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語文閱讀方法
閱讀對每一個學生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地去求知、去探索,並在學習上產生極大的愉快和積極的情感。
二,規定一定的閱讀時間
根據中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這時的學生處於對任何事情都興趣濃厚,但自身約束力不強,這就要求教師規定學生閱讀時間,當習慣成自然,慢慢地他們就會在規定的時間內自覺地讀書。
三、優化閱讀環境
為了讓學生產生強烈的讀書意識和興趣,老師要注意教室環境的佈置,積極宣傳課外閱讀的益處和有關閱讀的一些好做法。教室內除了張貼有關閱讀的名言警句外,還應設立班級圖書角,定期向同學們推薦新書,舉辦交流讀書心得的活動培養班級濃厚的讀書氛圍。
四、教給學生必要的閱讀方法
要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結合讀物特點教給學生一些必要的閱讀方法,如可根據文章特點教給學生運用泛讀法、瀏覽法,加快閱讀速度,加大閱讀資訊量;可以精讀與泛讀相結合,動腦與動手相結合;同時指導學生閱讀時做好閱讀筆記、摘抄、批註等。
五、努力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在閱讀指導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將會使他們受益終生,所以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逐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如認真讀書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積極動腦思考的習慣,愛護書報的習慣,用眼衛生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等。這些閱讀習慣一旦形成,不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很重要,而且對他們將來的發展也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二***
一、激發閱讀興趣
首先,要讓學生充分了解閱讀的目的和意義。
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體會,那就是在閱讀時如果有了動機的驅使,就容易讀下去,鑽進去。也就是說,我們在閱讀前不能沒有目的,沒有“奔頭”。張志公先生也說過:“閱讀不僅僅是學習和繼承前人和他人知識,它還影響到人類社會現狀和未來的生產、生活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所以,閱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③這就給我們教師提出了相應要求,在給學生的閱讀安排時也要做到精心設計,認真安排,由淺入深,田易到難,注意設“關”置疑,造成學生覺悟的機會,給學生以成功的快樂。同時,也要不斷地相機誘導,培養他們在閱讀過程中,能夠主動地進行研究、探索和創造的良好習慣,畢竟,“教”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不教”。
其次,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用情感悟。
流傳至今的歷代文學作品,一篇篇名詩佳作之所以盛傳不衰,就是因為作家文人的筆墨中飽蘸著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著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文章情鑄成”
這就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注意和運用這個特點,通過讀講的訓練,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生動地再現作者的思想感情,叩擊學生心靈,通過閱讀在學生心中引起共鳴。
再次,教給學生一些具體的培養興趣的方法。例如:比賽法: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採取各種讀書競賽,可以分排讀書,也可以分男女進行讀書比賽,諸如此類的方法能刺激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從而極大地調動學生健康閱讀的主動性。但各年級不能盲目雷同,比賽的內容要隨著年級的遞增而有所“升格”。使用這種方法同時要求教師在指導中應多做鼓勵性評語,即使學生個別地方說的不盡準確,也要鼓勵為主,不能橫加指責,對學生要求過高。
要求學生閱讀的方法很多,但不管用什麼方法,目的要把學生閱讀的興趣激發出來,這樣,閱讀教學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我們還應注意,初中生的年齡特點使他們在閱讀時易受個人情感的支配,會把自己的興趣放在閱讀一些不太適合初中生閱讀的書刊上,更有不少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對學生進行具體引導,當然不管是以上所講的三種方法,還是文學欣賞課、詩歌郎誦會、文學社活動等等形式,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激發學生健康的閱讀興趣。
二、培養閱讀能力
***一***重視閱讀方法的引導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們要樹立一個長遠的觀點。不僅是讓學生讀的書越多越好,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方法得當,就象掌握瞭解決問題的鑰匙,可以使學生抓住規律,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呂叔湘說:“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生就可以受用一輩子。”當然,閱讀的方法很多,這裡主要以積累法為主,講一講在語文閱讀中如何積累。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必須以閱讀能力的培養為目標,而閱讀能力的培養又要以具備準確、敏捷的思維為關鍵。我們知道,基本知識是思維的基本因子,知識而的寬窄是閱讀思考時聯想是否豐富,思維是否活躍的關鍵。因此,閱讀能力的培養應該從狠抓基本知識的積累做起。
語文閱讀的積累有多種方法,如:記、摘、剪等
記,也就是背誦。閱讀不僅僅包括讀,還包括背誦,而且背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要給學生規定一定的背誦篇目,日積月累,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會逐步提高。我在教學中圍繞著“初中生必讀書目”指導學生背誦,效果不錯。許多作家都很重視背誦。背誦時要多比較,多歸納,多揣摩,多體會,記憶之後要注意鞏固,每隔一段時間再複習一下,便能提高記憶的效率。
摘,就是摘抄,擇要記錄。在閱讀過程中看到動人的章節,就把它摘抄下來,一來以備今後不時之需,二來能訓練書寫速度,益處很多,為廣大語文愛好者所採用。我要求學生每人具備一本“摘抄本”,學生做的都很認真,好多學生的“摘抄本”都可以拿去展覽了。
剪,是剪輯,一些廢舊的報刊和書籍,上面有某些好的內容,便可剪下來。這樣做,省時省力,但要破壞資料,所以不宜過分提倡。
***二***加強閱讀訓練
練習可算是能力之母。要想提高能力,重點性練習是必不可少的。從初一開始教師就要把閱讀訓練放在重要位置。怎樣進行閱讀訓練呢?
首先,教師要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以便使學生有基本的語文能力。
此外,在講讀課文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把文章中一些重點段落分離出來,設計題目供學生練習,九年義務教材中的語文均是一些典範的文章,可供學生分析的內容很多。
第三,引導學生在自讀課文中多下功夫,自己設計題目,自己練習。
第四,教師要編寫練習教案,使訓練系統化。
第五,要鼓勵課外閱讀,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自己蒐集與課文相似語段編寫練習,目前學生手中資料很多,每人拿出一個語段集少成多,可使練習多樣化,又可補充教師練習教案的不足。
第六,要把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結合起來。
要樹立“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展”的觀點,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教材僅僅是例子”,通過“例子”的閱讀教學,同類輻射,學生才能觸類旁通,在課內“例子”“舉一”的基礎上,更好地在課外閱讀中去“反三”,養成課內外相結合的習慣,課內外閱讀,教師都要做好指導、督促和檢查,才能收到實效。
三、養成閱讀習慣
葉聖陶說:“什麼是教育?簡單的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習慣。”而習慣的養成要靠教師朝夕指點,初中生要養成以下閱讀習慣:
***一***、經常誦讀、默讀的習慣。熟讀成誦是培養語感、積累知識的有效方法,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讀與理解的關係。此外,囿於課內,就語文這門工具性基礎學科來說是極其狹窄的,更為廣闊的語文天地在課外,經常閱讀書報雜誌,可以開闊視野,豐富想象,吸取豐富詞彙,學習寫作的技巧,可以說語文水平的高低與課外閱讀關係很大。
***二***、積累整理的習慣。初中語文課本的文章是供學生學習的例文,文中有許多生字、生詞、修辭用法等語文基礎知識,教師要督促學生經常分門別類,隨時整理積累,以使知識系統化、規律化,語文能力的提高也在於這日積月累。
***三***、運用工具書的習慣。初中生在閱讀中總會遇到一些不懂不識的字、詞,要求學生要自覺翻檢工具書,並結合該字詞的語境定其音義。這實際是一個分析、判斷、篩選的過程,這有利於學生分析判斷能力的形成。在判斷篩選的同時,學生還可以瞭解該字詞所有的音項、義項,有利於知識的全面化、系統化。
***四***、提問答疑的習慣。閱讀中善於提問並回答就會促進學生自己去推測分析領悟,在這個過程中他的能力自然而然會在回答中培養起來。
***五***、思考想象的習慣。語文能力在一定意義上講,就是思考想象的再現,培養思考想象的習慣。就是在閱讀中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力圖自己讀懂、讀通所讀材料,多思考包括與前文的比較思考,與該文有聯絡知識的聯想思考及展開想象翅膀的創造性思維等,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使知識得以運用。