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數學學習建議

  高一數學學習是中學階段承前啟後的關鍵期,不少學生升入高中後,能否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是擺在高一新生面前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高一階段是學習高中數學的轉折點。除了學習環境,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外部因素外,同學們應該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和改進學法,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1.認識高中數學的特點

  高中數學內容難度增大,並增加數學知識的應用,要求學生會使用文字、符號和圖形等數學語言表達問題進行交流,數學思想方法貫穿教材始終,對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2.正確對待學習中遇到的新困難和新問題

  數學內容的鉅變和學習方法的落後,在學習高中數學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不少困難和問題,同學們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勝不驕,敗不餒,千萬不能讓問題堆積如山,形成惡性迴圈,而是要在老師的引導下,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要將被動學習模式轉變為主動學習模式

  高中數學不是靠老師教會的,而是在老師引導下,靠自己主動思考去獲取的,學習數學的最佳狀態就是積極主動地,參考教學過程,對數學活動持一定的主動權,並經常能發現和推出問題。

  4.要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要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和頑強的學習毅力,要有足夠的學習信心,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獨立思考,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

  5.要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提高自學能力

  預習也叫課前自學,預習得越充分,聽課效果就越好,聽課效果越好,就能更好地預習下節內容,形成良性迴圈,預習中存在問題就會減少,自學能力就會逐步提高。

  6.要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提高閱讀能力

  審題是解題的關鍵,數學題是由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構成的,要逐字逐句仔細審題,細心推敲,切忌題意不清,倉促上陣。審數學題有時須對題意逐句“翻譯”,將隱含條件轉化為明顯條件,有時須聯絡題設與結論,前呼後應,挖掘構建題設與目標的橋樑,尋找突破點,從而形成解題思路。

  7.要養成良好的演算、驗算習慣,提高運算能力

  學習數學離不開運算,高中老師常把計算留給學生,這就是要同學們多動腦,勤動手,不僅能筆算,而且也能口算和心算,對複雜運算,要有耐心,掌握算理,注重簡便方法。

  總之,同學們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勤奮的學習態度,科學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不僅學會,而且會學,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進一步學好高中數學。

  有關 高一數學學習的幾點小技巧的推薦

  進入高一就遇到的是理論性很強的函式,再加上有時難以想像到的立體幾何,空間概念、空間想象能力又不可能一下子就建立起來,這就使一些原來初中數學學得不錯的同學不能很快地適應而感到困難,小編根據原來的學習中和現在的教學中的體會,提出幾點學習高中數學的技巧,供大家一起分享。

  轉變觀念

  初中階段,特別是初中三年級,老師會通過大量的練習,學生自己也會查詢很多資料,這樣就會把自己的數學成績得到明顯的提高,這樣的學習方式是一種被動式的學習也叫題海戰術,學生只是簡單的接受數學知識,並且初中數學的知識相對比較淺顯,學生很快就能掌握知識。

  可是到了高中以後通過題海戰術是能提高一些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可是對於這個知識中的為什麼就不能說出其所以然,就不能對相關的知識進行創新。所以高中數學的學習不只是單純的做題就可以掌握其知識,而是要弄得其所以然才行,這樣就需要學生自己去主動發掘知識的內涵,在老師的指導下把數學知識進行擴充套件,達到觸類旁通。要做到這樣就需要學生本身更加主動的學習,這樣才能更加的發現數學中的樂趣。

  學會聽課

  數學的學習是需要老師的引導,在引導下,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做一些相應的練習來掌握知識,鞏固知識,要想提高學習效率,就需要學生做到以下一些:

  1、做好預習,提出問題,進行多次閱讀課本,查閱相關資料,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力爭在老師講新課前儘可能的掌握更多的知識,如果不能回答的問題可以在老師講課中去解決。

  2、學會聽課,在初中的教學中老師經常會把一個知識點進行多次的講解和通過大量的練習讓學生去掌握,可是到高中以後,老師對於一個知識點就不會再通過大量的練習來讓學生去掌握,而是通過一些相關知識的講解去引導學生明白這個知識是怎麼來的,又如何用這個知識解答一些相關的疑惑,如果學生能明白的話就能在自己的知識下通過課後的練習去鞏固這些知識,同時學生也可以根據老師的引導去擴充套件知識。

  當然,對於自己在聽課過程中一下子不能明白的知識,可以通過舉手讓老師再進行一次分析講解,也同時做好相關的記錄,以備在課後去進一步弄明白;對於自己在預習中提出的問題,如果老師沒有解決的話,可以利用課餘時間請教老師解答,這樣學習就可能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3、敢於發表自己的想法,在高中數學學習中,學生會遇到很多解題技巧,可能這種方法你知道,另外的人不是很熟悉。那麼就需要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想法,這樣就能讓大家掌握更多的技巧。也同樣能激發同學學習的興趣,如果一節課都是老師講的話,課堂氣氛也是很悶的,學生學習的效率也是很低的。

  4、聽好每一分鐘,尤其是老師講課的開頭和結束

  老師講課開頭,一般是概括前節課的要點指出本節課要講的內容,是把舊知識和新知識聯絡起來的環節,結尾常常是對一節課所講知識的歸納總結,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本節知識方法的綱要。

  課後鞏固

  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重視課後的鞏固,只是覺得在課堂上掌握一些知識就夠了,其實這是錯誤的。高中數學的知識很多,並且不像初中數學那麼淺顯,而是有很多的內涵,如果不能進一步挖掘其內涵,那麼只是掌握這個知識的表面,於是在自己做練習時就不知道如何去解了,也不能運用這個知識的。

  做練習是需要的,可是有些學生只是為了練習去做練習,而不是為了鞏固這個知識,擴充套件這個知識去做練習,經常是做完這個練習後算做完了,這樣跟初中的做題是沒有區別的。其實,我們還應該把這個練習中使用到的知識串起來,這樣我們就能明白那些知識在運用,也能掌握更多的知識。也同樣能發現那個知識點是重點,也能發現難題是如何把相關知識串起來的。

  學會看題

  高中的相關資料比初中更多,高考是全社會都關注的問題,所以高中的練習也特別多,有些學生買的資料也多,於是如何利用題目來掌握我們學習的知識,擴充套件我們學習的知識就成為學習的關鍵。我覺得題目要多看,多想,看資料中的解題方法,想方法中的為什麼,這樣就可以借鑑更多的方法。

  方法多了,可以也要消化。於是我們要會有選擇的做題,達到事半功倍。我建議每天一小練,每週做一套完整的考題,看2~3套考題,從中去發現那些是這段時間數學學習的重點知識,那些是我們常用的解題方法以及使用什麼方法能優化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