入。政府和當地居民都將其視為發展障礙,但學者又呼籲保護它,矛盾重重。50多歲的嚴小妹***化名***,在離提籃橋監獄高牆10米外的街口開了一家香燭店。往監獄反方向走幾十米,就是下海廟-----上海歷史最悠久的寺廟之一。她自幼生活在這裡的一間15平米的臨街房子裡,兒子在大學住校了,留下她和老伴。“小時候這裡很熱鬧。提籃橋是市中心,離外灘近,不比南京路差。楊浦區很多地方那時候還是鄉下。”嚴小妹說,但這種優越感隨著城市建設程序逐年下降。“50年來,這裡幾乎沒有變化。”在上海人的詞彙裡,“提籃橋”已經成了監獄的代名詞。當地居民王老伯說:“ 年輕人一結婚就搬走了,兒媳不肯住在這裡,誰願意住在監獄旁邊?”“這裡誰不希望監獄搬走啊?搬走了我們才能拆遷,誰不想住新房子?”這是嚴小妹現在的想法。附近很多條件好的住戶都搬走了,把這裡的舊房子出租。離監獄一兩公里的地方,某國際金融廣場正在熱火朝天的趕工建設,一家超五星精品酒店即將投入使用,上海港國際客運碼頭與東方明珠隔江相望……附近還有浦西第一豪宅、上海第三代寫字樓,這些都時時刺激著嚴小妹和她的鄰居們,他們也渴望著“現代化”。

  提籃橋街道辦的一位工作人員形容,監獄成了上海北外灘地區發展的“絆腳石”。附近居委會的馬書記介紹,這裡的商店不上檔次,吸引不了人,只能滿足居民的日常需求。為數不多的遊客來參觀時不會在此消費,不會增加地區的收入。“保護歷史建築只有支出沒有收入,應該更全面地綜合考慮投入與產出的關係。只講保護的投入會是個無底洞”。此外,當地有些居民的人均居住水平還停留在20年前,三代蝸居很普遍。隨著上海房價的飆升,政府的拆遷、疏散成本也在節節攀高。

  根據上海虹口區公佈的規劃,提籃橋地塊將以提籃橋監獄這座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為中心,整合臨近的摩西會堂、舟山路-霍山路歷史文化街區,與軌道12號線提籃橋站點、海門路55號等周邊地塊聯動,打造大型綜合性區域。在地產商眼裡,歷史文化保護區旁邊的地塊,容積率必然嚴格限制,付出高昂的拆遷成本去建低容積率的房子,何況旁邊還有個大監獄,誰願意? 為什麼很多居民不願意住在這些老房子裡?據復旦大學專項課題調研,主要涉及三個問題:第一,房子年久失修,但現在沒人維修。第二,超負荷使用,原來是一家一戶,現在要住七八戶人家。第三,這些老房子都經歷了多次產權變更,很難釐清權屬關係。提籃橋監獄需要保護,這已經達成共識。但具體如何實施,看法就眾說紛紜了。專家們既不同意政府賣地、大規模重新開發,也不同意居民全搬走,留下空蕩蕩的展覽館。

  2003年,提籃橋地區被增補列入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其特色為“特殊建築和里弄住宅、宗教場所”。二戰期間,其附近的摩西會館成為猶太難民的宗教活動中心,兩萬多名猶太人逃難到上海時主要就居住在這裡,現在則是“猶太難民在上海紀念館”,是許多猶太遊客訪滬的必到之處。區域內德文招聘的商店和奧地利式露天咖啡館鱗次櫛比,令這裡有“小維也納”之稱。 以色列駐滬總領事表示,除了提籃橋地區,全世界所有猶太人在二戰中聚集過的地方都成了世界文化遺產,但展示的都是扭曲和殺戮,只有提籃橋展示的是友誼、陽光、生命。猶太人聚居地紀念活動中,美國卡特政府時期的國家銀行行長,雖然已經92歲高齡,到了故地,無需別人指路,就找到了自己家的原址。他動情地告訴周圍人:瞧這間房,爸爸媽媽睡大床,這邊是姐姐的床,那邊是我的小床。“邊說著,眼淚掉了下來:”真的感謝上海,在我們猶太人被全世界趕盡殺絕時,這裡收留了我們。“

  與建築本身的歷史價值相對應的”人文景觀“,是曾經被關押在提籃橋監獄的眾多歷史名人。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章太炎和鄒容。他們因為《蘇報》案被囚禁在此,章太炎得以出獄,鄒容卻病死獄中。任弼時、張愛萍、江上青***皖東北革命根據地創始人之一***等一大批革命先輩也都曾被祕密關押在提籃橋監獄。抗戰勝利後,提籃橋監獄先後關押了數百名日本戰犯,包括臺灣”總督“安藤利吉、香港”總督“田中久一、南京大屠殺主犯谷壽夫等人。1946年初,盟軍在提籃橋監獄設立軍事法庭,審判了47名日本戰犯,這是抗戰勝利後中國境內最早的戰犯審判場所。 材料4:

  舊城區的復興是對城市文化基因的搶救、延續。如果說建築是石頭的史書,那麼街區則是城市的年輪,深深地鐫刻著城市的記憶。舊城區的老屋舊居雖然承載了城市的文化基因,但在現代化的機器面前卻十分脆弱。舊城一旦坍塌將無法重建,這不僅是建築的坍塌,更是城市文化的斷層。一個只有摩天大樓叢林,沒有厚重、深沉的老街區的城市無疑是乏味的,同時也會因缺乏底蘊而變得浮躁。

  舊城區的復興不僅是回覆它的活力,還要考慮復興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舊城區的老屋舊居對抗的最可怕的不是建築的衰老,而是各種複雜利益關係。舊城區現在一般都處於城市較好的地段,寸土寸金,被各種利益集團盯上是在所難免的,利益的博弈可想而知。

  當外國遊客詢問街頭上的上海路人,”到哪裡尋找老上海“,答案是田子坊或新天地的概率基本一樣。1998年12月,田子坊藝術街在泰康路揭開序幕;1999年2月,太平橋地區改造專案之一的”上海新天地“工程開工。兩者差不多是在同一起跑線上開跑的,間距只有約3公里;兩者在上海城市的更新模式上都具有”由拆到留“轉折點的意義,兩種新的改造模式從此建立,更掀起了滬上懷舊風潮。

  新天地所處太平橋的地區是位於上海繁華的淮海中路南、馬當路東和黃陂南路西的一個獨具上海特色的石庫門街區。石庫門是上海開埠以來形成的一種中西合璧的建築形式,見證了中國傳統建築文化在上海這個大都市與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過程。石庫門最早是富商、地主、官紳的居住之處,隨著城市的變遷,逐漸淪為城市下層居民的住所。石庫門承載了太多關於上海的記憶,對上海市民文化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上海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

  20世紀90年代末,盧灣區政府與香港瑞安集團簽署《滬港合作改造上海市盧灣區太平橋地區意向書》實施改造,美國SOM公司承擔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整個改造計劃佔地52公頃,分為新天地、翠湖天地、企業天地三部分。新天地為首期工程,已於2001年6月竣工,次年全面開業。

  新天地是政府和開發商聯合進行的大規模舊城區開發,其中原住居民不參與開發建設。瑞安集團通過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獲取開發權,並與盧灣區政府採用”市場運作、政企合作“的方式參與建設,專案耗資14億。高昂成本使改造後的”新天地“註定要將原住居民”置之度外“。新天地建成後在運營中不斷調整定位,轉變功能,每次轉變都是一次飛躍。新天地的改造無疑是舊城區復興的一個典型。

  當石庫門蜘蛛網般的電線、厚厚的灰塵被清理掉時,石庫門的上海符號重新煥發出其獨特的魅力。穿梭於新天地樸素而寧靜的里弄中,看到江南傳統石頭門框、烏漆門、坡屋頂與西式陽臺、老虎窗相得益彰時,不得不讚嘆石庫門的魅力,也不由得暢想一番當年石庫門中的生活場景。

  舊城區本來就是充滿活力的生活空間,保護舊城區的最好方式就是恢復它的活力,在城市中重新發揮其功能。新天地重新對石庫門的功能進行定位,將石庫門從居住空間轉變成了商業空間。石庫門深厚的老上海文化底蘊為其向商業功能的轉變創造了條件,而現代人對老上海生活場景的嚮往為石庫門的文化價值向商業價值轉變奠定了市場基礎。因此,也可以說新天地是文化與商業嫁接的一個典範。新天地弄堂裡的人頭攢動,加上屋內的燈火闌珊,令人陶醉的爵士樂,可見其活力不減當年。當黃昏臨近,與三五好友坐在店外遮陽傘下,痛快地喝上一杯德國生啤,或者吃上幾塊法式麵包,旁邊還有來自異國他鄉的服務生……好像這一切天然就屬於石庫門,屬於上海。

  田子坊是位於上海思南路東、瑞金二路西,建國中路南、泰康路北的一片民國時建造的街區。田子坊給人的感覺非常樸素,甚至有些破舊,但卻散發著原汁原味的上海生活氣息,完全就是一個鮮活的上海生活博物館。在田子坊,樓下是別緻的小店,抬頭一望,空中還晾著衣服,蜘蛛網般的電線隨處可見,厚重的鑄鐵下水管強烈地衝擊著視覺……一切都很樸實,沒有遮掩,但卻很和諧。相比新天地,田子坊在復興中進行了另一種探索。

  田子坊的發展主要源於民間資本推動。開始並不被政府重視,發展中幾經拆除危機,最終民間力量獲勝,得到政府認可。田子坊並沒有像其他舊城區改造一樣將原住居民搬遷出去,而是充分利用其獨特的空間場景,引進了都市休閒功能,吸引了眾多的文化創意人士、都市潮人、私營業者等新階層的進駐,創造了一種新型鄰里關係。新階層的進駐不僅優化了原來的階層結構,而且引進了現代都市文明,為街區注入了新的活力。並使原住居民也分享到了現代都市文明的成果。田子坊的一些居民將底層樓面出租,穿梭在田子坊的里弄中,工藝品店、飾品店、服裝店、酒吧、咖啡店……琳琅滿目,這無疑增加了原住居民的經濟來源,增強了中下層民眾的生活保障。同時,這種對原住居民利益的關照,也減輕了街區改造的阻力。

  田子坊厚重的磚牆、濃烈的色彩、暴露的管道與電線……洋溢著濃濃的藝術氣息,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就像一幅暖色調的油畫。田子坊雖然處在上海這個國際大都市,但卻鬧中取靜,深深的弄堂阻擋了都市的喧囂,正好為藝術家構築起一個清靜精神家園。也許田子坊天然就是藝術的,是藝術家抒發靈感之地,知名藝術家陳逸飛、爾冬強的工作室相繼進駐。眾多藝術家的聚集,一方面在田子坊吹起了一股文化藝術之風,增加了田子坊的文化內涵;另一方面,憑藉藝術家這個精英團體的凝聚力和影響力,田子坊也名揚海內外,吸引著全球眾多文化、藝術名人和觀光者的到來。

  如果說新天地”重構“了石庫門的街區功能,創造了一片新天地,那麼田子坊則是”保留“,包括建築、街區的保留,最重要的是將生活在這個街區中的階層保留了下來。生活本來就是一個階層在某個空間所發生的事,田子坊這種創造式的保留,才使得這個階層在這個街區中的故事得以繼續延續,原汁原味的上海生活才得以在現代都市空間中綿延。也許正是田子坊原汁原味的上海味道,吸引了海內外眾多的遊客光顧。

  2005年4月,田子坊被授予”上海創意產業集聚區“,如今已形成保護歷史風貌、改善生活環境和發展創意產業和諧共存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