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課本插圖分類教學在課堂的應用
在地理教學中,地圖教學是地理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地理教學最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作為地理教師應該勤於對圖形進行歸類,不斷總結各類圖形的讀圖技巧並教予學生。今天給大家帶來了,歡迎大家觀閱。
課本插圖分類教學直觀呈現類
案例1:“世界主要城市天氣預報圖”
這幅圖形本身所承載的知識資訊量非常直觀,讀圖者只要熟悉常見的天氣符號就能讀出圖中資訊。教師對此類圖形進行教學時,可以採用“讀取——敘說——糾錯”的流程,即教學時,教師完全放手給學生,不用作任何的引導、提示和限制,因為學生具備自主讀取資訊的能力,即使某位學生說不到要點,大部分學生也能及時糾錯。在本章中,該類圖形所佔比例最高,但難度也是最低,它們一般不是教學的難點,特別是其中很多景觀圖,學生一目瞭然,不用花費過多時間和精力。
課本插圖分類教學動態演示類
案例2:“地球公轉示意圖”
地理教學過程中,有許多動態的內容要需要展現,雖然可以通過課本插圖,結合語言講述,但是學生很難理解。如果教師以課本中的插圖為主要素材,建立flash動畫進行教學,可以把抽象的難以理解的動態內容變得直觀,學生容易理解,對突破教學過程中的難點起到了非凡的作用。例如,在學習地球的公轉時,如果僅僅使用課本插圖4-19“地球公轉示意圖”,雖然也可以解決難點問題,但是需要教師講解2~3遍,並通過大量的練習不斷的鞏固和消化教材內容。而通過flash動畫來展示地球的運動,就很容易突破難點,只需要播放相關的動畫,教師再進行簡單的說明,並配合1~2個課堂練習,就可以解決難點問題。不僅節約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教師教得很輕鬆,學生學得也很輕鬆,效果也非常不錯。因此,對於動態演示類地圖,教師在教學時應採取“變靜態為動態”的方法,這對突破教學難度往往十分有效。
課本插圖分類教學空間分佈類
案例3: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佈圖”
空間分佈圖是指反映地理事物空間分佈特徵,讀圖者通過對空間分佈的深入分析進而得出地理事物動態變化規律和發展變化趨勢的地圖。這類地圖是地理教學中的重點和難度,在世界的氣候這一章中佔15幅圖,很多規律性的知識都是從該類圖形中分析歸納得出。空間分佈圖的教學程式可表述為“明目標——說位置——找規律——助記憶”。
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明確讀圖要求,指導學生帶著明確的目標在紛繁的地圖上找出要找的東西;其次是定位,根據需要,明確地理事物的經緯位置、海陸位置、地形位置和其它相關空間位置;第三是找出有關地理事物、現象之間的相互關係,進而歸納得出地理事物分佈規律和變化趨勢;四是指導學生理解記憶事物空間分佈特點,使學生能讀會填。整個教學流程體現了“從圖中來,到圖中去”的理念即先從圖中歸納出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規律,然後再將得出的規律應用於地圖之中。
例如,教師在教授“世界降水量的分佈圖”時,第一步可以要求學生讀出圖中各字母所在位置的年降水量大約是多少,學生有了明確的目標去讀圖,就能做到有的放矢;第二步,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從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兩方面對圖中字母進行分類;第三步,引導學生分析比較得出世界年降水量的分佈規律:赤道多、兩極少,中緯度地區沿海多、內陸少,迴歸線附近大陸東岸多、大陸西岸少;第四步,在空白圖***如圖1***中加註字母,要求學生不看課本比較各字母所在處的年降水量,並說出對應的分佈規律。
課本插圖分類教學數量統計類
案例4: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
三幅圖是氣候部分常見的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從圖中反映出了所在地區的氣溫和降水量的數量關係,因此可以將它們都歸入數量統計類。統計圖是地理量最主要的呈現形式之一,統計圖教學不僅要分析歸納出地理事物變化規律,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科學方法。教師在教授該類圖形大致可依下列程式教學:“看座標 ——讀資料——析資料——找規律 ——能轉換”。
看座標:座標反映了統計資料的性質、種類、數量及單位,教授該類圖時一定要讓學生弄清圖中座標結構,明白資料所表示的地理意義。這就要求讀圖者必須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如果學生座標部分知識還不具備,教師必須對可能用到的數學知識做簡單介紹。讀資料: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從座標圖中找出所需的資料,需要注意的是所找的資料要儘可能齊全。析資料: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對準確讀出的資料進行定量分析,以動態的觀點來認識資料,應特別注意資料的變化趨勢。
找規律:地理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數學作為工具學科只能幫助我們讀出和簡單分析資料,此時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運用地理學科的知識來深入分析資料,準確地從資料中把握地理事物的聯絡和發展變化特徵,從而找出蘊藏於其中的地理規律。能轉換:資料統計圖中的地理資訊比較隱蔽和抽象,如果沒有掌握此類圖形的讀圖方法,只要將圖形稍加改動很多學生還是讀不懂的,因此教師要多引導學生進行“圖圖轉換”、“圖文轉換”和“圖表轉換”,在鞏固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能力。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