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等高線圖判讀指南

  等高線指的是平面圖上海拔高度相等的各點所連成的閉合曲線。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重要特徵

  掌握等高線的特徵,可以從“形”和“數”兩個方面加以歸納。

  ***1***“形”:①等高線為閉合曲線,但未必在一張地圖上閉合***跟區域範圍有關***;②等高線不能相交,但可重疊;③等高線排列可疏可密;④示坡線是與等高線垂直相交的短線,用以表示坡降的方向;⑤等高線圖中若有山峰,一般會用符號“▲”標出,並註明其海拔。

  ***2***“數”:①每一條等高線都對應某一海拔高度值,但不一定都在每條線上標出,有的小範圍等高線圖上甚至都不標出,只用示坡線表示大致的地表起伏;②等高距全圖一致***特殊標註海拔的等高線例外***;③同線等值***海拔***,鄰線等值或異值***相差一個等高距***;④等高線間存在“梯度”,即水平單位距離的海拔高度差。

  ***3***“形”與“數”結合:從“形”“數”結合的角度掌握主要地形部位和地形型別的等高線特徵。

地形部位名稱

等高線“形”“數”特徵

山頂或高地

等高線閉合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

盆地或窪地

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升高。

山脊

等高線向海拔較低處彎曲

山谷

等高線向海拔較高處彎曲

鞍部

兩條山脊或山谷等高線之間的部分

陡崖

等高線重合處

  :基本方法

  ***1***全圖的整體定位。觀察等高線的總體大致走向***延伸方向***,找出圖中的等高線極值,明確數值變化的大致趨勢,判斷區域的整體地形特徵***地形型別、起伏狀況或地勢高低大勢***。還可結合區域圖中的地理資訊***如經緯線、河流、聚落等***進行區域空間定位來增強判斷。

  ***2***等高線的疏密和彎曲。在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或比例尺、等高距相同的多張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度越大,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緩,在等高距和比例尺不盡相同的地圖中,可根據tanα=△h×比例尺/圖上距離通過計算進行比較。

  等高線越彎曲,表示與集水線或分水線垂直的方向上地形海拔變化越大。等高線向高值處凸出為山谷,向低值處凸出為山脊,即“高谷低脊”。

  等高線重疊處,表示陡崖。等高線與山脊、山谷線重直相交,等高線穿過河谷時,向上遊彎曲,成為“V”字形。

  ***3***等高線圖上的特殊判斷。特殊數值:0米線多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線;200米線區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線顯示低山丘陵或高原;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徵。

  特殊地形部位:等高線上疏下密表示凸坡,等高線上密下疏表示凹坡。鞍部是山谷線最高處,山脊線的最低處。

  特殊等高線:等深線和等潛水位線都可看作特殊的等高線。等潛水位線實際上是地下潛水面的等高線,可從地下水的地下高程判斷地下水的運動趨勢,結合地面等高線可以判斷地下水的深度***為二者高程差***。

  :應用要點

  ***1***地形特徵的判斷。從地形型別***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地勢高低起伏等方面進行描述。海濱浴場多選擇在海濱緩坡沙岸,碼頭選在等深線密集的深水港灣。

  ***2***河流特徵的判斷。山脊往往會成為河流的分水嶺,塊狀山地形成放射狀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狀水系;坡度大,流速快、水能豐富;流域面積大小影響河流流量。引水線路一般由高處向低處引水,實現自流;線路儘可能短。

  ***3***氣候特徵的判斷。結合地理緯度,地勢高低起伏,山脈走向,陰、陽坡,迎風坡、背風坡,距海遠近等進行綜合分析。根據氣溫垂直遞減率***多為6℃/1000m***和“相對高度”來計算氣溫。

  ***4***方向、距離的判斷。山脈處的等高線閉合成扁形,其延伸即山脈的走向。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根據“比例尺”推算公路、河流的長度。公路、鐵路線建設一般沿等高線走,儘量選在緩坡,避開陡崖,可以減少施工難度。 通往山頂的公路,往往需建盤山路***“之”字形或螺旋形***,如果一定要從地表經過山區,往往選擇從鞍部位置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