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高考另類作文

  很多考生想了解對於高考另類作文如何寫,下面小編我大家支招,一起來。

  摘要:另類作文,泛指考試訓練中或高考考場作文中記敘文、議論文、散文、微型小說以外的其他體裁的作文,大概有廣告體、書信體、劇本、改編名著、網頁形式、日記體、文言語體等諸多形式。

  【策略解讀】

  最近六年來的高考話題作文深得人心的最大亮點是“文體自選”。在文體這個領域,廣大考生完全掙脫了手腳的束縛,如魚得水,如鳥出籠,創作出花樣翻新的文體,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所以對中學生來說,作文創新就是指作文超過或突破常規寫法、常規文體,“非一般化”,也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巧”,努力追求與眾不同。面對作文題目,第一次想到所用的文體,也許別人也想到了,我們要勇敢拋棄這個文體不用,去另尋文體,另創文體。要寫好另類文體要注意以下兩點:

  1.熟悉另類文體。如果想嘗試寫另類文體,自然需要十分了解、熟悉另類文體的特點,這是寫好此類作文的前提條件。如:①辯論稿,要把正方、反方的觀點、論據表現出來,主持人的發言可以是作者本身,因為一篇文章總要有主張、看法;②演講稿,以一個人為主,要注重議論與敘述的結合;③新聞稿,要按照新聞、報道的要求去寫作,要有“本報訊”等起領語,然後概括新聞內容二三十字,然後再去寫正文,時間、地點、事件的起因、結果要寫明白;④採訪稿,用記者的身份去採訪,大都是採用“實話實說”的形式;⑤實驗報告,有實驗目的、實驗課題、實驗時間、實驗器械、實驗內容、實驗操作、實驗結果等內容;⑥成果報告,要有報告內容、過程、成果介紹、時間等等;⑦就診報告,要把病情、病因、診斷結果、檢驗結果、就診時間及簽名等環節寫清楚;⑧招標簡介,要把招標的內容、要求、形式、方法、聯絡途徑等等寫清楚。等等。

  2.訓練另類文體。如果你對某種另類文體感興趣,想在考場上應用一下,平時就必須對這種文體多加訓練。只有反覆訓練,才能全面把握這種文體的形式,才能發現和解決一些寫這種文體的難點等,在考場上也才能做到得心應手、遊刃有餘。如2001年高考佳作《言必行,行必果》,作者在體裁上動了一番腦筋,聳身一變,全盤走活:讓孔子的言論成了“專家點評”;由周幽王自述身世,講“歷史的教訓”;請關羽現身說法,自樹“光輝的形象”;最後以拋棄誠信的年輕人“涕泣的自責”收束全文。體裁的這一變,就革除了作文培訓套路,有了亮色,就變得十分耐看。如果平時不注意訓練,考場裡哪有這樣的創新?

  當然,文體創新不是故弄玄虛,也不簡單等同於標新立異,問題的關鍵還在於文章有無思想深度,形式的創新要考慮內容的需要。創新作文不要光去追形式,要達到內容的豐富性、廣泛性、可讀性,光有其外表,而敗絮其中是得不了高分的。

  【例文解剖】話題: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2004年全國高考作文題***

  “成功”是怎樣煉成的

  冶煉原料

  “相信自己”、“聽取別人的意見”、催化劑“艱苦奮鬥”等,俄羅斯工作簽證怎麼辦理流程怎麼樣。

  冶煉機理

  一、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催化劑=成功

  二、聽取別人的意見+聽取別人的意見+催化劑=成功

  三、相信自己+聽取別人的意見+催化劑=成功

  冶煉過程

  一、取兩份“相信自己”,加入催化劑,經急火六六三十六天冶煉,出爐,不加工或稍微加工即可。

  二、取兩份“聽取別人的意見”,加入催化劑,經旺火七七四十九天冶煉,出爐,不加工或稍微加工即可。

  三、先取一份,“相信自己”,再取一份“聽取別人的意見”,加入催化劑,經文火九九八十一天精煉,出爐,精雕細琢,檢驗無誤,方可出廠。

  產品說明

  第一種產品成品率50%。原料廉價易得,燃料耗費較少,生產週期較短,但產品強度不高,不能用於要求較高的地方。據調查,其使用範圍頗為廣泛,產量很高,有時供不應求。

  第二種產品成品率50%。原料成本昂貴,不易得,但生產過程簡單,要求不是很高,燃料消耗比第一種產品更少。生產週期較第三種產品短些。產品強度亦不是很高,不能用於要求較高的地方,但同樣卻具有很廣泛的使用範圍,產量很大。

  第三種產品成品率100%。原料價格不是很便宜,燃料消耗很高,生產週期最長,其暫時利潤不是很高,但長遠利潤是無法估量的。其產品質量很高,適用於各種要求的強度。然而調查結果表明,其適用範圍狹窄,生產量極小。目前,此產品已接近停產,這項傳統工藝瀕臨失傳。

  大力呼籲

  由於人們鼠目寸光,只顧眼前利益,大量甚至全部製造和使用第一、二兩種產品,結果浪費了大量的寶貴資源,而人們的生活水平無法提高。在此強烈呼籲,人們要抵制使用第一、二兩種產品,廠家採取切實措施切斷其生產源頭,摧毀其銷售市場,轉而生產、銷售高質量的第三種產品,這樣我們人類才會進步,才能發展,才可以迅速把生活水平提高上去。

  解剖:這是一篇形式有創新、手法很別緻的文章。作者將“成功”比做產品,將話題中的“相信自己”、“聽取別人的意見”比做生產產品的原料,而獲得成功的過程就成了生產產品的過程,這樣便形成了調查報告式的文體,有特色。運用產品評介的手法便於引發讀者的聯想,使文章避免了空洞的議論,可收到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淺顯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