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閱讀題概括方法

  閱讀散文,一要抓住線索,二要把握“神”,三要注意體會意境。重點是把握“神”。方法有:尋找文眼,品味抒情;抒情的方式有直抒胸臆、託物言志、寄情於景等幾種。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

  1、散文閱讀指導

  閱讀散文,一要抓住線索,二要把握“神”,三要注意體會意境。重點是把握“神”。方法有:尋找文眼,品味抒情;抒情的方式有直抒胸臆、託物言志、寄情於景等幾種。

  2、高考散文閱讀測試重點

  ***1***分析評價思想內容

  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是文章思想內容的核心,每次必考,只是考查的形式不同。

  ***2***分析歸納思路

  思路,是作者思維活動的趨勢的形象說法,結構是作者謀篇佈局的外在表現,高考對此項的考查形式多種多樣。

  ***3***鑑賞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包括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修辭方法以及人稱運用等。全國卷每次考的是表現手法、修辭手法。常用的表現手法有象徵、對比、比較、反襯等。考查方式,一般不要求辨認,而是分析鑑賞,即分析運用某種技巧的作用、好處、效果等。

  3、所遵循的原則

  大體上可概括為以下四點:

  ***1***儘量使考生能夠利用文中語句作為答題的基本材料。

  ***2***儘量照顧考生閱讀和思考的先後順序。

  ***3***努力體現由語意理解到綜合分析的過程。

  ***4***努力組成內容由淺到深的系列。

  4、散文閱讀鑑賞步驟

  閱讀文字的方法:

  1***整體感知:

  A、辨其型別是敘事、寫景,還是詠史;是託物言志,還是闡發人生哲理。

  ①寫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處。

  ②寫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對所寫之人的感情。

  ③寫物散文――移物就情――主旨即物人相通處。

  ④哲理散文――託物說理或直接說理――物與理相通處。

  B、看話題,是對社會現象的思考,還是對個人生活的感悟;是就歷史作闡發,還是就現實作聯想。

  C、逐段概括內容大意,以辨清段落之間的關係,梳理思路,進而對文章的思路和結構框架形成明確的認識。

  D、研究主要表達技巧和重要語句,並獲得正確的認識,這樣就可以看作對作品有了整體的理解。

  2***圈劃法:

  從內容上看,文章總是要圍繞著一箇中心,分為幾層意思,一層一層表述。一個文段也是這樣,它相對獨立完整,有許多考題就是針對文段設定的。

  2高中語文閱讀答題技巧

  縱觀全文,把握主旨

  1、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一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歸納中心思想往往是行之有效的。 2、要找尋、讀懂文章中關鍵的詞句。特別是那些體現作者立場觀點、反映文章深層次內容、內涵較豐富、形象生動的詞句。尤其是文章的開頭句、結尾句、獨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連問句、過渡句、抒情議論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隱含其中。

  ① 不要急著去做題,在進入題目之前,必須讀兩遍文章。第一遍是速讀,重點是理解文章的體裁。答題時切忌還沒完整的閱讀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寫答案。最好先把文章從頭到尾做初中閱讀理解時,先通讀一遍,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理解。

  學生閱讀原文時有兩種方式,一種叫"順讀法",就是先讀短文後讀題目,然後再讀短文尋找正確答案。一種是採用"倒讀法",就是先讀題目後讀短文,最後尋找答案。我比較贊成"倒讀法",因為這種閱讀方法是帶著問題閱讀,目的明確,容易集中,能及時抓住文中與解題關係密切的資訊,從而節省了閱讀 時間。“倒 讀法"對錶層理解的題目***提問時間、地點、原因等***效果最好,對深層理解的題目,要從短文的整體內容出發,進行概括和總結,分析所提供選項,作出準確的判斷。

  ② 畫出在文章的結構上起過渡、連線作用的詞語、句子、段落,畫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這些詞句往往就是回答問題時需要重點研讀的,通過找重要的詞句進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結構層次。

  ③ 心中要有文體意識,找出畫龍點晴的句子。要找到閱讀理解要求的關鍵字、詞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學生在閱讀文字材料時有重點地圈下來,然後再來重點理解與分析,目的是為了弄清題意,直接提取從文中提取有效的資訊。如果試題要求用文中原話回答的,就可以直接用原話作答,如果沒有明確要求用文中原話作答的,我們就可以“從文章中提取資訊”來回答問題,就是挖掘出文中隱含的資訊和深層含義然後作答。

  3高中語文閱讀題

  揣摩人物形象

  1、描寫人物的技法及其作用

  ①外貌描寫: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表情、衣著、姿態等的描寫。

  作用: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徵,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透露人物的內心活動,揭示人物身份境遇,顯示人物性格變化等。

  ②心理描寫:對人物的心理活動***矛盾/焦慮/擔心/喜悅/興奮等***或思想變化進行具體刻畫。

  作用: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礎、行動的內在依據。心理描寫,有時可直接由作者來進行描繪,或由人物的獨白、夢幻來進行披露,有時也可間接地通過景物及人物動作、所處環境及遭遇來進行折射。

  ③語言描寫:包括對話描寫、獨白描寫等。

  作用:表現人物性格,同時也能反映人物的內心活動,顯示人物的身份、地位,間接地表現其它人物和景物,交代事情原委、推動或預示故事情節的發展,展示作品的時代背景,揭示作品的主題思想等。

  ④行動描寫:對人物在典型環境中的典型動作的描寫。

  作用:刻畫人物性格。

  ⑤細節描寫:更細膩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徵。如場景細節描寫、服飾細節描寫、動作細節描寫、心理細節描寫、語言細節描寫等。

  作用:刻畫人物性格,深化主題,推動情節的發展,營造一種氛圍,渲染時代氣氛、地方特色。

  ⑥塑造次要人物:小說中有一個人物自始至終出現在故事中,是故事的見證者。

  作用:①穿針引線,推動情節的發展。②對比反襯以突出主要人物。

  2、解題方法

  ***1***常見設題模式

  ①結合全文,簡要分析人物形象。

  ②對文中人物進行客觀公正的評析***包括作者自身對人物的態度和讀者對人物的評價***——××是一個怎樣的人物?

  ③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徵——××有哪些出色的品質?

  ④分析小說對人物進行描寫的具體方法及其作用。

  ***2***解題思路

  ①一般可從四方面揣摩:

  第一,重視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教養、氣質等,因它們直接決定著人物的言行,影響著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描寫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徵。

  第三,小說裡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活動的,所以分析人物就應把他們放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

  ②人物類試題答題思路:

  人物***自身的性格特點,與另一個人物烘托、映襯、反襯***→情節***人物性格決定情節發展***→主題***突顯某種主題***

  通過人物的描寫***語言、行動、心理、肖像、細節***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徵,然後根據題目要求作答。

  根據要求組織語言表達:××是一個……的人物形象。作為什麼人,他怎麼樣,表現了他怎樣的性格***思想品質***。結合文字進行分析。

  4高中語文閱讀答題方法

  把握故事情節

  分析情節的技法

  分析小說的故事情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①抓住場面;

  ②尋找線索;

  ③理清小說的結構。

  分析小說故事情節時要注意兩點:

  ①情節的發展變化是矛盾衝突發展的體現,分析小說的情節時必須抓住主要的矛盾衝突。

  ②分析情節不是鑑賞小說的目的,而是手段,是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說主題服務的。所以,在分析情節的過程中,要隨時注意體會它對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對揭示小說主題的作用。

  ***1***情節的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動的環境。

  ②設定懸念,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③為後面的情節發展作鋪墊或埋下伏筆。

  ④照應前文。

  ⑤線索或推動情節發展。

  ⑥刻畫人物性格。

  ⑦表現主旨或深化主題。

  ***2***情節的特點

  A.情節安排評價:

  ①就全文來說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勝,扣人心絃,增強故事的戲劇性、可讀性。

  ②就開頭、結尾來說有首尾呼應式。作用是使結構緊密、完整。

  ③就開頭來說有倒敘式,如《祝福》,先寫祥林嫂的死,然後再寫祥林嫂是怎樣一步步被封建禮教逼向死亡之地的。作用是製造懸念。

  ④就結尾來說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還有出人意料式、悲劇式、喜劇式等。

  ⑤貫穿情節的線索,可作線索的有:事、物、人、情、時間、空間,如《藥》中的“人血饅頭”、《烏米》中的“我”等。

  B.情節安排基本技巧:

  ①順敘:按時間***空間***順序來寫,情節發展脈絡分明,層次清晰。

  ②倒敘:不按時間先後順序,而是把某些發生在後的情節或結局先行提出,然後再按順序敘述下去的一種方法,造成懸念,引人入勝。

  ③插敘:在敘述主要事件的過程中,插入另一與之有關的事件,然後再接上原來的事件寫。對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補充說明,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內容更加充實豐滿。

  ④補敘:在敘述主要事件的過程中,補充敘述另一與之有關的事件,然後再接上原來的事件寫。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做某些交代,照應上下文。

  ⑤平敘:敘述兩件或多件同時發生的事,使頭緒清楚,照應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