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高一數學學習的原因分析及建議

  對於不少高一學生而言,隨著高中數學內容加深、量增大,對學生思維要求的提高,有的學生不能適應這種變化,致使課堂上能聽懂,而習題卻不會解答。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的詳細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影響高一數學學習障礙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幾個:

  ***1***基礎知識不紮實

  初中教學同樣受升學壓力的影響,為了擠出更多的時間複習迎考,擠壓新課學習時間,刪減未列入考試的內容或自認為考試不重要的內容,造成學生知識結構不完整,基礎知識掌握不紮實,如初中對函式和平面幾何等內容的新課學習時間不夠,學生感到困難,帶著這樣的陰影學生到高中碰到函式和立體幾何等內容的學習就感到恐懼,沒有學就產生了畏難情緒。

  ***2***學習習慣和方法的指導不夠

  初中教學不太關注對學生學習習慣和方法的指導,忽視對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和滲透***現在學生的認知水平是可以接受的***,熱衷於通過大量的練習模仿來掌握解題方法,如對初中二次函式的學習。

  ***3***心理準備不充分,心理承受力不強,非智力因素的干擾影響

  初中學生通過升學考試跨入高中學習,特別是考入重點中學學習,他們是帶著勝利的喜悅,滿懷豪情、充滿希望進入高中學習,希望在高中數學學習中大顯身手,能夠取得象初中考試中的高分成績,另外,由於他們是初中的“優生”,時常得到老師關愛和稱讚,是在鮮花和讚揚聲中成長起來的,心理上具有自豪感和優越感,進入高中***尤其是重點中學***,拔尖學生相對較集中,數學成績不再佔有絕對優勢,還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優越感和自豪感得不到老師及時的呵護,從而自信心喪失,自卑感增強,還有一部分學生片面認為初升高,經過一年***甚至幾個月的努力***就能如願以嘗,進入高中後想先耍,最後再努力考大學,對高中學習的難度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加之當突然一遇到困難時,心理承受力又不夠,所以,一進高中學習就感到很不適應,在數學學習上出現較大障礙。

  ***4***初、高中教學內容、要求、教學方法的強烈反差

  隨著初中課改的實施,普九工作的不斷推進,初中教學內容在不斷刪減,要求在不斷地降低,而高中教學內容,就是現使用的試驗修訂本教材新增加了不少內容。加之高考的激烈競爭,高考試題命題方向的調整***由過去的以知識立意為主轉向以能力立意為主***,導致高中數學教學的一些“戰略”性調整,趕教學進度,提前結束新課,爭取複習時間,沒有顧及到高一學生的接收水平。另外,高中數學教學重在培養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思維的培養訓練,代替了初中的強化知識掌握和解題為主的培養訓練,這種定位的不同,必然提高了對學生的要求,這是高一新生感到很不適應的一個重要因素。

  ***5***高一數學教師教學水平的參差不齊

  各校招生規模的逐年擴大,各校都要從高校畢業生中引進一大批新教師,他們多半都被安排到高一年級任教,由於他們對高中數學教材的整體結構、體系、教學要求的安排瞭解不夠深入,對高一新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掌握不夠,因此,教學上就難免出現高起點***一步到位高考***、跨度大,教學重、難點處理不當,即使是有“傳、幫、帶”,先聽課後上課的安排要求,但由於教學物件的不同***各班的班情不一樣***,“老”教師特有的表達親和力產生的教學效果是年青教師無法一時簡單借用的,更何況現在的高一新生對年青教師首先就不信任,懷疑老師的水平和能力。另外,現在的高一新生還經常把高中教師與初三教師***集中了各校的優秀骨幹教師***進行比較,多數學生認為高中教師的教學水平一般,甚至還不如他們的初三教師的教學水平,這些高一數學教師的教學水平的參差不齊,對高一新生的數學學習都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

  快速適應高一數學學習的幾點建議

  因為學習環境、教學內容和教學因素改變,能否快速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是擺在高中一年級學生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新課程實施後,新教材內容更豐富。高一年級的同學在一年中要完成數學必修四個模組的學習,內容多,但課時很緊,同學要與老師密切配合,不要使用難度過大的教輔書。

  要學好數學,高一同學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要積極調整心態

  暫時覺得學數學有困難,不要產生畏難情緒,大部分同學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困難是暫時的,相信自己能學好數學,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逐漸學會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分數可以反映出一些情況,但多少有點粗糙。對自己的情況作出細緻診斷後,才有機會有效地糾正它。

  多動筆,勤做題

  高中數學課堂上,老師板書是比較多的。首先數學是符號語言,因為引入了符號,使數學的表達更清晰,更簡潔。其次,數學是抽象的,如果不動筆,我們可能無法推知下一步是什麼。高中對學生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單憑想象走不了多遠。多動筆,不僅僅是要同學們計算,更重要的是通過解題步驟的書寫,理清我們的思路。例如在學基本函式的時候多動動筆,多畫畫函式圖象,數形結合,函式的基本性質不就一目瞭然了嗎?

  重視概念的學習

  概念是思維的細胞,數學概念是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概念的理解,不僅僅侷限於字面上,而應該對概念的內涵進行加工,不僅學會從正面理解概念還要能舉出反例,甚至從符號、圖形角度來理解概念。例如我們學習等差數列概念,就要知道等差數列的通項、首項、項數及公差之間的關係,還要會在頭腦中建立綜合的心理圖式。

  適當做練習

  只聽課不做題多半學不好數學。練習的過程就是思考的過程,通過練習加深對概念的理解,而我們對概念的進一步深入理解,會自然引起我們對更多相關內容的注意,長此以往,思維就變得開闊,解題的思路就敏捷。

  解題回顧,總結反思

  一隻飛蟲試圖穿過玻璃窗逃出去,它一遍一遍地重複這個動作,卻不去試試旁邊那扇開著的窗,它就從那兒飛進屋的。“試試,再試試”是一條流行的忠告,飛蟲卻沒有成功。但人能夠聰明地改變他的嘗試,以更深入的理解來探索各種可能性。在解答完一個題目或聽完一個例題以後,我們要回顧解題過程,這時對題目的理解更充分,解題的成功決定於選擇正確的角度,不妨問一下自己三個“W”:已知是什麼***what***?為什麼選擇這樣的角度***why***?怎樣得到結果***how***?解題中的進展就是對以前獲得的知識進行了動員和組織,從記憶中提煉某些元素並用到題目中去。養成解題回顧的習慣,並且經常總結,有助於提高解題能力。

  此外,根據新課標要求,多采取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動手實踐、閱讀自學等方式學習,多與老師交流,與同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