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公務員申論備考指導

  江蘇省公務員備考考生要重視尋找文章主題的技巧,在平時的申論寫作聯絡中要活學活用加強練習,適當進行備考工作,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

  公文寫作點睛之請示

  ***一***請示的特點

  1、單一性。《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規定,請示應當一文一事,原則上主送一個上級機關。這條規定強調了請示主題集中單一和主送機關單一的顯著特點。把握這一特點,對於正確運用請示文種尤為重要。

  2、期復性。請示是下級機關為請求上級機關批准某一事項或解決某個問題而制發的,請示的目的是為了得到反饋,即期待上級明確表態,予以答覆。批覆就是專為反饋請示事項而設的文種。

  3、緊迫性。一般來說,請示的事項是亟待明確或急需解決的問題,時效性很強,上級機關受文後應及時研究,無論同意與否,都應儘快作出批覆,不宜久拖不復。否則,便會影響下級機關正常開展工作。

  ***二***請示的寫作要領

  請示正文包括三部分。

  請示緣由:交代背景,提出請示的理論依據或事實依據,闡明必要性和可行性。這一部分要寫得簡明概括,依據可靠,理由充分。如果有些問題難以扼要說明,可將有關詳細材料作為附件隨文上報,使正文篇幅簡短,主旨突出。

  寫好請示最重要的是使請示緣由引起上級重視,並且為上級所首肯。也就是說,請示寫作成敗的關鍵在於緣由的表述。寫請示緣由有“四忌”:一忌只從本單位的立場出發考慮問題;二忌空泛地、過多地講大道理;三忌誇大事實,編造理由;四忌緣由與請求倒置。

  請示事項:就某一事項或問題提出看法、建議或處理方案。這一部分要寫得明確具體,所提解決辦法要符合政策法規,實事求是,切實可行。如有兩種以上處理方案,也可同時提出,但必須說明本機關的傾向性意見與理由,以供上級權衡審批。寫請示事項有“三忌”:一忌只擺問題,不提方案***請求答疑的例外***;二忌模稜兩可,含糊其辭;三忌語氣生硬,催迫要挾。

  尾語:任何請示都必須在末尾明確提出請求,通常使用“特此請示,請批覆”、“妥否,請批示”、“可否,請予稽核批准”等慣用語。

  ***二***

  如何寫好思辨文章

  申論主題為現代公共文化體系建設,其作文題乾和要求如下:

  針對給定資料,結合社會生活實際,以“公共文化服務的迴歸與創新”為題目,寫一篇議論文。***50分***

  要求:

  1、 觀點鮮明,內容充實,論述深刻;

  2、 思路清晰,結構嚴謹,語言流暢;

  字跡清楚,書寫工整,限800-1000字。

  通過審題幹可知,作文題目已經給定,即“公共文化的迴歸與創新”;再看文章型別為議論文,考生們當看到議論文三字就應該警覺,這是要求考生們側重分析而並非重點談對策。就要從“迴歸與創新”兩個方面切入。那到底什麼是“迴歸與創新”呢?二者之間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到底處於什麼位置?分別發揮什麼作用呢?

  其實,在給定材料1的第二段提到了“《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2015-2020年***》還要求給群眾提供‘對路子’的公共文化服務;一方面,要求文化場館的社會功能,服務群體等重新明確定位,使之迴歸公益屬性,……”通過這句話可知迴歸所指的是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屬性迴歸,而創新所指可從材料5、6、7三段可知,創新是指公共文化服務內容與形式的創新以及運營模式的創新。

  那麼,二者在公共文化體系中處於什麼位置呢?所謂公共文化服務公益屬性是其根本屬性,即公共文化服務是服務於民的。也就是說我國要建設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這一屬性不可缺失,它是基本前提,失去這一前提就不再是公共文化服務。而創新是說在公共文化服務內容與形式上鼓勵群眾與社會參與、運營模式上積極探索“政府買單、社會提供、群眾消費”的新型模式,這樣的創新無疑為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供了發展動力。因此,在論述迴歸與創新的關係時應該明確二者關係是:迴歸公益屬性是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前提,創新是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的持續動力。

  巨集觀層面來說:發展是目的,改革是動力,穩定是前提。

  四個全面內在關係:“四個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一個都不能缺的三大戰略舉措,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動力源泉、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證。從每一個“全面”之間的具體關係看,也都是彼此聯絡的。全面深化改革,既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動力,也是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需要。全面依法治國,本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同時又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法治保障,無論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都需要在法治的軌道上、框架下來進行。全面從嚴治黨,是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關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都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四個全面”、“經濟新常態”、“中國夢”三者關係:中國夢是總目標、總概論,新常態是對新時期時代特徵及其規律的科學認識和判斷;“四個全面”是適應、引領新常態,追尋中國夢最基本、最核心的戰略性理論和實踐要求。

  ***三***

  文章寫作的表述方式方法

  一、事件切入法

  事件切入法就是為了使閱卷人對自己所表達的主題的關注,而採用發生的事件為引子,匯入自己所表述的主題思想。對此,我們可以引用材料給定的一些事例或者一些典型的社會現象作為引子,匯入主題。

  二、名言引入法

  引用名言切入法,就是考生從表述材料層次觀點出發,選擇偉人語錄、名人名言或諺語等作為材料的表述,這樣顯得莊重、明快、深刻。這種以援引名句,以印證、補充、對照自己的本意,就是引用。引用是修辭的一種,它可以分為明引和暗引兩種,引用時明白指出所引文字的出處和來源,就是明引。例如:“孫中山曾經說過: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等。暗引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三、問題匯入法

  問題匯入法就是把要表述的主題思想,通過提問題的方式,向閱卷人發問,目的是在促進人們的思考、尋求答案的同時,推出自己表述的思想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