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必修二家

  巴金是中國著名的文學家、作家,下面小編為您整理高中語文必修二中巴金的文章——《家》,希望能為大家的學習提供幫助。

  高中語文必修二

  《家》教案教學設計

  一、關於作者

  巴金,原名李芾甘,筆名有王文慧、歐陽鏡蓉、餘一、黃樹輝、比金等。原籍浙江紹興,曾祖一代起定居四川成都。祖父為官多年,父親也在四川廣元做過二年知縣。1904年11月25日巴金出生在這個地主官僚家庭。他在這個封建家庭生活了19年,時代的震盪和家庭的黑暗,使少年巴金產生了對封建專制的不滿。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革命潮流的衝擊和進步思想的影響,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但同時也受到了克魯泡特金、廖抗夫等無政府主義思想的影響。

  1920年9月,考入成都外語專門學校,參加了一個帶有無政府主義色彩的青年團體“鈞社”的活動。1923年,和三哥離開家庭到上海考入東南大學附中班。1925年翻譯了克魯泡特金的《麵包和自由》,編輯了《革命論叢》等書。1927年1月,到法國後翻譯了廖抗夫的《夜未央》。1928年9月在巴黎完成處女作長篇小說《滅亡》,同年底回上海,埋頭寫作和翻譯。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巴金參加了救亡運動,這個時期,他寫了《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之一的《家》、《滅亡》的續篇《新生》、《愛情三部曲》***《霧》《雨》《電》***,以及描寫礦工生活和鬥爭的中篇小說《砂丁》《萌芽》***後改為《雪》***,另外,還寫作出版了多卷的短篇小說和散文集。

  在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他繼續寫了《激流三部曲》的《火》《憩園》《寒夜》以及為數眾多的散文、短篇小說、遊記、童話等。強烈的民主主義思想,決定了巴金的藝術風格。他的文筆熱情奔放,語言凝練清新,被譽為“當代語言藝術大師”。他的作品已被譯成各種文字,馳譽海外,被國際文藝界目為我國現當代文學巨擘。

  二、內容梗概:

  成都高公館,一個有五房兒孫的大家族。高老太爺是這個大家庭的統治者,五房中的長房有覺新、覺民、覺慧三兄弟,他們的繼母及繼母的女兒淑華,因為父母早亡,現在是大哥覺新當家。

  覺新是長子長孫,早熟而性格軟弱,受過新思想的薰陶卻不敢頂撞長輩,他年輕時與梅表妹相愛,但卻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婚後他過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愛自己美麗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別是出嫁不久後梅就成了寡婦,回到成都,兩人的見面帶給他無窮的痛苦。不久,梅在憂鬱中病逝。 覺民與覺慧在外參加新文化運動和學生運動,遭到爺爺的訓斥,並被軟禁家中。覺民與表妹琴相愛,但爺爺卻為他定下親事,覺民為此離家躲避,覺新夾在弟弟與爺爺中間受氣。覺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個,他對家中的丫頭鳴鳳有朦朧的好感。高老太爺要將鳴鳳嫁給自己的朋友孔教會會長馮樂山做妾,鳴鳳在絕望中投湖自盡,覺慧決心脫離家庭。

  高老太爺發現最疼愛的兒子克定騙妻子的錢去組織小公館,並在外欠下大筆債務,老四克安也大嫖戲子,在此打擊下一病身亡。家中大辦喪事,將要生產的珏被高老太爺的陳姨太以避血光之災為由趕到郊外生產,覺新不敢反對,因照顧不周,珏難產而死。覺新在痛悔的心情中承認這個家庭應該出個叛徒,他支援覺慧離家去上海。

  巴金先生的《家》以二十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祖孫兩代的矛盾衝突為線索,通過覺新、覺民、覺慧三兄弟的不同遭遇以及梅、鳴鳳、瑞珏三個女子的悲慘命運沉痛地控訴了封建制度對年輕一帶的摧殘,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惡及其腐朽沒落,同時熱情地歌頌了青年一代民主主義的覺醒及其反封建鬥爭。《家》以嫻熟的藝術手法,塑造了眾多富有典型的形象。每個形象都寫得血肉豐滿、個性鮮明、栩栩如生,但小說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眾多中高覺新的形象塑造的極為成功,具有典型性。他是這部小說最見藝術功力的人物形象。覺新的道路代表了第三種命運——即應該反抗而沒有反抗,既不甘心維護舊制度,又沒有勇氣走新道路,由此成為封建制度的犧牲品。

  三、主要人物形象及故事:

  1、 高老太爺:

  他是封建專制主義的象徵,主要性格特徵是專橫與殘忍,象徵著舊家庭和專制制度走向崩潰的歷史命運.小說中,他是高家的最高統治者,他的名言是\'我說是對的,哪個敢說不對.我說要怎樣做,就要怎樣做!\'他的話人人必須遵守.他把覺慧軟禁在家裡,不准他參加學生運動;他強迫覺民淑英接受他定下的親事;他把丫頭鳳鳴當作禮物送給馮樂山做小老婆,終於迫使鳴鳳投湖自殺.高老太爺的令一個特點是虛偽,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實際上,他和其他剝削者一樣精神空虛,靈魂醜惡.玩花旦,討小老婆,欺壓丫頭,什麼醜事都做得出來。他身邊那個濃妝豔抹,說話尖聲尖氣,走路扭扭捏捏的陳姨太,就是他道貌岸然的形象註腳.。

  2、覺慧:

  主要性格特徵是幼稚和大膽,具有叛逆精神.他大膽的沖決一切陳腐觀念和秩序.他衝出家門參加抗議軍人毆打學生的請願示威,拋散反對軍閥的傳單;他反對覺新的逆來順受,支援覺民的逃婚,力斥荒唐的血光之災的封建說法;他藐視封建門第等級觀念及深嚴的家法,和丫頭鳴鳳的戀愛最後憤然離家出走.他大膽地否定一切,逃出封建家庭,去尋找自己的新天地.然而他又是幼稚的.他的反抗還帶有一些盲目性.他性格叛逆的侷限性.他是一個激進,大膽,而又幼稚,單純的知識分子。

  他是封建家庭中大膽而幼稚的叛逆者形象,是一個具有初步民主主義和人道主義思想的反抗者,一個充滿朝氣的典型。

  覺慧的思想性格包括兩個方面:

  A、反抗叛逆是其性格的核心,他的這種反抗叛逆思想是在時代思潮的影響下形成的,又在社會鬥爭、家庭鬥爭以及愛情追求中得到了強化。具體有三個方面的表現:

  首先,在社會鬥爭中接受了新思想和新教育的影響,積極投身於五四運動;

  其次,在家庭鬥爭中,他蔑視封建等級制度和舊禮教,反對‘作揖’主義;

  再次,在愛情追求中屏棄了傳統的世俗偏見和等級觀念,與家中婢女鳴鳳相愛。

  B、覺慧的反抗還有侷限性——幼稚。他身上還存在著他出身的那個家庭和階級的思想印記。

  總而言之,覺慧是20世紀初,在新思潮衝擊下由五四運動首先喚醒的中國人,是封建主義大膽的、勇敢的叛逆,也是滿懷熱情的、不成熟的革命者。

  關於覺慧的精彩片斷:

  《家》的開篇找到了演戲的奧妙而歡叫“二哥,我懂了!”的人,也只有覺慧吧?只有對他二哥,他能夠如此放開。此刻的他,是如此明朗。那張驚奇的面龐就在我面前綻放,明亮的眸子裡透出的是可愛的充滿追求的光芒。當然,他也有獅子般咆哮的時刻,對爺爺的封建思想,對大哥的軟弱。我彷彿看到他是那麼氣憤地將書敲在桌子上,桌子上的灰塵好似跟著書本共起共落;對於愛僕的死去,對於兄弟之間的衝突,他選擇了出走,安靜得像一顆塵埃。

  在那個舊思想的家中,他的反抗是劇烈的,直到最終離家而去。或許,是他感覺到這個家的腐朽已經到了靠人力無法挽回的地步。小說的最後,形容載他離開的水是“可祝福的水”,帶著絲絲的眷戀。這讓我感覺到了他頑強反抗的背面的溫存,

  3、覺新:

  他的主要性格特點是懦弱,順從,苟安,得過且過,逆來順受.他在倫理上接受了新思潮,並激起了思想上的共鳴,但在感情上,行動上卻仍然留戀舊家庭,在新舊矛盾衝突中,壓下自己內心的痛苦,服從於統治者的安排.他渴望婚姻的自由,希望與自己心愛的梅表姐結婚,但他沒有勇氣違抗父母之命,最終導致梅芳的抑鬱而死.婚後,他深愛妻子瑞珏,也並不相信迷信的陳規陋習,但在習慣勢力面前又不敢挺身而出保護愛妻免遭厄運.

  性格二重性的表現:覺新是封建家庭中的軟弱者,是一個能清醒認識到自己的悲劇命運又怯於行動的知識分子形象。他是一個新舊參半的人物,他打小就接受封建的正統思想的教育,但是他眼見到自己家庭的敗落從而也對封建思想感到不滿。這就造成其思想性格的二重性。

  他是這部小說最見藝術功力的人物形象。覺新的道路代表了第三種命運——即應該反抗而沒有反抗,既不甘心維護舊制度,又沒有勇氣走新道路,由此成為封建制度的犧牲品。

  ***1***覺新是封建家庭中的軟弱者,是一個能清醒認識到自己的悲劇命運又怯於行動的多餘人形象,是封建家庭和舊禮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劇典型。

  ***2***覺新的悲劇在於他怯懦優柔、充滿矛盾的性格。

  ***3***覺新身上那種懦弱苟且性格的形成是有其思想根源的:

  首先,長子長孫的地位對其性格的形成起決定作用;

  其次,是封建等級制度和封建倫理道德長期毒害所造成的結果;

  第三,從五四文化思潮中吸取的托爾斯泰的不抵抗主義和劉半農的作揖主義的影響。

  覺新的悲劇不僅是性格悲劇,更是社會的悲劇,是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共同悲劇。他的悲劇說明: 對於封建惡勢力只能奮起抗爭,爭的人格的自由和獨立,以及愛情的幸福,妥協退讓是沒有出路的。

  4、鳴鳳

  本文所寫的鳴鳳,是故事中第一個慘死的年輕的丫環。作者對於她的不幸命運的描寫,集中地暴露了封建壓迫的殘酷。鳴鳳是一個聰明、美麗、善良的姑娘,她與高家的三少爺覺慧相戀,嚮往著自由和幸福。但是,在那暗無天日的社會裡,她的丫環地位就決定了她的悲慘命運。在本文之前,與此有關的情節是:一天深夜鳴鳳被叫到周太太房裡,通知她老太爺吩咐三天以後就要把她送給馮老太爺去做小。這些話的每一個字都像利刃刺進鳴鳳的心。她曾跪在周太太的腳下苦苦哀求,但得到的回答卻是:“實在沒有法子可想。”她從太太房裡出來又去找覺慧,然而覺慧卻忙著趕寫文章,沒有馬上領會她的來意。她覺得“有一堵牆橫在她跟他的中間”,其實這堵牆,正是冷酷無情的封建制度和舊禮教。於是她便想到了死。

  本節便細膩地描寫了鳴鳳臨死前痛苦的內心世界。作者通過鳴鳳千迴百轉的心理過程,有力地控訴了舊制度和舊道德的罪惡。鳴鳳從覺慧的房裡出來以後,她知道這是真正的一點希望也沒有了,便一直來到花園湖畔,面對在黑暗中發光的湖水,面對萬籟俱寂的世界,她感到“所有的人都活著,只有她一個人就要死了”,“過去十七年中她所能夠記憶的是打罵,流眼淚,服侍別人”,儘管“她跟別的少女一樣,也有漂亮的面孔,有聰明的心,有血肉的身體”,可是人世間“單單要蹂躪她,傷害她,不給她一瞥溫和的眼光,不給她一顆同情的心,甚至沒有人來為她發出一聲憐憫的嘆息”。“她愛一切,可是生活的門面面地關住了她”,為此,她又感到了憤懣不平,感到這個世界值得懷疑,“難道這一點***指唯一從覺慧那裡得到了一點愛***她也沒有權利享受嗎?”“為什麼所有的人還活著的時候,她在這樣輕的年紀就應該離開這個世界?”顯然,這所有的委屈和懷疑,都是她從個人的遭遇中歸結出來的,反映了千百萬類似鳴鳳的女性對封建制度和舊禮教的控訴和抗議!這也正是作者從不幸的鳴鳳身上所挖掘出來的深刻的社會意義。

  本文細緻入微的心理描寫有力地刻畫了鳴鳳的性格,揭示了她那美玉無瑕的善良心地。這個無依無靠的弱女子,儘管渴望覺慧的援救,但她終於控制住了自己的奢望。這是因為她想到:“他應該做一個偉大的人。她不能夠拉住他,她不能夠妨礙他”,“他的存在比她的更重要。她不能讓他犧牲他的一切來救她”。這樣,鳴鳳的死除去是對黑暗社會的反抗之外,還有一層新的意義,即為了愛,為了別人而犧牲自己。這就進一步表現了鳴鳳的善良性格,加深了這一悲劇性格的思想意義。

  本文在表現方法上,最大的特點是十分出色的心理描寫。除去上述所說的集中描寫之外,作者對於鳴鳳與覺慧訣別時語言和表情的描寫,也有力地寫出了她的內心活動。而且在其後的大段內心剖析中,作者還適當地融進了自己的主觀抒情和議論。比如:“是的,她的生活裡是永遠沒有明天的。明天,小鳥在樹枝上唱歌,朝日的陽光染黃了樹梢,在水面上散佈了無數明珠的時候,她已經永遠閉上眼睛看不見這一切了。”這些抒情是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加強了作品的感染力量。

  四、精彩片斷賞析《鳴鳳之死》:

  鳴鳳是巴金在《家》中塑造最成功的一個形象之一,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個光輝的女性形象。

  鳴鳳是高府的一名丫頭,十七歲的鳴鳳單純、可愛,一出場,給人帶來的就是一種美好悅目的感覺:

  ……一件藍布棉襖裹著她的苗條的身材,瓜子的臉蛋也還豐潤,在她說話的時候,臉頰上出現兩個酒窩。……她閃動著兩隻明亮的眼睛天真地看著他們……

  鳴鳳與高家的三少爺覺慧相戀,嚮往著自由和幸福。但是,在那暗無天日的社會裡,她的丫環地位就決定了她的悲慘命運——主子要把她嫁給馮樂山做小老婆。她曾跪在周太太的腳下苦苦哀求,但得到的回答卻是:“實在沒有法子可想。”她從太太房裡出來又去找覺慧,因為能給她帶來一線希望只有覺惠,但他忙於工作,對她的事一點也不知道,還責怪她:“鳴鳳,你沒看見我這樣忙。”絕望、無助、痛苦,化作一朵朵悽清的淚花一併湧上鳴鳳的心頭,既然自己最心愛的覺慧都無法救自己,那還指望什麼?於是,她想到了死,尋求最終的解脫。 ……最後,憂心重重地站起來,極其溫柔而悽楚的叫了兩聲:“三少爺,覺惠,”便縱身往湖裡一跳。以這最後一跳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因為她知道,“死”是作為薄命女子唯一的出路。

  平靜的水面被擾亂了,湖裡激起了大的響聲,盪漾在靜夜的空氣中許久不散。接著水面上又發出了兩三聲哀叫,這叫聲雖然很低,但是它的悽慘的聲音已經滲透了整個寂靜而黑的夜。不久,水面在劇烈的騷動後恢復了平靜,只是空氣中還瀰漫著哀叫的餘音……

  一段花樣的年華,就這樣淹沒在湖水中。

  鳴鳳的死除去是對黑暗社會的反抗之外,還有一層新的意義,即為了愛,她的死是她對覺慧的殉情。

  鳴鳳的死是壯美的,儘管是有些孤寂。 鳴鳳的死是她與馮樂山一夥階級矛盾的進一步激化。但她到底用是清白之軀捍衛了自己作為人的尊嚴;她用自己年輕優美的生命向專橫殘酷的封建等級制度提出最嚴厲的抗議!

  鳴鳳的死加速了高家衰落,尤其在高家壘築的封建仕宦的脆弱而又頑固高牆上打開了一道缺口,喚醒了高家第一個叛逆者——覺慧。這是整部小說的一個轉折點。

  首先是矛盾的尖銳性。作者自己說創作《家》的目的是“要寫一部《家》來作為一代青年的呼籲”,“從惡魔的爪牙下救出那些失掉了青春的青年”。這裡“惡魔的爪牙”既是指腐朽的封建禮教,更是指那扼殺人性、扼殺自由、扼殺愛情的封建家族制。在一片濃濃的黑暗包圍下的高公館,高老太爺就是一切的主宰,他具有生殺予奪的大權。在他的心目中,整個家的人和物都是他的私有財產,他的意志就是法律,任何人不能拂逆。為了維護高家的“利益”,他剝奪了一個又一個青年的幸福。瑞珏難產而死,梅抑鬱而亡,都是他一手造成的悲劇。可以說,以高老太爺為代表的封建家長及家族利益,是一堵橫亙在青年幸福之門的巨型黑牆,是一張撒向青年自由天地的險惡羅網,是套在青年身上的沉重枷鎖。在這如磐的黑暗裡覺慧與鳴鳳相愛,無異於帶著腳鐐跳舞。高老太爺不只是一個垂死的老頭子,而且是封建家長制、宗法制的集中代表,是這個黑暗制度在高家的代理人。因此,當鳴鳳被迫嫁給馮樂山時,太太周氏無力相救,覺民只能嘆惜,覺慧也只能空自吶喊。這就註定了鳴鳳只能在以淚洗面、以痛苦自熬之後,孤寂地走向死亡。

  矛盾的尖銳性就在於:鳴鳳的嫁與不嫁不在於她愛與不愛,而是體現在追求幸福與扼殺幸福上,是青春愛情的召喚與腐朽制度之間的較量。然而,青春的力量如同壓在巨石下的一棵小草,面對封建宗法制度這塊巨石,鳴鳳是太柔弱了。因此,她若想維護做人的尊嚴,必須採取斷然措施,要麼遠走他鄉,要麼遠離人世。當一切都無能為力時,死便是鳴鳳惟一的選擇了。可見,鳴鳳之死正是尖銳矛盾不可調和的集中體現。

  其二是矛盾的複雜性。鳴鳳悲劇的產生,用她自己的話說好像是命中註定,但她仍懷有希望,“愛情的力量鼓舞她”,在驚悉自己許嫁之後,她向心上人覺慧伸出了求救之手。矛盾似乎有了可喜的轉機,趨向緩解。然而,情節的發展並不隨人意,由於覺慧正忙於“週報館所發生的變故”,正辛勤撰稿,沒有工夫來陪鳴鳳散心,聽她傾訴。當鳴鳳欲開口求援時,被覺慧毫不客氣地打斷,勸她“耐心地忍耐一下,過兩天我們好好商量,現在安安靜靜地讓我做事情”。接著一吻而支走了鳴鳳。鳴鳳為什麼不直接開口呢?難道僅僅因為覺慧太忙而無心聽其傾訴嗎?不,而是因為鳴鳳太痴太愛而不願讓他犧牲一切來救她,使她放棄了求生的希望。

  其三是矛盾的緊迫性。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破了給人看。矛盾的尖銳性和複雜性使鳴鳳的個性和命運得到充分展示。然而從矛盾開始到矛盾解決只限定在短短三天,面對這一“活著還是死去”的人生難題,矛盾更見其緊迫了。鳴鳳該怎麼辦?她的生路在哪裡?時間的緊迫更促使矛盾尖銳化,更加劇了矛盾衝突,使鳴鳳有一種驚遭霹靂茫然無助的恐懼和緊張。三天對鳴鳳而言,已不是一個時間概念,而是她的生死鴻溝。跨過去了便是自由,落下去便是地獄。作者在這裡把事件的記敘與表現人物性格、揭示內心世界結合起來,把矛盾衝突造成的緊張氣氛與細膩刻畫、心理剖析的“慢鏡頭”巧妙地統一起來,從容深刻地展現鳴鳳內心情感的波瀾,從而收到一種“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藝術效果,同時也增強了作品的悲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