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生態系統中特殊生物成分淺析

  在各種型別的生態系統中,一般都包含有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組成成分。這些組成成分相互作用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執行著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物質迴圈和資訊傳遞的功能。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有些生物因其獨特的代謝型別和生活方式,在生態系統中地位也比較特殊。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閱讀。

  :

  1.生產者中的特殊生物

  生產者是指生態系統中能利用簡單無機物合成複雜有機物的生物。它們屬於自養生物,主要是綠色植物,是生態系統的基石和主要成分,是消費者和分解者唯一的食物來源提供者。

  1.1 紅硫細菌、綠硫細菌等光能合成菌 這些生物因為其體內含有光合作用的色素,可以在有光的無機環境中正常生長。它們合成有機物的方式與高等植物相似,能夠利用光能將無機物CO2等合成有機物,反應過程可用下面通式表示:

  1.2 硝化細菌、鐵細菌、硫細菌等化能合成菌 與光能合成菌的不同之處是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過程中利用的能量不同,它們不是利用光能,而是利用氧化自身無機物過程中所產生的化學能來合成有機物,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反應式中的化學能的來源對不同生物而言略有差別,如硝化細菌是利用氧化環境中的氨為亞硝酸鹽或硝酸鹽的過程中所釋放的能量,而鐵細菌和硫細菌分別是利用氧化硫酸亞鐵為硫酸鐵和氧化硫化氫為硫或硫酸過程中所釋放的能量。

  2.消費者中的特殊生物

  消費者指生態系統中只能直接或間接利用植物所製造的現成有機物,從中得到能量的生物,它們不能自己製造有機物,屬於異養生物,主要是各類動物。

  2.1 菟絲子等寄生植物

  菟絲子能夠寄生在豆類和棉花的植株上,它的莖上長出吸盤,並深入到寄主體內,從其中取得其所需的全部或大部分養分和水分,最終導致寄主植物逐漸枯竭死亡。寄生植物種類很多,如無根藤、槲寄生等,它們體內不含葉綠素或只含很少、不能自制養分的植物,是致命的依賴者,植物界的“寄生蟲”。

  2.2 艾滋病病毒等病毒

  有很多種病毒寄生在一定的活細胞內,它們直接利用細胞中的物質作為自身的營養,營寄生生活,也歸到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成分中。例如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菸草花葉病毒等。

  2.3 蚊子、蚜蟲等寄生動物

  這一類生物往往具有特殊的口器,它們或者將口刺插入動物體內,從其中吸取宿主血,或者將口器刺入植物的分生組織,吸取汁液來獲得營養物質。這樣的生物還有蛭、八目鰻、蛔蟲等。

  3.分解者中的特殊生物

  分解者是異養生物,他們分解動植物的殘體,糞便和各種複雜的有機化合物,吸收某些分解產物,最終能將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而這些無機物參與物質迴圈後可以被自養生物重新利用,分解者廣泛分佈於生態系統中,時刻不停地促使自然界的物質發生迴圈。主要是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3.1 陸地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土壤中的中小型動物如線蟲、小型甲蟲等多能進攻新落下的枯葉,對大型動物的糞便進行處理和加工,起到一定的分解作用。

  土壤中的大型動物如千足蟲、蝸牛以及蚯蚓等,它們能食枯枝落葉,是破碎植物殘葉和翻動土壤的主力,因而對分解過程有重要影響,也屬於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需要注意的是與鞭毛蟲共生的白蟻,它吃的是植物的木質部,其消化道中有鞭毛蟲能夠將白蟻食來的植物纖維分解,所以在討論其在生態系統中的成分時,通常將白蟻認為是消費者,而其體內的鞭毛蟲為分解者。另外禿鷲等一些專吃動物屍體的生物也屬於分解者。

  3.2 水生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軟體動物和蠕蟲等無脊椎動物以及蟹等甲殼綱動物,能夠碎裂水草葉片,刮食石礫表面藻類和死有機物,參與生態系統的分解作用。

  4.其他特殊成分

  4.1 食蟲植物──豬籠草

  豬籠草具有特殊的器官──捕食囊,能夠捕獲昆蟲等小動物來獲取氮素等營養物質,也可以利用光照合成一定量的有機物用於自身的生長。故它在生態系統中擔任雙重角色,即消費者和生產者。

  4.2“綠色”動物──綠眼蟲

  綠眼蟲是綠色的單細胞動物,細胞內含有大量的葉綠體。在有陽光處,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的有機物;黑暗的環境中則葉綠素消失,依靠細胞的滲透作用來進行異養,從這一個角度來說,這類生物應該既屬於生產者也屬於分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