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題
做好語文的每一道閱讀題,輕鬆面對每一場考試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①對於一個民族的文化記憶,功不可沒者、不可或缺者,乃貼著地面、與本民族的花草莊稼蔬菜一起生長的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泱泱中華,烝烝①庶民,莫不是民間文學哺育長大的。比如九州盡知的牛郎織女的故事。七夕時節,女孩子們都鑽到葡萄架下去靜心諦聽這一對苦人兒的相會,男孩子們則習慣於仰頭尋找天河的所在。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在由其中孕育起來的人們口中流傳,代代年年……
②地處鄂西北邊陲,身在“秦之咽喉,楚之門戶”的鄖西人,也是在這樣的故事中成長起來的。他們說,“七夕在中國,天河在鄖西”。在這個與牛郎織女的傳說聯絡密切的地方,如今“天河”也不必再去“填”了。它已經被鄖西人縛住,成為一條平心靜氣流淌的清澈河流。每天晚上,當寶石藍的夜幕拉啟,縣城的彩燈便沿著已成為護城河的天河河堤,“唰”地亮起。長長的燈河,紅光跳,綠光閃,藍光搖曳,黃光變幻,而其餘的粉光、紫光、桔光呢,也全都不甘落後,一齊笑著、鬧著、擠著、搶著、追逐著,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後後,歡暢地閃爍著,一邊唱著關於愛情的古老歌謠。
③且把目光長久一點落在這裡,因為這條河、這股清澈的水,它的當下比起古老的傳說,又在演繹著新的愛——大愛。這或許可以演繹一個新的“神話”:遠在北方,有一條凶惡的旱龍盤踞著,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它變得越來越狂躁、殘暴。它把人們賴以生存的水源越來越深地藏到地下,更在地面上興風作浪,阻攔雪姑娘的來訪,不允許雨妹妹露面,卻經常猛地把暴雨惡婆推搡來亂髮一頓脾氣,淹了這裡那裡……人們吃夠了旱龍的苦頭,終於奮起抗爭,動用起愚公移山的意志力,要挖出一條人工大河,降住京、津、冀的那條惡龍!鄖西的天河,也屬於為了北上降龍而“死守”的一條支流。
④“保證水源清潔”的嚴令早就頒下,為此,關閉礦場,免建工廠,大田裡也不再隨便用農藥和化肥……雖然政府有所補償,雖然北方人民有所回報,但鄖西的發展還是受到很大的制約,鄖西百姓們還是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⑤天河的淨水確實保住了。還有縣裡的其他幾條河,水質清純甘甜,老百姓可以直接取水做飯。溯著急急忙忙奔流的河水往山裡走,但見滿山高舉著一個“綠”字:綠草鮮翠得閃著小家碧玉的光澤,荊條像大家閨秀一樣盡情地自由發展,小樹成為風中不倦的舞者,老樹用濃蔭自造出一方逍遙世界,各色野花則幸福地躲在綠蔭中享受著清涼,飄擺搖曳地送上山野的芬芳。一段河面稍寬處,有陽光斜射下來,竟然畫出一池彩虹,赤、橙、黃、綠、藍、碧、紫,恰是織女巧手織出的七彩錦緞。滿山滿谷中,還有各種飛鳥和山蟲們的鳴唱,群雜雄壯的低音屬於成千上萬只山蟲,你看不見它們,它們卻不在乎地看著你從它們身旁走過,照樣扯著嗓子唱;深厚甜美的中音出自小鳥們的合唱,很整齊,很守紀律,音調、音高、音長都唱得很準;嘹亮高亢的高音是大鳥們的表演,山裡的大鳥真不少,時而“撲稜稜”火箭似地突然闖入你的眼際,閃著一身彩色的羽衣,招搖在綠樹的高階;而突然冒出的尖厲噪聲當然屬於鳴蟬,這些心裡只有自己的傢伙個個憤世嫉俗、懷才不遇,不停歇地嚷著:“是我——是我——”
⑥呵,在積蓄力量北上降旱龍的11年裡,鄖西人也沒有坐等。他們利用青山秀水,走向生態文明的盛景,又利用七夕文化發源地和傳承地的優勢,呈現千年民間文化的精粹。未來,甘甜清潔的南水將滔滔滾滾輸入北方乾枯的血管中,為中國的心臟注入強大的生命動力,其中,將有鄖西“天河”的美麗身影。
***節選自《 人民日報 》2013年10月28日***
註釋:①烝烝:zhēng zhēng,興盛的樣子。
19.文中加點字的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諦聽***dì*** B.清澈***chè*** C.搖曳***yì*** D.錦緞***duàn***
20.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概括與分析,最恰當的兩項是***4分***
A.文章開頭從“民俗文化”的文化價值寫起,立意高遠,併為結尾鋪墊,賦予“天河”以更多的文化內涵。B.第②段用“一齊笑著、鬧著、擠著、搶著、追逐著”,賦予光色以情意,再現遊人的興奮愉悅,側面突出景色之卓異。
C.第③段說“遠在北方,有一條凶惡的旱龍盤踞著”,化抽象為具體,生動地表現乾旱的漫長,為突出天河之意義張本。
D.第⑤段說“恰是織女巧手織出的七彩錦緞”,照應開頭,讚頌天河孕育人間美景,展現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巨大成就。
E.文章運用對比,生動地再現了當代鄖西舊貌換新顏的美好畫面,歌頌新時代的同時也流露出作者憤世嫉俗的個性。
21.請賞析第②段畫線語句。***4分***
長長的燈河,紅光跳,綠光閃,藍光搖曳,黃光變幻,而其餘的粉光、紫光、桔光呢,也全都不甘落後,一齊笑著、鬧著、擠著、搶著、追逐著,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後後,歡暢地閃爍著,一邊唱著關於愛情的古老歌謠。
22.本文開頭從七夕節寫起,有什麼特別的用意?請簡要分析。***4分***
23.請根據文字內容,探究作者“新話”了“天河”的哪些美好價值?***6分***
答案:
19. ***2分***C
20.***4分***AD***B,“再現遊人的興奮愉悅,側面突出景色之卓異”分析有誤。C,比喻句在表達乾旱之漫長方面不很鮮明,主要是表現現實幹旱之烈。E,“當代鄖西舊貌換新顏的美好畫面,歌頌新時代的同時也流露出作者憤世嫉俗的個性”分析不當***
21.***4分***該處語句,使用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1分***,表現光色變化的熱鬧與活力,寄寓作者的興奮與讚賞之情***2分***,形象生動,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1分***。意思對即可。
22.***4分***自然引出“天河”,含蓄地強調天河之於鄖西的價值***1分***;為後文鋪墊,讓“恰是織女巧手織出的七彩錦緞”和“利用七夕文化發源地和傳承地的優勢”等更加自然熨帖。***3分***
23.***6分*** 天河,是七夕傳說的重要物象,見證著中國人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2分***;天河,是流淌在鄖西大地的一條河流,孕育了鄖西生態文明***2分***;天河,是南水北調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將滋潤北方乾旱的土壤,為我們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2分***。
***二***
①我看過蒲松齡的畫像,彩色的,坐在大圈椅子上,穿了官服,一綹鬍鬚。他希望留下一個官的形象,儘管一輩子求官不得。據說他的代表作《聊齋志異》就是刺向官府的,寓意極多。求官不得,又發現官壞,就刺官。
②他離我們很近,所以關於他的行跡考證起來並不難。山東一帶是他生活的地方,所以去的地方也比較多。他還曾到南方短期生活過。嶗山上,太清宮面南大殿,左邊的廂房就被指定為蒲先生當年寫書的地方。這個廂房陰氣甚重,方磚鋪地,小桌卷邊,很有些特色。
③我已經去了嶗山許多次,每一次都小心地探頭看那個小廂房。裡面有濃烈的香味和燒紙味。這氣味傳達的是一種說不清的感覺,但非常熟悉。我並不覺得有多麼濃烈的宗教氣息;相反,一種世俗的、底層的感覺,一種迷信狀態,總是在煙火裡環繞著。真正的宗教並不完全依靠迷信支撐,相反,它總是由求知的主體來確立。宗教離開了科學與思辨,也就開始變質。
④蒲松齡的書總由極多的矛盾交織,並不像一些研究者說的那麼簡單和純粹。他們說他是借說鬼道妖來刺貪刺腐。其實他的興趣分散得多,思想也蕪雜得多。比如對待官場,他的態度就有羨與嫉,有恨與鄙,更有些不可割捨的情結在。他是一個迷信的人,而迷信,與我們現在講的“宿命感”又有不同。迷信是一種更簡單的、更淺直的思維。總之他是一個非常民間化、底層化、世俗化的文人。他是個文章高手,但又僅僅是個鄉下秀才。他的境界還停留在鄉間秀才的水平上,這又與他極高的文字技巧與修養不太相符。
⑤其實這現象古今皆同。當今文場也是這樣。不少人在走“大俗大雅”的文路。這樣做不是深得文章之道的結果,而是囿於各種條件走不出自身屏障的緣故。這樣的道路也只能“大俗”,並由此獲得自身的生命力。但這樣做到了極致,往往也只是第二流境界。因為這樣做其實只是“民族唱法”與“通俗唱法”的混合物。而第一境界常常由“美聲唱法”或“民族唱法”才能到達。因為手法本身也需要一種純粹性。
⑥蒲松齡之道,是鬆弛就便之道。
⑦我從濃濃的煙火氣中,真實地感到了這位說狐的高手。小桌冷清,冬天會格外艱苦。想一想這裡的寒夜,燭光跳躍,老先生勉強握住一支毛筆,寫出自娛的文字。一個失意的秀才如果沒有自娛,簡直就是要了他的命。
⑧從嶗山的寫作廂房再回頭看淄博故居。那裡的陳設也像一個廟,那裡面供的是蒲先生。
⑨有這樣的屋與人,才有那樣的文字。這樣的文字有別一種色彩。鄉間隱祕都從他的筆底透露,各等傳聞也都由他轉述。他是一個民間故事的蒐集者,也是一位整理者。他在記錄和整理的時候並不那麼忠實。因為他總順著自己的心願改寫一二或大部。好在那些傳說的精神仍然完好地保留了,這又構成了他的文章之魂。他的全部文字,其實正是以這樣的民間魂魄來傳世,來不滅。
⑩中國民間喜歡迷信。如果想在民間暢通,一個文人就要裝神弄鬼。蒲松齡的可貴處是他並不裝,而是真信鬼神,這又有了一份純潔和簡單。他的故事的魅力,自此也就滋生出來。這樣,他既有了不平凡的一面,同時又有了民眾喜歡的一面,二者得到了相當好的統一。
《嶗山道士》一篇流傳甚廣,也是他的作品中較易詮釋的一篇。故事生動,新鮮,而且發生在一個道教聖地,人們可以具體地指點言說,使之進一步地生動。還有一篇《香玉》,就是寫太清宮的白牡丹和耐冬變化成的仙女。
我在嶗山上看到了仙風道骨的人,他們就是道士。藍衣、黑冠、白襪,裹腿。走路時雙手輕甩,靈動生風,有些爽氣。看著看著想起了蒲松齡筆下那個又荒唐又不走運的年輕道士,心中一笑。當年蒲翁真的在此定下了這個奇妙的傳說嗎?不敢輕信。不過他來過嶗山,並多有流連,這大概是可以肯定的。
9.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中“煙火”與“煙火氣”前後照應,使蒲松齡世俗化的文人形象得到了強化。
B.作者描繪寒夜燭光的創作場景,意在突出蒲松齡的成就得益於艱苦環境的磨鍊。
C.結尾段中道士形象的對比,說明蒲松齡在創作小說時並不是一個忠實的記錄者。
D.作者行文表達靈活多變,寓說理於形象描繪之中,讀來具體可感,不枯燥乏味。
10.作者認為蒲松齡屬於哪種境界,為什麼?請根據④⑤兩段內容簡要回答。***5分***
11.如何理解“這樣的文字有別一種色彩”?***5分***
12.第⑤段提到,第一境界常常經由純粹性的手法才能到達。你是否同意這一觀點,請結合具體的文藝作品說明理由。***6分***
答案:
9.B***3分***
10.蒲松齡屬於第二流境界***1分***。他鄉間秀才的水平***非常民間化、底層化、世俗化的文人***與其極高的文字技巧與修養不符***2分***。走不出自身屏障***1分***。“大俗”走到了極致,也只能是第二流境界***1分***。共5分。
11.“這樣的文字”是在失意中寫出的自娛的文字***1分***,“有別一種色彩”指他順著自己的心願改寫民間故事,卻完好地保留了民間傳說的精神,構建了不滅的民間魂魄***2分***,散發著純潔和簡單的魅力***2分***。共5分。
12.針對“是否同意”表明態度***1分***,舉例恰當***2分***,分析闡述完整清楚***3分***。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