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務員申論備考技巧
河南公務員申論功底的磨礪多半有賴於日積月累,唯有通過不斷的強化訓練、總結反思,因此要做好備考準備,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公文寫作的考查本質
公文寫作的考查形式是以“文種”形式考查,如“寫一份講解稿”、“擬寫一封信”、“在政府網站上發表短文”、“在某某活動中做總結,寫個講話稿”等等。而由於可考查文種豐富、多變,以至讓考生難以把握其作答脈絡,很難像其他幾類客觀題目有比較固定的答題思路。
其實,在公職考試中的公文寫作題目是一種綜合性考查題目,往往是披著“文種”的外皮,考查的卻是概括歸納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綜合分析能力。下面就舉幾個具體案例,讓廣大考生認識其考查本質。
例一:根據材料1中小鄒的案例,設計一份調查問卷。要求:寫出具體問題。
本題要求設計出調查問卷中的問題,而問題的來源應是小鄒的案例。簡單來說,把小鄒身上發生的、反映出的一些事情概括出來,然後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出來即可,所以本題看似是特定文種——調查問卷,但其實質就是在對原材料小鄒案例進行歸納概括。
例二:假定你是某街道辦事處的一名工作人員,請根據給定資料6—8擬寫一份《某街道辦事處關於改進老年人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文字簡明、分條撰寫、有指導性與可行性,不超過400字。
何為指導意見——上級對下級工作所做指導,簡單說就是上級告訴下級如何做事,這顯然是在提出對策。類似文種還有建議書,也是以對策作為文章主體內容。
例三:根據給定資料,以《高清紅的成功給我們的啟示》為題,寫一篇材料。
在這個例題當中,出現了非常具有標誌的問法——“啟示”,所以,本題表面上看是寫特定文種“材料”,但本質是寫“啟示”,而啟示類題目恰恰是一個獨立的型別題。
:如何提高材料閱讀能力
材料的閱讀,要想達到以小見大,由淺入深的效果,至少應該從兩個角度去把握,即內容和邏輯。對於前面的小題來說,內容是重中之重,因為小題的核心答題思路在於對材料內容的總結和呈現。而對於作文來說,邏輯就顯得很重要了,因為作文在進行總論點,分論點的確定時,需要的是對材料整體邏輯有一個把握,這樣的話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從材料中提煉相關要點。
內容方面,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關鍵詞分析法。申論科目的日常練習有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就是對材料的閱讀,無論是什麼材料,都可以拿過來去總結段落大意,去剖析背後的深層次含義。那麼,在日常的這種閱讀訓練中,對於材料內容的敏感度就顯得特別重要了。畢竟,那麼多的材料內容,逐字逐句摳要點的話要花費很長的時間。那麼怎樣培養這種敏感度呢,關鍵詞就派上了大用場。那些表示轉折的,因果的,遞進的,並列的關鍵詞,在很多時候可以直接幫助我們定位到所需的要點上面,然後根據題目要求自行選擇就可以了。
邏輯方面,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邏輯關係分析法。相對於關鍵詞分析法的簡單粗暴,邏輯關係分析法顯得比較複雜而精巧。它的作用除了輔助我們找要點之外,還在於寫作文時,幫助我們定位總分論點。我們在寫作文時,最重要的地方毫無爭議的在於作文整體框架的構建上面了。也就是總分論點的確定。如果我們能夠利用分析材料中段落之間的邏輯關係,來確定整個材料的邏輯框架,對於寫作文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確定段落與段落之間,一則材料與一則材料之間的邏輯關係之後,我們就可以在特定的關係裡面去尋找相關的分論點了。比如總分關係中,對於“分”的把握,就可以直接確定分論點應該怎麼去寫。
: 如何保質保量完成材料閱讀
閱讀材料首先要抓住材料的關鍵詞,比如說引導問題的詞彙有不足、缺陷、軟肋、危機等等,當我們看到這些詞的時候就知道這些詞前後引導的是問題;再比如說總之、綜上所述、因此等等這些詞彙後面引導的是對於整個自然段內容的總結。諸如此類的詞彙還有很多,考生們在閱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關鍵詞的閱讀。
其次是關鍵句。就一個自然段來說,最核心或者說最重要的是其首句和尾句,首句一般起到總起的作用,引出後面的內容。而斷尾句一般是表示總結的作用,也就是說這一個自然段核心要表達的意思一般通過讀斷尾句可以知曉。類比推理,對於一則材料來說,首段和尾段分別起到這則材料的總起和總結作用,同時,對於整個材料來說亦是如此,要核心關注首則和尾則。
第三是段落閱讀,我們需要明白的是,申論的材料大致分為三種:第一種資料型材料,大篇幅羅列資料。這些資料出現的作用其實無非就是作證前後的文字,我們採取跳讀法——跳過資料讀文字即可。可以節約大部分時間。第二種是案例型材料,材料會大篇幅去講故事或者舉例子,採取“主體+處境+做法+結果+啟示”的思路梳理案例型材料,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材料。最後一種是觀點型材料,此類材料會涉及到一些人發表的觀點。相對於前兩種材料,第三種材料最為重要。特別是發表觀點的人是一些權威人士的話,他們的觀點往往代表了命題人的觀點。
第四,掌握好這些初步的方法以後,段落性閱讀基本沒什麼問題了。但是這僅僅是基礎中的基礎,想要真正讀懂申論文章,必須要上升到整個篇章,由段落理解到則落,然後在分析材料之間的內在邏輯,上升到整體理解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