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學習策略研究的綜合敘述
綜合實踐活動是綜合性課程的超越和發展。和一般事物發展順序一樣,綜合實踐活動或者說綜合性課程發展到現在經歷了萌芽、興起、發展三個階段。
近代以來科學史上不斷的演繹著分化和綜合。教育必須與社會發展的要求相適應,綜合時代決定了現代教育也必然朝著綜合化發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正是在這個大綜合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以下是有關中學生相關的學習策略研究綜合敘述建議,歡迎大家閱讀!
研究並貫徹綜合實踐活動學習策略的建議
㈠加強理論研究,不僅要善於演繹還要善於歸納。
學習策略的研究與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研究成果息息相關。要注意吸收心理學研究成果,結合學與教的理論進行研究,不僅要善於演繹推理,從理論的高度把握學習策略的實質和要領,還要善於歸納總結,從實踐經驗中提煉精華,使之上升到理論水平。研究物件應有所拓寬,加大情感策略、動作技能策略的研究力度;注意整體性,在研究具體學習策略的同時要考慮學生的情感動機策略和激勵策略的研究;策略研究的側重點要從以知識傳承轉移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等方面轉變,加強協作、互動、獨立探索和自主學習方面的學習策略研究。
㈡轉變教學觀念,勇於探索、創新。
在資訊科技環境下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要求有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但是,大多數學校和教師都習慣於傳統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教師為主、知識本位的觀念根深蒂固,況且高考的指揮棒以及標準化考試也束縛了教學工作,一時間也難以發生質的變化。從根上講,“中國的教育觀在本質上是建立在‘惡’的人性假設基礎上的”,因此,教師總是為學生擔心,擔心知識太難學生不易掌握,擔心學生不自覺不守規矩,不管是對學生的能力還是品格總是懷疑多於信任、輕視多於尊重、批評多於表揚、苛求多於寬容、壓制多於鼓勵、約束多於自由。當然西方的教育觀是建立於學生性善的假設基礎上的,但是他們的一所高中的副校長湯普金斯女士則感慨“我們的問題也許是給孩子的自由太多了”。可見,自由過火對孩子也不是件好事。因此,我們的老師要建立其主體性教育思想,尊重孩子,給予孩子平等的話語權,充分相信孩子,適當放手,教師所扮演的角色正如本文上述的“應該是牧羊人而不是飼養員”,牧羊人的責任就是把學生這群羊帶到一個水美草肥的地方,讓學生自己覓食,防止惡狼來犯和小羊失足落入懸崖。而不是像飼養員那樣把食物選好送進羊的嘴裡。
其次,教師還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注意充電,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這樣才能跟得上時代步伐,勝任資訊科技環境下的教學。此外,還要注意克服囿於習慣,不願有所改變的惰性,應該充分了解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瞭解學校以後培養的人才的方向,同時也要放開手腳,敢於嘗試新的方式,來改善現有的方式。
㈢注重學習策略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技術的研究
⒈研究綜合實踐活動學習策略教學模式與教學技術的必要性
學習策略的教學,對學生至關重要。我們過去的教學,重視既定知識的傳授,忽視如何教給學生獲取知識,不重視學生的主體性與主動性,形成被動接受式教學。這種教學導致學生缺乏獨立思考與辨別能力,也因而失去了繼續學習、自我深造的智慧技能。
綜合實踐活動不同於傳統課程,它是一門實踐性課程。學生長期桎梏於教師指導下的結構學習,整個學習活動以教師的講授為中心,學生主動探求知識的積極性受到抑制,對腳使得講授形成依賴性,除去課內知識外,學生很少從課外活動中自覺的蒐集相關資訊,使用的學習策略也大多為認知策略中的複述策略、記憶策略。學習策略單一,不適合綜合實踐活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
實驗表明,學習策略教學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一定的提高***張亞玲、郭德俊,2001***。幫助學習落後、缺乏學習動力的學生的最好辦法是幫助他們學習,特別是幫助他們學會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是的他們學有所得,學有進步,從中受到學習動機的正強化作用***張慶林,1995***。
已有的實驗研究證明,中小學生往往還不能利用自己的經驗來幫助他們選擇有效的策略,他們對教師告訴的學習策略有種依賴性。美國心理學家布朗也發現,“當教兒童某種記憶方法時,他們能很好地運用這些策略,但在後來未要求他們完成類似的任務時,卻不能自動地運用這些策略。”這就更要求我們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進行必要且有效的學習策略的教學。⒉將通用教學模式與專門學習策略的教學模式有機結合起來
學習策略的教學有通用學習策略教學模式、學科學習策略教學模式以及交叉式學習策略教學模式***劉電芝,1997***。我認為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宜用交叉式學習策略。這種模式是先獨立得對學習策略進行教學,包括學習策略的意義,具體操作程式。簡短的教學之後,將它與具體的學科內容結合起來。根據具體學習請經的差異,要求並提示學生把所學的策略運用於具體的知識學習之中。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由於對學生來說還是一門比較新的課程。它的課程內容決定了學生要掌握多種多樣的學習策略。而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並不是獨立於學科課程之外的,它與其它分科課程在知識結構、學習方式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況且,學科學習策略和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策略本質上是一致的,兩者有異曲同工之處,有助於學生舉一反三。因此,學生對分科課程的學習策略的掌握將有利於他們對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當然,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策略也有其獨特之處,指導教師應該注意在課程指導中滲透相關的學習策略。因為學生怎麼學很大程度上在於教師怎麼教,換句話說,教師怎麼教,學生就怎麼學。這是由於學生往往會跟著教師思路走,教師解決問題的程式、方式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上說,教法是蘊涵著學法的,因此,教師要在平常的指導活動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有意識地幫助他們掌握一定學習策略。這種潤物細無聲的作法能緊密結合活動內容,但不利於提高學生在複雜情境下策略遷移,對促進元認知策略的掌握收效甚微。
因此,我們還要開設專門的學習策略訓練課,這“能引起受試者的充分重視,把注意力集中於思維方法本身”。而且,大量的訓練表明,成人和兒童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特別是兒童的訓練效果更為顯著。而通用學習策略***注:這類訓練內容不涉及特定知識,不與學科內容緊密結合,如複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組織策略等***的教學建議採用專門的訓練課的形式。因此,我們應該把學科教學滲透學習策略的教學模式和專門開設學習策略的教學模式有機結合起來,相輔相成,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學校和老師可能會認為專門的策略訓練課可能會佔用正常的教學時間,減慢教學進度,但是,我們必須清楚,凡事必有利有弊,關鍵在於利大還是弊大。通過專門的策略訓練,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了,發展了其“學力”,這不正是節省了整體的教學時間,“磨刀不誤砍柴工”嗎?況且,有許多學習策略是學生陌生的但又是必須掌握的。比如社會、情感策略等。所以必先對一些基本的學習策略進行教學,才會使學生有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先決技能。但是,綜合實踐活動要培養的不僅僅是知識的掌握,而且是生存能力的培養。有一些元策略不是簡單的專門開設一門學習策略課就能解決的,它必須在實踐當中,在問題解決的過程當中,有學生自己去摸索、去試誤、去總結、去反思、去批判才能逐漸內化,並能自如運用。
2。運用教學設計提高學習策略的教學質量。
教學設計是連線教學理論、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橋樑學科,是一門用來指導實際教學過程的規定性理論。它不僅關心如何教,也關心學生如何學。我們可以利用教學設計這個有力的工具,將內隱的學習策略外顯化、展開化,採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可以是一種教學方法也可是幾種教學方法的有機組合,應該是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教學目標出發進行教學,讓學生在運用學習策略中體會到學習策略的真意,激發學生學習“學習策略”的興趣,樂學,樂用,這樣會加大學習策略教學的進度和效率,這就把教師的要求和期望等外部條件內化為學生自己的動機,成為有意學習的內驅力。
3學習策略的教學要“因人而異”
我們現在的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一般是集體教學,但是我們在教學中也要有意識的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注意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來進行教學。也就是說,學習策略的教學要傳授與他們思維發展的水平、知識基礎相適應的策略,這樣才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當然,學習策略的教學也要對不同的學生側重點應有不同。比如,對認知水平稍差一點的學生進行策略教學時,要多讓他們練習,並注重策略的使用條件與範圍的教學,以促使他們能根據需要,有效的選擇學習策略,注重培養他們的策略遷移能力。
***四***將學生在資訊素養方面的學習策略與綜合實踐活動課、資訊科技教育結合起來
如上所述,資訊科技環境下,學生資訊素養的培養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資訊網路通訊技術把我們帶進了資訊的海洋,也帶進了世界文化薈萃的萬花筒,而我們的學生“缺乏對豐富文化資源進行選擇的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因此,如何培養學生的資訊搜尋、選擇、分析、判斷、交流能力以及良好的資訊道德素質是我們的當務之急。在資訊素養方面的學習策略多數是從學生如何搜尋資訊,判斷資訊真偽方面著手研究的,對於資訊道德素質的培養的研究方面略顯薄弱。當然,這方面學習策略的培養旨意與資訊科技教育的意趣不謀而合,所以,這兩者的“合作”是必然的。可以說,我們在進行資訊科技教育時就在滲透這方面的學習策略,而資訊素養方面的學習策略的學習也離不開資訊科技的支援,無形中也就完成了資訊科技教育的某些教學目標。而綜合實踐活動課貼近社會生活,致力於實踐,著重能力的培養,對學生自主、協作能力以及資訊處理與運用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而且,綜合實踐活動是建立在資訊平臺上的,無處不使用資訊科技,該門課程的內在要求和實施方式即是其與資訊科技的整合方式。因此,這三者的某些教育旨意是不謀而合的,對三者的有機整合有利於推動它們教學目標的達成,對學生的發展更是百利而無一害。
思考:如何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資訊蒐集、處理、判斷、組織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