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必修二作業本

  高一語文的學習大家應該多做語文作業本。這樣日積月累對大家的語文學習非常有幫助,為幫助大家學好高一語文,小編為大家提供答案,供大家參考。

  答案

  第一專題 珍愛生命

  板塊一 精神支柱

  1.***1***jiàng yù niè ***2***澀 恪 圮 蘊  2.寂漠—寂寞 聲名狼籍—聲名狼藉

  3.***1***地壇 母親 為什麼生 怎樣活 ***2***歐·亨利 老畫家貝爾曼用生命繪製畢生傑作,點燃別人即將熄滅的生命之火 麥琪的禮物 警察與讚美詩 小說出人意料的結局

  4.***1***不能換。“身臨其境”指親自到那種境地中去;“設身處地”指設想自己處在別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2***不能換。“躡手躡腳”形容走路時腳步放得很輕;“縮手縮腳”形容做事顧慮多,不大膽或因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樣子。

  5.***1***以整齊優美的倒裝句式寫景抒情,流露出作者一度失落又竭力尋找精神支點的矛盾心情。

  ***2***用擬人手法和看似輕鬆俏皮的語言,表現了肺炎對瓊珊的打擊之大,說明其病情之重。

  6.貝爾曼是小說的主人公。他表面上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騷滿腹,鬱郁不得志,但內心火熱、善良,富有同情心及自我犧牲精神。

  7.這葉子不僅是維繫瓊珊生命的“最後的”一片葉子,更是一位老畫家藝術生涯中最精彩、也是“最後”的傑作。

  8.“一個世界”是指正常人生活的社會環境;“另一個世界”是指不會和別人接觸的地方。

  9.因為作者當時對人生悲觀失望,覺得自己和小昆蟲一樣可憐。

  10.對自己嚴重的病情近乎絕望,而在絕望中又期待著奇蹟發生的矛盾心態。

  11.蘇艾以為瓊珊不知道自己病情的嚴重程度,想極力轉移她的注意力,淡化其病情的嚴重性。

  12.悄悄地躲出去,又悄悄地進來。

  13.花是美好的象徵,母親想讓“我”通過看花,感受生活的美好,進而決心能好好地活下去。落葉讓人感到冷落蕭條,更易加深“我”因殘疾而引起的消沉,所以母親不讓“我”看落葉。

  14.既表現了作者對母親的悼念之情,又暗示了文章的主旨。

  15.兄妹倆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好好兒活下去。

  板塊二 生命之歌

  1.***1***kēng xiù zhé yè ***2***髦 藉 穹 宕

  2.閃鑠—閃爍 遺撼—遺憾 厭繁—厭煩

  3.***1***e ***2***a ***3***b ***4***c ***5***d  4.***1***a ***2***c ***3***b

  5.***1******第一天:***看望親愛的老師,約朋友來家,林中散步,看落日 ***第二天:***看戲 對地球及人類歷史的關注***或:對世界的物質方面和人類精神生活的關注*** ***第三天:***遊覽紐約城,看日常世界 ***2***微笑 頑強毅力 傑出成就 善用你的眼睛吧,猶如明天你將遭到失明的災難

  6.***1***海倫的心靈世界充滿光明,她心裡裝著世界。她深味這世界是一部書,是知識照亮其心靈,是人類創造的文明成果成為她戰勝厄運的精神源泉和動力。 ***2***作為又盲又聾又啞的殘疾人,海倫能直面慘淡的人生,正視現實生活,她懂得痛苦和不幸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為此,她以頑強不屈、積極樂觀的精神去直面它、正視它。

  7.勞倫斯對生命與死亡有著自己獨特的思考: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們是為著生的,或是為著死的,非此即彼,本質上不可兼得;同時,他充分肯定了生命的價值,春天必然來臨,誰也無法阻止生命的衝動,無法阻止我們對於新生命、新世界的渴望與追求,以此啟示人們像鳥兒那樣向死而生。

  8.度過漫長冬天以後的喜悅和歡樂。

  9.***1***殘暴的冬天曾給我們帶來沉重的毀滅般的打擊。 ***2***冬天曾經使我們遭受難以擺脫的痛苦。

  10.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永遠不會被冬天征服,一到春天就會洋溢著蓬勃的生命活力。

  11.人類只有平等地看待、尊重其他生命,世界才會充滿無限生機,人類才能真正體會到生命的美好。

  12.每個生命種類的生存權利都是大自然賦予的,而非人類的恩賜,因此人類不能任意踐踏、摧殘生命。

  13.***1***生命是高貴而美麗的,我們要尊重其他生命的生命權。***2***尊重其他生命也是為了更愛人類自己。

  14.提示:地球上一切生命都是相關聯的,人類如不敬畏其他生命,最後毀滅的是人類自身。

  第一專題檢測

  1.C***A宿sù,蓓bèi;B暱nì,瞅chǒu;D熨yù,藉jiè***

  2.D***A暴燥—暴躁,蒼桑—滄桑;B安祥—安詳,一愁莫展—一籌莫展;C帳款—賬款***

  3.B[A安土重遷:指在一個地方住慣了,不肯輕易遷移;C不名一錢:意思是一個錢也沒有***名:佔有***;D炙手可熱:手一挨近就覺得熱,比喻氣焰很盛,權勢很大。]

  4.C[轉變:由一種情況變為另一種情況。蛻變:***人或事物***發生質變。啟用:開始使用。起用:①重新任用已退職或免職的官員;②提拔使用。撫養:愛護並教養。扶養:指養活。]

  5.B***A前後不照應;C“非常”與“酷愛”語義部分重複;D成分殘缺,“俄羅斯”和“哈薩克”前應分別加上“產自”。***

  6.A***注意整體把握及句式連貫。***

  7.示例:您家的飲用水來自這裡,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請保持水源清潔

  8.示例:採摘夏夜裡最亮的數顆星 掬起冬晨裡最純的半捧雪

  9.主要寫嚴寒過後,春天來臨,鳥兒啼鳴。

  10.說明了一個春天新世界的到來,顯示了一種生命本身的張力。

  11.“鳥屍”象徵死亡,“鳥啼”象徵新生。兩者在文中形成鮮明對比,既肯定了生命衝動的力量不可阻擋,又說明鳥啼之聲給人諸多啟示。

  12.分別比喻“痛苦”和“快樂”。啟示人們:人生之路多險途,無限風光在險峰,歡樂與痛苦相伴的人生才是真實的人生,不應迴避它。

  13.“那”指渺茫不可知的地方——提前結束人生之旅後所到之處。“這些”指風險——人生的逆境、苦難。其作用是:一個遠指,一個近指,對指代物件起強調作用。

  14.與“如果我們從小就安安穩穩無風無浪……只有那一點點”一句形成對比。說明要發現“佳境”,就必須帶上勇氣和信心去闖過逆境。

  15.D、E***D“對比手法”說法有誤;E“迴圈反覆”認識欠妥,“本文表達的就是這樣一種人生觀”的說法有悖文章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